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要求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2021年底,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一、《規劃》概要
《規劃》是我國首次編制的國家級職業技能培訓五年專項規劃,提出五項重點任務,其中有很多創新點。一是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創業培訓和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二是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加大公共培訓供給、鼓勵企業建設培訓基地、推進院校開展培訓工作、支持民辦培訓機構和線上培訓平臺規范發展。三是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增強培訓針對性、有效性,高質量推動產訓結合,加強全民數字技能培訓。四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職業培訓工作多元化多層次標準框架體系、加強職業培訓教材與數字資源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信息化建設。五是完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拓寬技術工人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加強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同時,《規劃》從加強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加大培訓投入力度、加強管理服務和監管、推動國際合作、營造良好發展氛圍五個方面,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提出了實施保障的工作要求。
二、《規劃》對技工院校的啟發
全國各級各類的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是開展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訓的重要依托。《規劃》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落實措施,對技工院校有以下幾方面啟發。
(一)推進技工院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以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低端培訓較多,中端和高端培訓較少,原因就在于我們的基礎能力和供給能力上有不足,所以需要鼓勵更多的技工院校參與到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
《規劃》要求突出職業技術(技工)教育類型特色,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擴大技術技能人才培訓規模。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支持技師學院建設。充分發揮技工院校培訓資源優勢,提升培訓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實施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動員和支持各類職業院校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積極為畢業年度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并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疇。符合條件的技工院校可按規定承擔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任務。支持技工院校強化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技能培訓服務。
(二)開展技工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1. 為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專項服務
組建專業化就業創業導師隊伍,圍繞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和新職業發展動向,推出線上線下課程,為畢業年度學生提供職業規劃、職業體驗、求職指導服務。
2. 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創造條件為畢業年度學生開設中短期技能培訓班,技能培訓內容要適應新職業、新技能和新就業形態的變化,對接人力資源市場、企業和學生需求,因材施教,特色辦班。
3. 提升畢業生創業能力
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畢業年度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加強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網絡創業等培訓。
(三)以技工院校為載體,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技工院校是深入實施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主要載體之一。要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重點群體專項職業培訓計劃,廣泛開展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有效提高培訓質量。以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政府補貼培訓為有益補充,以技工院校等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為主要形式,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載體多元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持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探索“互聯網+”“智能+”培訓新形態,推動培訓方式變革創新。
(四)加強創業培訓和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
技工院校是加強創業培訓和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的主要機構之一。組織準備創業和創業初期的人員參加創業意識、創辦企業、網絡創業、創業(模擬)實訓、企業經營發展等培訓,提升參訓人員的項目選擇、市場評估、創業計劃等能力。實施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為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提供培訓指導服務。適應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發展,廣泛開展數字技能、媒體運營、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
(五)利用好職業技能培訓資金
技工院校要充分利用職業技能培訓資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到要多方籌集資金,做好職業技能培訓資金保障。健全市場化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等的支持。對購買用于培訓的相關設備,可按規定享受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統籌利用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和已有職業培訓資金(含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結余資金),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參訓人員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技能提升補貼和生活費補貼。建立培訓補貼標準動態評估調整機制,適時調整補貼標準。高危行業企業要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和安全生產費用預算中足額安排安全技能培訓資金,用于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區可結合實際情況安排經費,對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建設、職業培訓包開發應用、師資和管理人員培訓、教學改革以及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行等基礎工作給予支持。
(六)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國際合作
技工院校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與各國在職業技能領域交流互鑒。完善國際區域培訓交流機制和對話平臺。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內緊缺技能,引進高水平師資、課程、教材等資源。探索“中文+職業技能”的國際化發展模式,推動技工教育走出去。支持技工院校青年學生、畢業生參加青年實習生交流計劃。支持技工院校探索與其他國家院校開展合作辦學,師生交流互訪。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等,推動對外技能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中國技能發展成就。例如國際勞工組織現在正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這個試點目前選取了幾十家企業、一些院校參與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國與老撾、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開展了技工院校對口合作,這個合作對職業培訓的開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小結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做好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是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的關鍵所在,所以,技工院校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進一步加強對職業技能培訓領域的供給。
(作者單位: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