☉ 李銀香
“我自己住,吃飯都是個麻煩事,自從縣里啟動了鄰里親情互助養老模式后,我的鄰居彭志紅便成了我的雙眼和雙腳,每天她上門看望我,幫忙打掃、做飯、陪我聊天,非常貼心。”江西省資溪縣高阜鎮孔坑村93歲的獨居老人邵云香已經深切感受到農村鄰里親情互助養老的好處。
近年來,資溪縣委、縣政府按照“因地制宜、分級保障”的原則,著力打造鄉(鎮)居家養老服務(日間照料) 中心、村級服務站、互助服務點三級保障體系,從2020年1 月開始,縣民政局在高阜鎮9個行政村試點農村鄰里親情互助養老模式,村里的鄰居、老人自愿結為固定的“鄰里親情互助”對子,為廣大老年人開啟了幸福之門。
“共享晚年,居家養老人康樂;欣逢盛世,知足感恩福壽長。”走進高阜鎮溪南村幸福之家,大門上掛著的對聯格外醒目。大門正中間懸掛著一塊標牌,上面寫著“溪南村幸福之家”,并標有編碼。“資溪縣目前共有70個幸福之家,每家都有各自的‘身份證號碼’,這是第16個。”幸福之家的負責人介紹說。
走進幸福之家的大廳,餐廳、廚房、休息室、閱覽室、娛樂室、熱敏炙室等一應俱全,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的在嘮嗑,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牌。餐廳的門口墻壁上掛著所有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的照片, 小黑板上寫著當日供應的菜品:紅燒肉、排骨玉米湯、西紅柿炒雞蛋……

老人們在幸福之家的餐廳用餐
與城里的社區養老服務站一樣,幸福之家重點推出臨時托管和日間照料服務。老人上午來幸福之家看書報、健身、娛樂,吃一頓中餐, 然后午休,下午在按摩椅上躺一躺,再參與些棋牌娛樂活動, 吃完晚飯后回家。根據老人的不同需求,幸福之家的助老員、志愿者、社工們還會提供閱讀 、心理輔導、日常保健等服務。
幸福之家是資溪縣整合利用各村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家書屋、閑置學校、衛生室、祠堂、農村老屋、老年活動中心等資源,由各鄉鎮黨委政府一次性投入,嚴格按照上級“四助五有”和“七個統一”的建設標準,以村為單位,打造的集用餐、休息、醫療、娛樂為一體的實用型居家養老服務站。縣財政給予每個養老服務站(點、中心)4.5萬元~10萬元不等的建設補貼和每年5000元的運營補貼。具有資溪縣戶籍的60歲以上失獨困難老人、優撫軍人,70歲以上的散居特困老人、低保家庭中的老人、經濟困難空巢(獨居)老人,80歲以上高齡困難老人,只需每月掏200元就可以在養老服務站(點、中心)享受全方位的養老服務。
全縣70個幸福之家運營資金從哪里來?資溪縣主要采取“政府解決一點、村委會自籌一點、社會捐贈一點、服務對象出一點”的“四個一點”方式,各村發動鄉賢能人、愛心企業和愛心組織等進行捐贈。 在高阜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醒目位置上,掛著一塊愛心捐贈牌,上面記錄了自開業以來對該養老服務中心捐贈過的所有愛心人士名單。其中,有不少捐款來自村里已經步入耄耋之年的老黨員,數額在300元到500元不等。在人員配備上,各幸福之家引入“助老員+志愿者+社工”服務隊伍,推廣“志愿服務+低償服務+時間銀行”管理模式,提供鄰里互助、文化娛樂、定期探訪、人文關懷、親情聯絡、健康理療、生活照料、志愿服務、緊急救援等服務。
助老員、志愿者多是本村村民或老鄰居。過去基于人情的鄰里互助,如今轉換成為公益性、精準化的服務,付出者心甘情愿,接受者心安理得,既增進鄰里和睦相處,又形成互助養老的良性循環。
高阜鎮孔坑村的彭志紅就是其中的一員。2020年,45歲的彭志紅獲得了2400元互助補貼,這是她幫助鄰居邵云香老人所得。“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咱們鄰里之間互相幫一幫,老年生活就更幸福了,這個互助養老搞得好。”彭志紅介紹說,自己的娘家在相鄰的嵩市鎮胡關村浩坊村民小組,父親彭早發今年83歲,平時一個人在家,而自己住得遠,照顧不方便,村里也安排了同村人李東生結對幫扶,照顧老人日常生活,徹底解決了彭志紅的后顧之憂。

愛心組織到幸福之家慰問老人
溪南村幸福之家為讓老人發揮余熱,在村委會旁邊開辟出一塊菜地,提供給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老人種植蔬菜、瓜果,并將種植出來的蔬菜瓜果銷售給幸福之家,既讓老人們鍛煉了身體,又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同時,對家里有糧食或蔬菜的老人,可將糧食和蔬菜折價作為入“家”生活費用,有效減輕了入“家”老人的經濟負擔,確保了特殊困難群體“住得起”“住得穩”。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富足,擁有充實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漸成為老年人的共同期望。全縣在幸福之家的建設過程中,設置了棋牌室、娛樂室、休息室等活動場所,為入住人員開展文娛活動提供便利。縣義工協會、公益組織、縣老年大學等各愛心組織逢年過節都會到幸福之家表演節目、慰問老人,讓他們晚年生活豐富多彩。縣民政局積極組織鄉鎮干部、醫護人員、學生等志愿者到各幸福之家開展“敬老月”活動,關注入“家”人員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營造了全社會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為提高服務業務水平,資溪縣還多次組織培訓,對各幸福之家的服務人員進行業務指導,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業務能力。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灑在幸福之家的休閑仿古長廊上,映照在老人的笑臉上。資溪縣在鄉(鎮)所在地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老年人口相對集中的建制村設立養老服務站,在空心村或老年人分散的建制村設立互助服務點,通過一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農村失獨老人、優撫軍人、低保家庭老人、散居特困老人、空巢獨居老人和高齡困難老人的養老難題,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家門口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