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媛
摘要:觀察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護理對心血管外科病人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狀況的影響。本文選擇了我院120例心血管外科手術的病例作為觀測對象。并根據隨機數值表法,將120例患者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0例。在手術過程中,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養護,實驗組患者則進行手術室護理人員干預,對2組患者的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進行了比較。經2組患者采用截然不同的護理方法進行手術后,得出相應的研究結論,在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方面,對照組與實驗組相比較高,組間具有可比性差異,其差異還有統計學含義(P<0.05)。結論:對心外科的手術患者,在護理中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方式后,皇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情況明顯降低,感染率也呈現下降趨勢,并對病人的預后起良好促進作用,治療方案在臨床引進和推廣方面的實用價值亦較高。
關鍵詞:心外科手術;手術室護理干預;下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在以往的臨床護理中,心外科術后病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護理,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較多。并且隨著病人數量的擴大,感染率也在逐步增加,尤其文章中所提到的下呼管道感染者更為常見。如果病人在術后出現下呼吸道感染,會危害到病人的身體健康,從而增加了病人的住院時間,一旦無法按時進行有效處理,甚至對病人生命造成極大威脅,在自身疾病上又增加了病人痛苦。所以,對心外科術后病人進行必要的有效護理對病人十分關鍵,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為了研究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心臟手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的影響,選取120例患者進行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接受診療的心外科術后病人120例作為調研對象,把每個患者按照隨機的數值表法分為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各六十例。在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紀為26-68歲,均為(47.7±2.6)歲;在觀察組病例中,男29例,女31例;病人年齡為27-69歲,均(47.9±2.5)歲。兩組患者病情都符合手術標準,但病情并無可比性,病人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顯著的區別,此差別無統計學含義(P>0.05)。
1.2 方法
對對照組病患實行常規護理,對病人進行有關疾病說明,盡可能使病人熟悉自身狀況,全面作好心理健康工作,充分做好心理準備,對病患進行答疑解惑,實時監控患者情況,當突發異常狀況時及時做出處理。給予觀察組病患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內容包括:(1)術前干預,在病患進行手術前,醫務人員要對病患作好溝通,熟悉病患狀況,針對病患狀況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向病人說明手術房環境和以往的治療成功事例,盡可能使病人輕松心情,打消恐懼心理,以積極的狀態和心態來配合治療;(2)術中護理,確保手術室室內的環境舒適,嚴格控制房間溫度和濕度,對病患體溫實施嚴格控制,保持病患體溫通常不低于三十六℃,并實時對病患的體征進行監測。在手術過程中,盡量減少室內人員流動,以避免發生細菌污染,并保證整個手術過程都是無菌操作,同時做好手術中用藥衛生和手衛生工作等,并且對插管器具進行嚴密消毒,以降低感染情況的出現;(3)術后護理工作,當病患經過術后麻醉清醒之后,協助病患采取半坐臥姿勢,同時定期地給病人進行翻身并通過叩背等方法幫助病人進行咳痰、吐氣,并繼續對病人體征進行實時監測。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經2組病人用不同方法護理后,再考察2組病人的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發病狀況,并對比感染的發生率,感染發病率=感染者發生例數/病人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病患的相關資料數據,均通過SPSS 19.0軟件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描述,計算資料比例用(%)顯示,組間行t和卡方值(X2)檢測,當差異存在于P<0.05時,證明具有臨床可比性。
2 結 果
在對2組病患手術及其治療期間經各種護理方法護理后,分析了2組病人的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狀況時發現,在進行了手術室護理干預的60例檢查組病人中,僅有3例病人出現了術后下呼吸道感染者,傳染患病率為百分之五,而在對照組的60例病者中,有14例病者出現了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狀況,傳染患病率為百分之二十三,經2組比較,觀察組病者的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顯然較低,且各組間差別明顯,具有臨床可比意義。(X2=8.2924,P=0.0040)。
3 討 論
在臨床上,由于實施心外科手術的病患通常在體質條件不好,抵抗力也較低,在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難免發生了各種異常情況,從而引起感染的概率很大,對病人診治上增加了諸多困難,也加大了病人痛苦。
本文主要試圖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對心外科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在心外科手術病患中,感染現象是常見的,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現象。病患在進行手術治療時,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護理,或者在手術過程中受到細菌的感染,又或者手術過程中器械消毒不徹底等環境因素導致的感染,這些不僅對病患的康復造成了較大的傷害,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為此,從我院選取了120例心外科手術的病患進行了相關研究。其中對照組60例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60例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后,觀察組下呼吸道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的結果具有臨床可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證明了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心外科術后患者護理中,可在心外科手術室進行護理干預。該方法對患者下吸管感染的發生有很大的預防效果,可以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高明施.采取手術室專科護理對預防外科術后呼吸道感染的意義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3):176-177.DOI:10.15912/j.cnki.gocm.2021.13.080.
[2]任榮華.手術室??谱o理分組對預防外科術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1):201-202.
[3]劉英,夏秀紅,黃鸝.手術室??谱o理分組對預防外科術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9,39(03):275-277.
[4]招坤蘭,楊釗群,張良智.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心外科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07):160-161.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5.0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