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星月
【摘要】當前時期,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型移動媒體正在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對于大學生的思維也作出了一定的改變。總的來說,以手機為主導的這類移動媒體,如同一把雙刃劍,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也迎來了新的契機。更多教師選擇迎合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特點,將手機使用管理融入現階段的思政教育活動當中,充分凸顯出其網絡育人職能,培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認識以及積極的三觀。并且,這一舉措一經實行便得到了理想的成效,因此,對于手機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關鍵詞】手機使用管理;思政教育;網絡育人;策略
引言:在手機的影響下,學生的思想行為、生活習慣也都因此而受到影響,此時,高校思政教育不僅要考慮采用何種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出手機的實際價值,借由手機這一媒體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優化和創新高校思政教育途徑,為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帶來有效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這一背景,分析關于將手機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活動當中,充分凸顯網絡育人價值、助力學生得到更好成長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為獲得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助力學生良好成長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作用。
一、學生使用手機的現狀調查
通過采用問卷調查、談話調查等多種方式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在現階段,學生使用互聯網的主要載體便是手機這一移動設備,在有效問卷當中,有90%的學生回答會經常使用手機上網,剩余8%的學生每月使用手機上網時間不超過四個小時,還有2%的學生習慣于運用其他移動設備上網,只使用手機的撥打電話功能。由此可見,在現階段的學生群體當中,以手機瀏覽互聯網、實行上網功能已經成為眾多選擇中的最佳選擇。同時,在持有手機的學生群體當中,這類學生占據非常重要的比例[1]。當學生依靠手機瀏覽互聯網獲取信息的同時,互聯網中的信息極為豐富,對增強學生的認知視野也有著一定幫助作用,同時,一些消極信息也會使部分缺乏足夠辨析能力的學生受到思想意識上的侵蝕,所以,在現階段的教育活動當中,對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進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提出將手機使用管理融入思想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背景。
二、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的影響
現階段,我國通信技術已經邁入了5G時代,而手機這種移動終端,憑借著其獨有的優勢,快速地席卷至學生群體當中。考慮到學生群體各方面能力發展得并不是十分完全,并且,依舊存在著部分學生辨別能力匱乏、信息篩查能力較弱,所以,學校和教師方面一定要重視起這部分領域,通過創新教育模式、發揮出手機使用管理的實際價值,為思政教育工作開辟新的天地。經過實際觀察之后發現,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在以下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
(一)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的積極影響
在手機網絡日益趨向成熟的過程中,智能手機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在學生群體當中,每一名學生幾乎都會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學生用智能手機獲取信息、進行交流、上網沖浪,而這對于思政教育模式來講,也需要快速地得到創新。此時,傳統教育體系需要得到優化與改革,傳統的信息獲取渠道已經被以移動設備為載體所展開的信息接收方式所取代。但是,經過調查之后發現,很多學生都能夠接受使用手機獲取思政教育的相關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在思政教育活動當中,通過使用手機、以手機功能為載體,可以快速實現信息的傳播,將思政教育工作搬上手機網絡當中。以這樣的形式,隨時隨地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動態,并且,輔助學生獲取相關信息,這也就意味著,此時師生之間不會再受到時間、空間之間的限制,良好且有效的交流將進一步確保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同時,也將為順利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積極的輔助作用[2]。
(二)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的消極影響
現階段,手機這類移動終端技術發展得異常迅速,但是,卻缺乏完善的監管體系,通過實際調查之后發現,很多時候,學生都曾無意或有意地瀏覽一些色情信息或暴力信息,還有九成學生曾經接受過垃圾信息,也有著一部分學生在手機上收到過一些賭博信息或詐騙信息等。所以,可以發現,手機信息有著非常強的隱蔽性,假如監管不到位,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消極信息,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認知,這類魚龍混雜的信息也最終會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帶來一系列不當的影響,這類問題是必須要得到整治的。
而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講,對現階段手機這類移動終端的了解遠遠要少于被教育者,此時,假如缺乏對這類新信息傳播載體的應用能力和把控能力,那么,在實際展開思政教育工作時也會遇到一系列的阻礙。經過調查之后發現,現階段,仍舊有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手機是非智能的,還有20%左右的思政工作者表示,在展開工作活動的過程中,并未使用過微博和微信這類APP,雖然極大多數思政教育工作者表示,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會經常使用微博、微信、QQ這類社交平臺,但是,很難完全掌握這類平臺當中的多個模塊和各項功能。因此,導致在實際展開思政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用手機這類移動終端實現對教育活動的輔助容易受到一定的困難。
(三)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的威脅影響
關于使用手機對思政教育工作所帶來的威脅影響,一方面,主流網站很難完全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在學校當中,通常都有一些對外執行宣傳工作的網站,但是,這類網站內容卻缺乏足夠的特色,假如學生未能自覺登錄這類閱讀網站,那么,這類網站自然會呈現出無效化的狀態,對學生來講,也難以起到積極有效的教學輔助效果。另一方面,經過實際調查之后發現,學生在瀏覽的網站當中,最喜歡的網站為百度瀏覽器,學生會運用這類瀏覽器獲取信息,觀看新聞或搜索一些不是十分了解的問題,但是,其信息源缺乏準確性,且傳播速度極快,非常容易對學生帶來一定的誤導。
三、將手機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促進網絡育人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健康手機文化,豐富綠色校園氛圍
在學校當中,校園文化以師生為主題,并且,以校園精神為主要引領,通過以各類校園活動為載體所展開一系列教育活動,既能使教育和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將深入學生群體,滿足學生的日常學習需求和成長需要。而作為對學生展開教育的主陣地,校園文化更是能夠發揮出其凝聚力量,起到潤物細無聲這樣的教育價值,鼓勵積極、健康、有益校園氛圍的順利營造,同時,可有效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并且滿足學生對學習成長的基本需求。在我國科學技術呈現出逐步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儼然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的輔助,而從大學校園的角度來講,與其禁止學生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不如切實地分析科技發展的基本潮流,使用其優點與價值,助力學校思政教育活動,發揮出手機使用的實際能效,為構建良好的校園氛圍所服務,并倡導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手機文化使用氛圍。例如,在學校當中可以開辦一些關于手機文化節為主題的活動,通過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鼓勵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手中的手機積極創新手機技術,并且,學習科學文化,從而營造起良好且健康的手機文化氛圍。
(二)發揮智能手機優勢,構建高效思政教育平臺
通過實際觀察可以發現,智能手機當中有著非常多的功能操作系統,經過合理應用之后,恰好能夠滿足現階段思政教育的基本需求。比方說,在很多高校中都開設了官方微信平臺,還有一些高校會借用新浪微博APP為載體,開設官方微博,這時,學校方面便可以以這類平臺APP的功能為啟發,充分發揮出智能手機的優勢,構建屬于學生的高校思政教育平臺,將一些交互性強、呈現出碎片化的知識信息融入平臺當中。比方說,設計慕課平臺,以這樣的方式真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將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相關信息設計在慕課平臺上,并且,整理成微課視頻發布在微博app當中。接下來,引導學生借助智能手機這類新興媒體,以智能手機科學技術為載體去主動獲取信息,并且,結合所發布的信息展開討論評價,采用此種方式獲取學生對此部分知識內容的反饋,在這樣的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是學生喜聞樂見且愿意接受的,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同樣的,針對一些學生比較喜歡運用的其他社交平臺,學校方面應當積極開發利用起這些平臺,從而確保能夠與時俱進,真正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和信息接收特點,將手機使用管理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活動當中,以手機網絡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獲取更多思政教育相關信息。
(三)鼓勵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實現教育與監督一體化
在高校所展開的思政教育活動當中,要想發揮出手機使用功能的實際價值,助力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形成正確的三觀,學校方面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能夠合理科學地使用智能手機,并且,利用智能手機促進其自身的發展,一定要發揮出智能手機的優勢,確保以智能手機輔助學生真正實現良性的進步。思政教育工作者方面應當對學生加以教育和引導,促使學生能夠理解并且正確的看待智能手機這一信息接收載體,將其作為社交學習休閑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手機娛樂上,從而偏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心;學生方面也應當接受教師、學校的引導,樹立起良好的自律意識,秉承著相應的原則,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不接受消極信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是積極地辨別消極信息、形成較強的辨析能力,正確的認識到手機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意義。針對學生的智能手機管理情況,應當進行細化調整,寬嚴得當,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對學生展開教育和引導以外,也應當構建起教育與監督一體化的模式,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加強對學生的規范與監督,促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手機的使用價值,避免生利用手機逐步生成一些消極習慣。并且,學生管理方面也應當推出一些相配套的管理措施,針對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問題加以規范。
(四)以手機功能為引領,構建高效新媒體平臺
在現階段的高校教育活動當中,學生基本人手一臺智能手機,此時,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手機對思政教育的輔助功能,高校方面一定要充分研究手機的實際價值以及各個功能板塊的基本特點,考慮到思政教育的實際特點以及高校學生的基本需求,通過以手機功能為引領構建高校媒體平臺。比方說,高校可以運用微信平臺為主體,作為宣傳思政教育與知識的主要陣地,通過第一時間將高校所展開的思政教育相關信息內容以學生更加常用的信息獲取方式進行傳播,將所有信息知識點發布在微信公眾號當中,鼓勵學生定期觀看公眾號中的內容,并且,以此為基底撰寫閱讀報告。在這樣的過程中,既能輔助思政教育工作者獲取到學生觀看公眾號的反饋,又能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溜號這樣的問題,影響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再或者是教師可以運用QQ群當中的一鍵群發功能,或者是@全部好友的功能,第一時間將思政相關信息傳遞給學生,實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通過運用以上方式發揮出手機各功能模塊的實際價值,促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信息,這樣也能有效占領學生的思想真諦。
(五)完善手機使用管理制度,發揮手機教育輔助職能
對于學生來講,盡管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已經得到了逐步的發展,但是,經過實際觀察之后發現,部分學生依舊缺乏著足夠的自我約束能力,在展開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也容易遇到各種各樣問題的影響,而呈現出消極的學習狀態。因此,在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手機的實際功能價值,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助并融合思政教育相關信息,教師要做的便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構建完善的手機管理制度,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出手機的輔助職能。比方說,可以以“文明上網,正確認識手機價值”為主題,帶領學生展開交流討論活動,領導學生對此問題展開分析,并且積極獻言,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在這樣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手機利與弊的了解,同時,學生自行制定規則,也能認真遵守,促使學生在正確使用手機輔助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學生形成遵守規則、履行義務的良好品質。
結語:綜上所述,針對學生所展開的思政教育活動當中,需要教師切實地把握好手機使用的利與弊,積極發揮手機的輔助作用,促使學生能夠借由手機得到良好的輔助和引導,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本需求。對此,需要教師展開深層次的探究,重點關注此問題,從而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沈南.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及運用[J].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4):4.
[2]葉善青,鄭曉毅.依托手機媒體推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精細化的思考[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