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歡 劉倩倩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預見性護理程序的應用價值。方法:分析進行院前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本資料,選擇52例進行研究,將患者進行分組救治,對比救治相關數據。結果:自接到急救電話起,兩組救護車到達時間無明顯差異,而研究組有效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搶救成功率為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見性護理程序院前救治對于提升救治成功率有積極作用,可極大降低死亡率,可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程序;院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高發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多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所致,若不予以及時救治將極大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及時有效的救治手段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搶救成功率,改善治療預后,因此重視院前急救措施的采取極為關鍵。本文以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例,分析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院前救治中的積極作用,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本資料,選擇52例進行研究,將患者進行分組,26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1例、女15例,患者年齡78歲至93歲,平均(89.69±3.23)歲;2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0例、女16例,患者年齡80歲至95歲,平均(90.03±3.1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均接受院前緊急救治,排除資料不全、嚴重肢體障礙以及配合度不佳者。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救治,對研究組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程序,具體措施如下:(1)在接到急救電話后聚集急性心肌梗死專科醫護人員,按照患者病情特點制定針對性院前救治方案,建立預見性護理程序;(2)做好急救設備準備,在初步評估患者病情后提前準備急救物品,最大程度縮短急救時間;(3)按照患者體征表現、病情主訴等予以針對性現場急救,同時實施心電監護、吸氧等干預;(4)在轉運過程中維持救治,保證急救干預質量,排除安全隱患,減少轉運意外事件發生;(5)入院后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減少救治花費時間,在到達急診室后詳細告知接診醫護人員患者具體病癥,提升急救針對性和有效性。
1.3 觀察指標
記錄分析兩組在接到急救電話起救護車達到時間以及開始予以有效搶救的間隔時間,對比救治用時;對比兩組搶救成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分析軟件為SPSS20.0,計量資料以()形式記錄,使用t檢驗對比,計數資料以(n)%形式記錄,使用X2檢驗對比, P<0.05時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救治時間對比
自接到急救電話起,兩組救護車到達時間無明顯差異,而研究組有效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對比
研究組搶救成功率為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X2=4.127,P=0.042),詳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為臨床常見嚴重心臟疾病,起病急、危害大,患者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接受專業有效治療干預,以此降低死亡率[2]。因此,不斷優化院前急救方案、制定高效干預措施對于提升搶救成功率、保護患者心肌功能、改善治療預后極為關鍵[3]。另外還要重視相關醫護人員專業知識、救護能力的提升,這是搶救質量提升的基礎和重點。搶救成功率是反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有效性的最關鍵指導,而常規院前緊急救治雖也注重各項搶救措施的盡早實施,但是各項操作間的銜接性不足,整個搶救流程缺乏系統性和程序性,造成最終救治結果不甚理想,患者死亡率相對也較高[4]。有研究認為,若想最大程度提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搶救有效率就必須重視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救治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通過合理分工最大程度縮短救治耗時,預見性護理程序應運而生,且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救治中發揮了明顯優勢[5]。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自接到急救電話起,研究組開始實施有效搶救時間的間隔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搶救成功率為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P<0.05)。究其原因,預見性護理程序注重院前緊急救治的流程性,急救醫護人員、院內專科人員以及救護車司機緊密配合、相互協作,通過預先評估和合理方案的制定為患者贏得最珍貴的第一時間救治時間,保證患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專業、高校的救治干預,搶救成功率自然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見性護理程序院前救治對于提升救治成功率有積極作用,可極大降低死亡率,可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褚紅霞,任潤梅.系統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康復時間與安全性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S1):184-186.
[2]馬韶紅,余春玲,韓美榮.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2):158-159.
[3]莫景書.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及生存質量影響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0):126+128.
[4]趙香玲.流程管理法聯合預見性護理干預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04):1361-1362.
[5]董林萍,張華,張士芳.預見性護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