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貴
摘 要:從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資源、開發生活化教學資源、發揮校內外體育課程資源幾方面,研究中學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2-0098-01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如何立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體育課程是當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科學開發體育課程的資源,并結合實踐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一、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
首先,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最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提升其專業知識,使廣大教師對教材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使其專業素質和能力達到新課標的要求。要做好教師的崗前培訓、學歷后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在培訓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把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作為重要培訓內容。其次,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將其體育特長發揮出來。新課標要求教師采用多元化、合作交流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體育特長生擔任組長,協助體育教師進行教學。高年級學生,尤其是體育特長生應當發揮其示范作用,協助教師做好體育課堂的管理工作,保證課堂教學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多使用正面語言激勵學生,對于學生發揮的作用和做出的貢獻,教師要及時進行點評,并給予認可和表揚。最后,發揮校內外其他人力資源的作用。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與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相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發揮其示范與引導作用,帶領孩子一起健身,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如:打羽毛球、登山、遠足、游泳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由被動鍛煉轉變為主動鍛煉,促進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二、充分利用現有體育資源
首先,多途徑開發場地器材。主要表現為:充分開發場地器材的功能、經濟有限的學校可以制作簡易器材、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設施以及自然地理環境。教師可以根據體育器材的功能、自然地理環境以及體育項目,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身體,還可以開發體育器材,避免不必要的開支,縮減體育經費,一舉兩得。其次,積極籌措體育經費。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對文化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尤其是體育方面,各個學校現在的體育設施已經逐步配齊。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激發教師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三、開發生活化教學資源
首先,新舊體育項目相結合。傳統體育項目對于增強學生體質方面確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體育具有單調、機械等特點,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新興的體育項目雖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增強學生體質方面效果卻不如傳統體育項目。教師可以將傳統體育項目與新興體育項目有機結合,激發學生鍛煉的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感受體育的魅力,享受體育的樂趣。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科學設計教學方案,簡化傳統規則,使其更適合在學校現有的場地上開展。其次,突出地域特色。民族體育文化歷史悠久,我們一直號召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民族體育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教師應當重視民族體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充分開發民族體育資源,形成本民族特色的體育課程。生活化教學是開發民族體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將體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當盡量選擇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并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改變,滿足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的需求,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四、發揮校內外體育課程資源
體育教學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現有的體育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科學安排早操和課間操的內容和時間,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課間體育活動等。同時,家庭體育活動、社區體育活動、俱樂部體育活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體育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有效開展體育活動。教師還應當培養體育干部,帶領學生開展體育活動。中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除了擁有科學文化知識以外,還要具備強健的體魄,只有這樣才能出色完成復興中華民族的重任。
五、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開始走出去參與世界競爭,而當代世界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優秀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擁有強健的體魄。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科學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
參考文獻:
[1]劉賀.對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探討[J].浙江體育科學,2004(03).
[2]吳本連.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之我見[J].體育教學,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