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振翻 曾俊鴻 李彩景 莫花紅
摘要:近視是目前世界上青少年最常見的眼部疾病,青少年近視是危害青少年視力健康的主要原。近年我國近視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青少年近視其發病受到遺傳與環境因素等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遺傳、父母生育年齡、年齡、性別、照明條件、用眼強度、用眼距離、戶外活動時間等。目前近視仍無法治愈,各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均有限。因此青少年近視防控是關鍵。近視防控主要通過改善照明條件、保持科學用眼距離、增加戶外活動進行干預以及通過使用阿托品滴眼液、科學嬌正治療進行干預。分析青少年近視發病的影響因素,為制定青少年近視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減少青少年近視的發生風險。
關鍵詞:青少年近視; 影響因素; 近視防控
【中圖分類號】R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2
近視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1],也已成為我國青少年發病率最高的常見病之一[2]。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表現,通常是由于眼軸增長,平行光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導致遠視力的下降[3]。近視一旦發生即不可逆轉,隨著近視程度加重,發生近視致盲性并發癥的風險增加,嚴重影響視覺健康[ 4-6 ].根據 2020 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2020 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2.7%,較 2019 年上升 2.5 個百分點,較 2018 年有所下降。其中 6 歲兒童為 14.3%,小學生為 35.6%,初中生為 71.1%,高中生為 80.5%[ 7]。提示當前青少年近視的發展趨勢不容樂觀,青少年近視率依然居高不下,不斷攀升,必須予以重視[8]。由于近視發病后無法根治,最好的應對措施是提高防范意識、明確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F就青少年近視的影響因素及防控策略予以綜述。為近視防控策略提供幫助。
1.近視與內在因素
1.1遺傳因素 近視屬于多因子遺傳病,父母近視其后代子女患近視的風險機會增加,近視發病有家族聚集現象。近視受多個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與近視發生發展有關的多個基因位點已被證實,如 MYP 系列基因、同源框蛋白 A9、細胞色素 C 氧化合成酶 2 等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下一代發生高度近視的可能性增加[9-11]。親子代際研究、雙生子試驗 以及基因位點鎖定試驗也證實近視的發病與遺傳基 因顯著相關[12-14].父母的近視嚴重程度及父母近視的人均數是導致孩子近視加重的因素[15-16]。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對近視的遺傳學研究仍在進行,我國近視患病人數較多,有必要開展大范圍近視遺傳學調查并深入研究近視致病基因的突變及調控機制,為近視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
1.2.近視與父母生育年齡 ?父母生育越晚,其子女患近視的風險越高,近視后近視程度也越高。Lin 等[ 17 ]通過分析北京市區學生屈光不正與父母生 育年齡的關系,證明了子女近視程度與母親生育年 齡呈正相關,這種關聯性在母親生育年齡 > 35 歲時更強。Jin 等[ 18 ]發現了一個新的與小兒高度近視相關的基因 basigin( Ok blood group) ,該基因突變與父親年齡呈正相關,并推測父母年齡較大可能會增加 該基因突變率,從而導致子女高度近視.
1.3.年齡因素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8 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小學、初中、高中近視率分別為 36% 、71.6% 、81%[ 19 ]。近視患病率隨年級的上升而上升,可能是因為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壓力增大。我國不同省市地區兒童 青少年在不同學齡段近視患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 結果同樣反映出近視患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
1.4性別 多項研究表明,近視與性別相關,各年齡段女生的近視率均高于男生。女生近視患病率高于男生,這可能與女生相對文靜,花更多時間學習,導致用眼過度有關 .。原因可能為女性青春期較同齡男性出現早,青春期時生長激素、性激素等分泌增多使體格與第二性征發育加快,眼部同樣存在這些激素受體,在這些激素介導下促使眼軸變長,導致近視。此外,女性娛樂方式多以室內運動為主,與男生相比,戶外光照攝取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同樣促進近視的發生。因此需要提高對女生的關注程度,加大對女生用眼健康的教育。
2.環境因素
除遺傳因素外,多種環境因素同樣加大近視的患病風險。國外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會影響兒童近視的遺傳效應,可見環境和遺傳因素對近視的影響同樣重要; 且當前通過對環境因素干預更容易減少青少年近視的發生。
2.1照明條件 照明條件對近視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光照強弱與照明燈種類兩方面。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光環境發生了變化,照明條件在近視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Wen 等研究證實,暴露于 > 3 000 lux 的光照條件下,有助于抑制近視的發展。因此積極改善學生學習的照明條件,在教室中燈光應滿足照度均勻優質,符合 GB 7793《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擅黠@減少近視的發生。
2.2 用眼強度 青少年是學習的黃金階段,課外作業增多或者過于迷戀電子產品, 長時間用眼,很容易出現近距離用眼后視疲勞癥狀。這種長時間累積傷害可引起眼睛疲勞,對睫狀肌調節產生干擾,并刺激視覺神經,產生不適,引起視覺疲勞。避免用眼過度,可明顯減少近視的發生。因此在長時間高強度用眼后做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并結合中藥敷貼法以緩解眼部疲勞。。
2.3用眼距離 近距離工作包括閱讀、做家庭作業、使用電子產品等。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不良行為習慣是誘發近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提示需要適當減輕課業壓力,限制學生視屏時間.因此需要家、校、社三方通力合作,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特別是父母需要增強對青少年周末上網、玩游戲的監督與管理,避免青少年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上網、玩游戲,以改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
2.4戶外活動時間 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的發生發展明顯相關,Sherwin 等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能是減少兒童和青少年近視患病的策略之一,可能與戶外活動可增加眼部陽光照射有關。戶外活動與近視有關,且隨著戶外活動頻率和時間的增加,青少年近視患病風險有所降低。此外,戶外活動時間增加可以相對減少閱讀、書寫等易導致眼部疲勞的行為,使眼部肌肉充分休息,達到抑制近視發生發展的目的。青少年多參加戶外活動,是減緩近視的發生與控制近視度數增長的有效措施之一。
2.5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可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其中近視的發生與睡眠時間相關密切。2021 年教育部擬計劃將學生睡眠時間納入學??己酥笜?。Jee 等對韓國全國范圍的系統、分層、多 階段、集群式抽樣橫斷面研究顯示,近視與睡眠不足有關,認為睡眠時間與近視存在負相關關系。其他研究顯示,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障礙導致的晝夜節律紊亂是導致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故青少年保持充足睡眠時間,降低近視發生有一定作用。
3.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其他因素亦與近視存在一定關聯。如城鄉差別、身高、伴有其他疾病等。國內外研究證實城市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于農村。在我國發達城市的中小學生近視率較高,湖北省進行小學生近 視情況調查發現,省會城市患病率最高,其次是非省 會城市,而農村地區近視患病率最低。Wang 等對我國云南老年人屈光不正患病率的調查發現,近視的發生與身高存在一定關聯。2008—2012 年韓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分析顯示,血清1,25-二羥維生素D水平、血糖水平、高血壓均是近視發生的危險因素。
4.近視防控策略
近視的發生發展是多種可控與不可控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視發生的不可控因素不易改變,對可控因素的早防、早控是降低近視患病率的有效途徑。
4.1.改善照明條件和用眼強度 適當提高用眼環境的光照亮度,改變用眼習慣,避免用眼過度,可明顯減少近視的發生。學校方面,各級領導部門應加強整改措施,積極改善學生學習的照明條件,在教室中燈光應滿足照度均勻優質、避免炫光刺目、顯色指數 > 80 以及減少藍光危害,符合 GB 7793《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相關責任人應加強眼保健操等預防近視活動的督促工作,在長時間高強度用眼后做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并結合 中藥敷貼法以緩解眼部疲勞。家庭方面,鼓勵家長為兒童營造光強度 > 3 000 lux 的光照條件,照 明燈光應改為白熾燈或熒光燈,避免使用LED 燈。改善外界照明條件,自身學會勞逸結合,避免高強度長時間用眼,有益于視力的保護。
4.2 ?保持科學用眼距離 ?用眼距離過近是近視的危險因素,可顯著增加近視發病率。近距離閱讀、學習 以及生活中的視距偏短均屬于近距離用眼的范疇。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 教體藝[2008]7 號)文件及各類有關研究顯示,科學護眼距離為眼睛距離書本應在 30 cm 以上。在天津市中小學生讀寫距離調查中,日常讀寫距離在30 cm 以上的學生僅占 15.3%,由此可見用眼距離不規范的現狀亟待解決。青少年自身要從小養成良好的讀寫坐姿和作業坐姿: 即“三個一”( 書面距眼保持一尺、手指距筆尖保持一寸、身距桌邊保持一拳) ,及時改掉握筆姿勢低、看書看電視距離近等不良習慣。應大力宣 傳如何養成科學用眼習慣和長期近距離用眼的危害; 通過各級醫療機構、教育機構、自媒體、網絡等途徑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定時定期舉辦愛眼護眼活動,進行近視科普講座。
4.3 增強戶外活動 進行戶外活動動、增加戶外光照能夠預防近視發生并延緩近視進展。增加戶外活動尤其是增加“小球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在進行“小球運動”時,因為球體積小、速度快,需要 運動者眼球快速轉動、迅速調節,做出快速準確的判 斷,從而使眼部的睫狀肌得到充分的鍛煉,預防視力下降。當增加陽光直射下的戶外運動量時,充足的陽光照射可增加機體神經-體液調節系統分泌多 巴胺,從而抑制眼軸變長。青少年應保證每周不少于 11h的總戶外運動時間,這有助于青少年視 力的保護。
4.4 合理使用阿托品滴眼液 阿托品作為較早用于控制近視的藥物,其臨床效果已在循證醫學中得到肯定。李靜一等、何良波 調查發現,預防性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有效抑制眼軸變長,改善青少年近視程度,降低近視的發展速率。阿托品滴眼液對于瞳孔直徑、眼軸長度、適應性的影響與阿托品用量有關,低濃度阿 托品療法作為一種新型療法,是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阿托品滴眼液的不科學使用會導致近視力模糊、畏光、過敏與停藥反應等不良反應,所以在使用中要遵醫囑,切忌盲目使用。因此,低劑量、遵醫囑、科學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是一種有效防控措施。
4.5 進行科學有效光學矯正 ?角膜塑形鏡與框鏡眼鏡是兩種有效的光學矯正手段。對于青少年高度近視的治療,角膜塑形術聯合佩戴框鏡可顯著提高視力的恢復效果,更好地防止近視的發展。角膜塑形鏡是采用逆幾何設計原理,運用高透氧量、高硬度的材料制作而成的特殊鏡片。通過每晚夜間佩戴使角膜前結構發生形變,促進角膜屈光度恢復,從而使白天視力恢復正常。長期科學規范佩戴角膜塑形鏡可使周邊產生近視性離焦,控制近視屈光度,達到有效控制近視增長的目的,且不良反應小。
5.小結
青少年近視的危險因素涉及多個方面,除遺傳 因素、年齡因素、母親生育年齡因素、性別因素等不 可控因素外,生活方式改變、用眼強度改變、學習模式改變等因素可以通過自身防控來降低近視危險因素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從環境因素入手,降低生活因素( 戶外活動時間、近距離工作時間、睡眠時間) 致近視發病的風險,規范生活習慣,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近距離工作時間、調整合適的作息時間等,達到早期預防和治療近視的目的,有效預防和緩解近視的發生及發展。
近視防控應該堅決落實三級預防 措施,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有關部門組織 應積極開展愛眼護眼科普講座,普及近視防控教育定期為醫療條件受限地區青少年提供視力檢查,不斷提高青少年自身及其父母對近視的認知度和重視度,有效改善青少年近視日趨加重的現狀。
著眼長遠,把握大勢,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與相關部門、家庭、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完善跨部門協同機制,形成合力;需要進一步增加社會參與度,加強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近視防控前沿技術和方法的科學研究以及成果轉化。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既是重要職責,更是神圣使命。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控近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以完善政策制度為重點,以深化健康教育為龍頭,以保障安全健康為底線,打好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攻堅戰,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給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 1 ] 王仁杰,張強,伍曉艷,等.深圳市 6~18 歲兒童青少年隨遷時間與近視的關聯研究[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1,55(4):460- 464。
[ 2 ] 陳軍,何鮮桂,王菁菁,等.2021 至 2030 年我國 6~18 歲學生近視眼患病率預測分析[J].中華眼科雜志,2021,57(4):261 - 267
[3] Cai XB,Shen SR,Chen DF,et al. An overview of myopia genetics[J]. Exp Eye Res,2019,188: 107778.
[4] Mak CY,Yam JC,Chen LJ,et al. Epidemiology of myopia and preven- tion of myopia progression in children in East Asia: A review[J]. Hong Kong Med J,2018,24( 6) : 602-609.
[5] Barth T,Zeman F,Helbig H,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Paediatric Retinal Detachment[J]. Ophthalmologica,2017, 237( 2) : 63-72.
[6] Moisseiev E,Yiu G. Retinal detachment in severe myopia[J]. Lancet,2017,389 ( 10074) : 1133.
[7] 金振婭,杜倩.我國近視低齡化問題仍然突出[J].光明日報,2021年/7月/14 日/第 008 版。
[ 8 ] 樊澤民,劉芳麗,劉立京,等.中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興未艾[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12):1767 - 1770.
[9] 李少玉,蔣文君,畢宏生. 高度近視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眼科新進展,2017,37( 5) : 488-491.
[10] Liang CL,Hsu PY,Ngo CS,et al. HOXA9 is a novel myopia risk gene[J]. BMC Ophthalmol,2019,19( 1) : 28.
[11] Jiang D,Li J,Xiao X,et al. Detection of mutations in LRPAP1, CTSH,LEPREL1,ZNF644,SLC39A5,and SCO2 in 298 families with early-onset high myopia by exome sequencing[J]. InvestOphthalmol Vis Sci,2014,56( 1) : 339-345.
[12] Polderman TJ,Benyamin B,De Leeuw CA,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traits based on fifty years of twin studies[J]. Nat Genet,2015,47( 7) : 702-709.
[13] Kaur S,Ramli NI,Narayanasamy S. Heredity factor in myopia development among a sample in Klang Valley,Malaysia[J]. Chin Med J ( Engl) ,2012,125( 19) : 3522-3525.
[14] Cai XB,Shen SR,Chen DF,et al. An overview of myopia genetics[J]. Exp Eye Res,2019,188: 107778.
[15] Xiang F,He M,Morgan IG. The impact of parental myopia on myo- pia in Chinese children: Population-based evidence[J]. Optom VisSci,2012,89( 10) : 1487-1496.
[16] Xiang F,He M,Morgan IG. The impact of severity of parental myo- pia on myopia in Chinese children[J]. Optom Vis Sci,2012 ,89( 6) : 884-891.
[17] Lin Z,Mao GY,Vasudevan B,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Reproductive Age and Progression of Refractive Error in Urban Students in Beijing[J]. PLoS One,2015,10( 9) : e0139383.
[18] Jin ZB,Wu J,Huang XF,et al. Trio-based exome sequencing arrests de novo mutations in early-onset high myopia[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7,114( 16) : 4219-4224.
[19] 馮恬楓.“視”所能及—近視防控新形勢下的視光師培養[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19,316( 6) : 38-39.
作者簡介:韋振翻、男、1966年12出生,壯族、廣西南寧市、大專學、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疾病預防控制與監測、廣西馬山縣疾控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