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媛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蓼蘭鎮蓼蘭中學 山東青島 266731)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現在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的填鴨式教育到現在的主動去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隨之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當下“熱點”,鏈接過去與現在,在此基礎上能有很多感悟和感觸,當下的“熱點”使得教學更加開放,更具個性化,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將歷史課本中的“死”知識變“活”,提高課堂效率。
(一)巧用“熱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國,教材并不是通用,由于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多樣化,其教育情況也呈現地域性差異,加上家長的觀念并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大部分學生對歷史都沒有很大的興趣,到考試前才背歷史,在考試答題時,并沒有很靈活地運用“熱點”結合時事答題,這就是學生歷史成績普遍不高的原因。文科是一個社會科學,要研究時事屬性,要結合當下“熱點”去思考,與歷史貫穿起來,才能將歷史學好。但是如今,歷史教師很少將“熱點”引用在課堂上,并沒有將“熱點”與歷史結合起來,沒有研究社會歷史屬性,使得歷史課堂效果并沒有達到讓學生去喜歡上歷史。之前我們其實做過一次問卷調查,發現歷史老師講課時,只去講授書本上的知識,并沒有將時事熱點結合起來,在這方面相對較弱,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可以將“熱點”與課本結合起來,并且將此熱點結合起來去學習歷史,只是死記硬背,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導致學生成績普遍不高,也漸漸對歷史喪失興趣。因此,歷史教師可以在授課時,將“熱點”與歷史結合起來講授[1]。例如在講授中國近代歷史時,關于戰爭,關于抗美援朝,2021 年是我國抗美援朝71 周年,熱門電影《長津湖》在學生當中引起了一股“抗美援朝”熱,他們對當時的歷史非常感興趣。那么在講課之前,我們可以首先問幾個小問題:①都看過這個電影嗎?②為什么當時我們要抗美援朝?③你們怎么評價這場戰爭?④抗美援朝對我國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學生們一聽都高度興奮,他們的興趣就因此被激發,紛紛發表各自的意見。但我們也要提醒學生注意真實歷史與文藝作品的差距,想要正確地認識抗美援朝的歷史,就要從學習中尋找答案。這樣做即使歷史更加貼近生活,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歷史知識。
(二)巧用“熱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從學生角度看,學習歷史他們覺得只要弄懂書本上的知識,或者在課堂上把教師講的重點知識弄懂就行了,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研究這方面,在復習過程中只死記硬背,并不了解其中的相關背景,對歷史不進行整合,不進行歸納,因此對時事“熱點”并不會去利用,不會將時事“熱點”與歷史綜合結合起來去思考問題。例如講到南京大屠殺,我國設立了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到現在已經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我國人民都對日本的霸道和暴行義憤填膺。在對學生講授這一事件時,我們可以和學生進行討論:南京大屠殺的背景是什么?要求學生去查找資料,為什么會發生南京大屠殺?于是學生在課間就會去查閱相關資料,然后選出代表進行發言,從而引發學生對本次事件的熱情,從1937 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展開對中國大規模的侵略,到淞滬會戰失利,再到南京保衛戰,造成南京淪陷,最后是南京大屠殺,學生所搜到的信息遠遠多于教材上的內容,不僅僅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全面的認知,還能綜合起來貫穿歷史。緊接著我們可以再提出幾個問題:為什么日本如此殘暴?我們又如何去應對呢?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去追本溯源,去了解日本軍國主義,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解日本的經濟發展情況,使學生去探討我們應該如何去反對霸權主義,在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拓,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理解材料的信息、綜合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因此我們要巧用“熱點”提高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時事“熱點”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歷史課堂教學上是一個并未被重視的教學環節,教師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我們希望教師對時事“熱點”進行研究,貫穿歷史,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2]。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熱點”,提高學生對“熱點”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提高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三)利用“熱點”,開展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在我國千百年來就是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愛國情懷永遠是歷史教學中永恒不變的一個主題,歷史教師要結合歷史課本內容,適當地引入一些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熱點”問題,更快更好地引起學生的一些共鳴,收到很好的愛國教育效果。在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次分裂,但是這只是歷史長河中一個非常短暫的時刻,最終的結果都是國家實現統一,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不斷地分裂和統一過程中,我國各民族人民已經深刻認識到只有實現統一,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富強。歷史教師可以利用我國近代史來進行講授:由于我國內部封建勢力的紛爭割據,給了西方列強可乘之機,從而使得我國近代處于一種戰爭的狀態,國家戰火不斷,民不聊生。但之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家四分五裂的狀態結束,人民開始真正地當家作主,雖然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問題仍然存在。但是隨著新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香港、澳門回歸了祖國的懷抱,通過這些歷史事件的梳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堅持維護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團結,時刻將愛國主義精神作為自己基本的思想支柱。就比如鴉片戰爭前后我國人民反對西方列強侵略的斗爭,可以對學生進行維護祖國的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教育。鴉片戰爭以來,對中國的侵略首先從西北和東北的通商貿易為幌子,加緊對中國的領土和礦產資源的覬覦和掠奪。我們可以近年來國際關系中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激發學生愛國熱情。總之,在歷史學習中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一個深刻而遠大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一)引導學生整合“熱點”材料,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
教師與學生要一起去搜集“熱點”資料,能夠使學生很好地自主整合“熱點”資料,并且引導學生將歷史知識貫穿結合起來,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歷史的高效學習,也能提高歷史教學的開展效率。教師要做好提前備課工作,還要對“熱點”進行整合做成材料,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歷史觀進行學習,從而達到“熱點”材料整合效果,學生既達到了學習效果,教師也對未來的歷史教材教學案件進行優化和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夠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歷史,充分認識歷史事件發展的一般規律,才能夠正確理解當下時政“熱點”與歷史之間的聯系。同時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探索、共同學習,有利于教師歷史工作的開展。
(二)引導學生從“熱點”入手,理解歷史
“熱點”里面牽扯的內容較多,其歷史知識點也較多,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熱點”入手,進一步了解歷史,這就是歷史與“熱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共性,如果能夠充分讀懂“熱點”中的歷史,并且深入了解歷史,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述漢通西域及絲綢之路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我國的時政“熱點”入手,我國的“一帶一路”,這兩者都有著明顯的鏈接,然后再逐步去了解絲綢之路,引導學生逐步去了解兩者的相關特性,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歷史。這樣做不僅充分結合歷史與“熱點”,還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工作[3]。
(三)引導學生將歷史經驗與現實結合
歷史經驗對當下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歷史沿革中分析總結,我國是怎么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從而邁入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的高速發展。教師可以根據當下的“熱點”進行分析,把握歷史經驗與現實社會的結合,不僅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學習歷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國國家的社會發展歷史。
(四)站在歷史的角度升華“熱點”
教師在整合“熱點”時,還須站在歷史角度看待“熱點”,對于歷史知識和“熱點”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對未來的發展起到良好的預測作用,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掌握到歷史的一般規律,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以及學習成績。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歸納能力,并且因此形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特別是將“熱點”和實際歷史整合過程中,需要比較材料的過程、歷史的發展、明確知道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差別,能夠深刻地認知這兩者處于不同的歷史時期,從而歷史角度、價值都不一樣,從而從正確的角度去了解歷史真相。例如“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教師要站在歷史角度去升華“熱點”,能夠將中國改革開放后獲得的成果進行結合,使學生從歷史規律中發現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對現實生活的問題進行歸納,有利于養成學生的大局思維。
要選擇合適的時事“熱點”,在復雜的事件中找到實際歷史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初中教師而言,就要適當地選擇合適的“熱點”,提高對新聞的鑒別度,尤其是適合初中生的新聞“熱點”,過濾掉不良的信息。如今信息比較發達,獲取信息途徑太廣太多,網上一些不好的信息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沖擊,因此初中教師要嚴格選擇“熱點”。
(一)不能喧賓奪主,利用“熱點”去討論歷史問題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能過分占用課堂時間,影響學生對最基本的知識的掌握與落實。任何事物都不能拋開歷史的本質,一旦離開了這些基本的歷史知識,再去談學生的創新思維,并沒有很大的效果。
(二)利用“熱點”必須立足于教材,社會“熱點”不斷出現,不能將歷史變成“熱點”專欄,盲目引入。
(三)在課堂上可以適當引用“熱點”,在開始之前、結束之后,也要按照教學內容適當引用,不能盲目引用。隨著現代教學手段不斷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圖像、視頻等資料,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
(四)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素質教育目的是使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在講述《長津湖》時,可以讓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對歷史的熱情,在得到老師和學生的肯定后,他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
總之,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可以借用“熱點”,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我們解決教材中的抽象知識,更好地發揮歷史的教育意義,讓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歷史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增強學生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讓歷史真正走進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