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


摘要:目的 針對在門診進行輸液的患者而言,分析為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門診輸液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優質組實施優質護理。對比兩組相關指標情況。結果 在輸液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方面,優質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質護理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
關鍵詞:優質護理;門診輸液;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對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常規的護理模式與現階段的護理現狀出現不完全適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護理模式的改革。優質護理是一種比較新的護理方法,其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提升患者的滿意度[1]。基于此,筆者選取近年來收治的100例到本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門診輸液的患者進行觀察與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選取濟南市濟陽區孫耿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門診輸液患者100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6:24;平均年齡(43.85±6.27)歲;平均輸液時間(5.96±2.74)d。優質組男女比例25:25;平均年齡(44.02±5.92)歲;平均輸液時間(5.92±2.65)d。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優質組實施優質護理,包括以下幾點。(1)加強護患溝通:護理人員首先應以熱情的態度接待患者,并做好輸液前的三查七對準備工作,與患者進行友好、有效的交流,一方面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建立一定的信任,從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在患者輸液期間加強巡視,給予患者關心與幫助。護理人員應注意在與患者溝通期間要語氣溫柔、態度和藹。(2)加強健康宣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處理的疾病一般較為簡單,因此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對其實施針對性的疾病健康宣教以及輸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拔針后按壓的正確方法等。(3)改變排班模式:根據每日門診輸液量進行彈性排班,以盡量縮短患者在高峰期時的等待時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4)加強督導檢查:可于門診輸液室放置一個意見簿或定期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并定期召開護理工作總結會議,針對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以及患者意見或建議,發現在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在輸液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對比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輸液過程中的并發癥、穿刺一次成功率對比
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2。
3討論
輸液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護理操作,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皮下淤腫、針頭滑出等不良事件,加之護理人員態度不佳或自身專業技能欠缺,不能及時處理,極有可能發生護患糾紛[2]。有研究指出,在輸液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可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其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賦予護理工作新的內涵,從而為患者提供多方位、多層次的護理服務,進而提升了整體的護理質量[3]。筆者將優質護理運用至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在輸液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方面,優質組的數據分別為4.00%、96.00%、98.00%,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的20.00%、84.00%、86.00%(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顯著降低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蕾,李艷梅,臺曉麗.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7):139+141.
[2]呂穎,王曉玲,蔣飛.護理管理干預對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優質護理及健康教育應用效果[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05):148-149.
[3]戴煒.優質護理服務對門診輸液患者滿意度及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3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