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要:家園溝通是指家庭和幼兒園為了實現共同的教育目標而彼此了解,相互合作,通過語言等多種媒介而進行的信息傳遞、思想交流的行為。“家庭”和“幼兒園”猶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只有同步同向才能產生出1+1>2的合力。文章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家園溝通中所產生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家園溝通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家長、教師、幼兒園之間有效溝通的實現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溝通;問題;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7-0142-03
近年來,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以及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漸被人們所認知。與幼兒園教育一樣,幼兒家庭教育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因此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和有效溝通。但是在實踐中,部分幼兒園與幼兒家長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家園溝通對于幼兒教育與成長的必要性,存在著溝通不夠、溝通不全面、溝通中相互信任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就實踐中家園溝通存在的問題與改善策略進行探究。
一、家園溝通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幼兒家長方面
(1)對家園溝通重視不夠。部分幼兒家長育兒觀念比較陳舊,對于家園溝通雖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予以重視,很少主動與幼兒教師就幼兒問題進行主動溝通,即使偶爾溝通,所涉及的內容也多為幼兒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等,而對于幼兒的興趣發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則較少提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兒家長通常都認為幼兒園的主要職責是照顧好幼兒身體和學習等這些顯而易見的方面,卻忽略了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興趣發展、心理健康等隱形成長因素的重要影響。
(2)對家園溝通認知不足。一方面,部分幼兒家長認為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主要陣地,在幼兒教育方面承擔著主要責任,事實上,關于幼兒習慣養成、幼兒不良行為糾正等方面的內容只有通過家園合作才能有效實現,在幼兒教育方式選擇上也是需要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共同溝通來確定的。另一方面,部分幼兒家長認為把幼兒送到幼兒園,就是希望得到幼兒教師科學有效的教育,專業的幼兒教師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自己就更沒辦法解決。另外,部分幼兒家長沒有正確領會家園溝通中幼兒教師的意圖,片面地認為幼兒教師就幼兒問題與自己溝通就是在對幼兒進行批評,就是對幼兒有意見,因此對家園溝通存在嚴重的抵觸心理,導致溝通不能順利進行。
(3)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進行家園溝通。大部分幼兒家長都處在事業的上升階段,沒有太多時間教育幼兒,只能把幼兒交給祖輩或者保姆等幫忙照看,他們通常認為家園溝通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沒有過多時間與幼兒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即便是溝通也會因為家長參與幼兒的教育時間有限,對幼兒存在的問題了解較少,而無法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2.幼兒教師方面
(1)不能站在幼兒家長的視角考慮問題。由于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看待幼兒行為所處的身份不同,角度自然也不相同,因此兩人的意見難免會出現分歧,面對分歧時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幼兒教師沒有很好地掌握溝通技巧,沒有讓幼兒家長真正理解溝通的目的,也不善于站在幼兒家長的視角去考慮問題,不能幫助幼兒家長認識到解決幼兒問題的關鍵所在,這直接導致雙方的溝通分歧越來越大,很難得到幼兒家長的配合。
(2)無法滿足幼兒家長的教育價值期望。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每個幼兒家長都希望幼兒教師能夠對自己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而實際上一名幼兒教師要同時面對多名幼兒,由于工作分配、班級安排等實際原因根本不可能做到對每一個幼兒都十分關注。另一方面,在教育內容上,每個幼兒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更注重幼兒在幼兒園階段的直觀發展變化,而幼兒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對幼兒未來發展潛力的培養,因此當幼兒家長看不到直觀的效果時,就會感到失望,甚至認為幼兒園的教育是失效的。因此,當幼兒園開展一些有益于幼兒身心發展的游戲活動時,幼兒家長也并不十分認可與配合。
3.幼兒園方面
(1)對家園溝通不重視。家園溝通工作的執行者應該是家園雙方,而主要組織者則應該是幼兒園。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承擔者之一,其掌握著更多的幼兒教育資源,應主動承擔起家園溝通的發起者的責任,積極創建互信互助的家園關系,以便幼兒教師能夠及時有效地與幼兒家長就幼兒問題進行有效溝通。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幼兒園對于家園溝通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不但沒有為家園溝通搭建有效平臺,也沒有安排專門的人員去組織和開展家園溝通活動,導致家園溝通渠道不暢,效果不理想。
(2)家園溝通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大多數幼兒園都沒有建立完善的家園溝通制度,尤其是私立幼兒園,家園溝通方面的評價和獎勵制度欠缺現象十分明顯。這直接導致幼兒教師的家園溝通動力不足,甚至出現部分幼兒教師怕麻煩,常常抱著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出差錯就可以的心態去開展家園溝通活動,導致家園溝通形式化嚴重,根本發揮不出其應有效用。
(3)家園溝通的相關培訓工作缺失。目前,大多數幼兒園沒有就家園溝通技巧和方法等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幼兒園教育經費有限,尤其是私立幼兒園,沒有足夠的經費用于支持家園溝通方面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大部分幼兒園師資力量有限,尤其是私立幼兒園,每名幼兒教師都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組織幼兒吃飯、睡覺、游戲、學習文化知識,根本沒有時間去參與家園溝通方面的教育培訓。
二、改善家園溝通效果的策略
1.幫助幼兒家長正確認識家園溝通
(1)提升幼兒家長對家園溝通的認識。幼兒教育不單是幼兒園的責任,更應該是幼兒家長的責任,幼兒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家長的言行舉止會深深地影響著幼兒的一生。因此,幼兒園應通過宣傳引導、組織活動等方式幫助幼兒家長正確認識自己在幼兒成長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增強幼兒家長對幼兒教師的理解與信任,以此促使幼兒家長放下對幼兒園或幼兒教師的偏見,積極主動地與幼兒教師進行溝通,敞開心扉與幼兒教師探討幼兒教育問題,以便及時掌握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找出解決幼兒問題的方法,并有針對性地配合幼兒教師工作,從而達成家園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
(2)引導幼兒家長尊重幼兒教師和幼兒。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十分重要,甚至會影響幼兒的一生。相對于幼兒家長來說,幼兒教師掌握的教育方法更科學,所采取的教育手段更適當,通過幼兒教師科學合理的教育引導,幼兒更容易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學會獨立,學會知識,因此幼兒園應通過宣傳引導、組織活動等方式引導幼兒家長理解幼兒教師的辛苦,尊重幼兒教師的付出,以便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家園關系,從而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另外,幼兒園也應通過宣傳引導、組織活動等方式引導幼兒家長學會尊重幼兒,幼兒家長只有尊重幼兒,才能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理解他,當幼兒出現問題時,也才更容易判斷出問題出現的原因,也才能及時幫助幼兒解決其身上存在的問題。
(3)加強家園溝通宣傳力度。幼兒園應當加強家園溝通教育方式的宣傳,以促使幼兒家長及時更新幼兒教育理念,主動查閱幼兒教育相關的知識,學習最新的幼兒教育方法,提升自身幼兒教育素養,從而為家園有效溝通打下良好基礎。
2.幼兒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
(1)明確溝通目的,增強溝通效果。幼兒教師一定要明確,家園溝通的目的是改正幼兒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使幼兒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方式與方法,采取幼兒家長愿意接受的方式來與家長進行交流,使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夠得到幼兒家長的理解與配合。幼兒教師在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時,應該充分理解幼兒家長的心情,采用欲抑先揚的策略進行溝通。幼兒教師要先表揚幼兒,肯定幼兒的優點和長處,然后再說出幼兒最近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以更容易被幼兒家長所接受。當幼兒家長聽到幼兒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肯定與鼓勵時,更容易放下心中的疑慮,去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教師,共同改正幼兒行為上的不足。
(2)注意溝通措辭,保護幼兒自尊。通常情況下,幼兒家長在與幼兒教師溝通的時候都表現得極為敏感,生怕幼兒教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有意見。基于此,幼兒教師在與幼兒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重視語言的修飾,批評幼兒的話要相對委婉,要向幼兒家長傳遞積極的信息,要讓幼兒家長相信自己與他是站在同一角度上看待幼兒的,這樣才能有效拉近自己與幼兒家長的距離,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3.幼兒園應提高對家園溝通工作的重視程度
(1)積極更新家園溝通觀念。幼兒園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對家園溝通工作的認識。首先,幼兒園要讓幼兒家長相信幼兒園時刻關注著幼兒的發展,并讓幼兒家長看到幼兒園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做出了哪些努力。其次,幼兒園要讓幼兒家長知道幼兒園在解決幼兒成長中所存在的問題時的態度是積極、主動和認真的。最后,幼兒園一定要主動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向幼兒家長傳達最新的幼教知識,助力幼兒家長教育觀念的更新,以此促使雙方共同為培養好幼兒而努力。
(2)完善家園溝通管理制度。幼兒園應積極完善家園溝通管理制度,自主探尋家園溝通的管理方法,規定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頻次,為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搭建溝通平臺,從而使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更及時、更有效。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幼兒園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在幼兒園開放日到幼兒園來參觀,以此讓幼兒家長真切地看到幼兒在園的情況,并充分感受幼兒園在促進幼兒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借助這個機會與幼兒家長進行細致的溝通。幼兒園還可以利用幼兒園的教學資源,建立幼兒家長活動中心,并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向幼兒家長展示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從而使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更加便利,實現家園共育的目標。
(3)健全家園溝通教育培訓機制。幼兒園應定期聘請教育專家或相關專業教師對本園幼兒教師進行家園溝通方面的培訓,并定期組織教研活動,促使本園所有幼兒教師共同探究高效開展家園溝通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兒教師對家園溝通的認識,提高幼兒教師的溝通技巧,促使幼兒教師掌握最新的溝通知識,讓幼兒教師在與幼兒家長溝通時更加得心應手,溝通效率也更高,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幼兒園不僅要重視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要重視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以此促使家園有效合作,共同參與幼兒教育工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妮妮,于冬青,閆春瑩.教師眼中的家園合作——基于12省79所農村幼兒園的調查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09).
[2]孫娓娓.家園溝通中的常見認知問題及其改善策略——以信陽市兩所幼兒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3).
[3]嚴海華.共評、共識、共育——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的家園共育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6).
[4]黃文婷.試析家園有效溝通的策略[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6).
[5]江琳.家園溝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6]于淑貞.家園溝通:搭建幼兒健康成長的橋梁[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4).
[7]胡碧霞.試論家園共育的實踐模式[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2).
[8]史麗君,陳玉蘭.綏化市家園合作問題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ion
Wang Shua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the behavior that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understand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mon educational goal,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and exchange ideas through language and other media. "Home" and "kindergarten" are like two wheels of a car. Only when they a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can they produce a resultant force of 1 + 1 > 2. Start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mong parents, teachers and kindergarte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mprove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