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寧縣第二實驗小學 胡偉仙
小學階段的孩子,好奇心相對較強,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都能瞬間吸引他們的目光。然而由于他們表達能力相對較差,所以很難將這種好奇轉化成想象力,從而應用到作文中。對此,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意識到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的積極影響,在語文課堂上,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便他們的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為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
寫作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在這期間,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那么就會形成良好的創造思維,這對于學生現在以及未來,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歷來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寫作課程。與此同時,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學方式,力圖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便他們能夠準確無誤地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悟,通過手中的筆書寫下來,從而實現語文知識的夯實與寫作能力的提升,為日后學習更加高深的理論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語文課堂上,部分學生對于寫作依然保持抵觸情緒,這對于他們語文素養的提升是極其不利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寫作能力是輸入,如果沒有足夠的輸入量,那么學生就會陷入不知該寫什么的窘境中。其實,這是學生在提高寫作能力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換言之,寫作能力并非天生,而是由后天培養的,即便是一些文學大家,最初學習寫文章時,也曾遇到這種情況。之所以他們后來成為了文學大家,源于他們堅持不懈。所以,解決小學生不知如何下筆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觀察,勤練筆,然后持之以恒。對此,小學生并不是不理解,只不過生性活潑好動,所以很難堅持下來。大部分學生對寫作不夠自信,甚至有些排斥。為此,部分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方面也做了許多嘗試與改進。與過去相比,的確有了明顯的提高,然而就現階段而言,依然存在習作教學費時低效的問題。
而想象力的培養,則可以改善這一狀況。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想象力似乎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因此,對于平時很常見的事物,他們常常會有不同的見解。他們缺乏的是怎么將自己頭腦中雜亂無章的畫面,通過科學的方式,將其轉化成想象力,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果教師能夠通過合理的教學,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通過手中的筆記錄下來,那么就能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望,這對于促進他們寫作興趣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寫作能力的提升,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換言之,要想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進行長時間系統的學習,以及加強對日常素材的積累。而想象力的培養,則可以幫助學生達成這一目標。在想象力的驅使下,學生會更容易注意到平時未曾注意到的細節,感悟到平時未曾有過的感悟,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夠將頭腦中的素材,通過手中的筆緩緩書寫下來。最初,由于學生想象力不夠豐富,表達能力不佳,所以寫出的文章必定是漏洞百出的。然而隨著不停地訓練,不論是學生的想象力,還是表達能力,必定會得到明顯的提升,這就為寫作能力提升創造力有利的條件。
最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不知道如何下筆的窘況,時間一長,學生對于寫作教學的印象就會有所改觀,那就是寫作并非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枯燥,相反,這是一種滿足學生表達欲望的途徑,以積極自覺的態度參與到寫作中,從而促進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戰勝畏難情緒,提升寫作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定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良好的觀察力,是想象力培養的基礎。如果學生的觀察力足夠好,那么他們就能夠從平常的事物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此時再經過教師科學的指導,學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強化。反之,如果學生根本不懂得如何觀察,那么即便是有老師的指導,他們也無法找到以此展開想象力的中心點,這必定會影響到其想象力提升的速度。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運用各種有效途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以便他們頭腦中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為培養想象力,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
引導觀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點點滴滴,比如:公園的景色、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等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準確的描述。學生由于寫作能力不佳,習作中必定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對此,教師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便他們能夠找到改進的途徑,一再強化,最終實現寫作能力的提高。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提升觀察能力方面的交流,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日后提升想象力創造有利的條件。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不同的時間或者是地點,去進行具體的觀察體驗,并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語言,將觀察體驗寫下來。
比如,在進行關于“冬天”的話題寫作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在進行課外活動時,在上下學的路上等,觀察冬天的天氣如何,事物與之前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人們與之前又有何不同等。這對于提高他們觀察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另外,教師還可以依托教材中的寫作指導,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三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就詳細地介紹了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將所看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書寫下來。最后寫作環節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每個人所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那么最終所得到的結果也是有所差異的,因此,寫出來的文章也是迥然不同的。通過一次次的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定會獲得有效的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并讓他們在參加的過程中,感受周圍的事物與人物,以便能夠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為培養想象力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
加強閱讀。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大量的閱讀能夠為學生展開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與寫作技巧,這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而寫作為閱讀提供施展的空間,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把閱讀內容融入其中,一方面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讓它變得精彩又有趣;另一方面,還加深了他們對于閱讀內容的印象,為積累豐富的素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督促學生多去閱讀名著,讓學生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讓學生能夠實現與偉人的零距離對話,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有效的發現,從而為他們的想象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基礎。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唯有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他們對于作文的創作才能更加精彩,更加具有可讀性。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措施,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能夠借助于豐富的聯想,來為自己的作文增添光彩。需要注意的是,發散思維或者是自由思維,并不是對事物進行毫無根據的改造,或者是亂說一通,進行無中生有。而是要求學生,通過聯想等方式,對事物的特征或者是人物的行為進行合理的夸張,以此來增加文章的藝術效果,從而提高文章的內涵與價值。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
引導學生對修辭手法的巧妙應用。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用到了修辭手法,比如夸張、擬人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加強學生對修辭手法的應用,以便他們的思維得以發散,想象力得以鍛煉,從而使文章更具可讀性。
注重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的拓展。前者促進了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后者促進學生思想內涵得以深化,兩者結合,則有助于學生對于事物或者是人物等形成更為獨特、更為深刻的見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通過科學的途徑,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景,以此來豐富學生的體驗,為想象力的培養創造有利的條件。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將圖片、聲音等引入到語文課堂上,為學生創造合適的情境。為了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升,為日后寫作奠定牢固的技術,統編教科書在編寫時,就通過巧妙的方式,將寫作的內容融入其中。比如學習《我有一個想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某些小朋友的想法,讓學生對于要寫的題目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口頭表達,來描寫自己的感受,最后讓學生通過寫作,來深化自己的感悟,以此來增加學生作文的新意,久而久之,實現他們寫作水平的有效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并非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期間,即便教師的培養策略再新穎,培養方式再豐富,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提高,對此,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在語文課堂上,注重促使學生生活體驗的豐富與各種素材的積累,以便他們能夠在長期的摸索與實踐中,獲得想象力的提升,為日后提高寫作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
寫作能使小學階段的孩子,將其頭腦中豐富的想象素材化為條理清晰的文章,從而促使他們的想象力得以強化與鞏固,為日后提升他們的形象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有效措施,積極為學生創設更多寫作的機會,以便學生能夠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付諸于筆端,并在寫作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積極想辦法改正。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想象力與寫作的關系。寫作是想象力的豐富展現,學生通過寫作能夠讓自己頭腦中的素材變成一篇篇優秀的文章,長此以往,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而想象力是學生寫作的基礎,如果學生不具備豐富的想象力,那么其文章必定是枯燥無味的。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于小學生的思想,促使其逐漸擁有高超的寫作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將寫作與中國的傳統節日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根據與傳統節日有關的故事做出適當的拓展。例如為“嫦娥奔月”的故事寫后續,教師可以用問題啟發學生——當嫦娥整日面對冷清的廣寒宮時,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個致使嫦娥吃了仙藥的人最終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等等。 這些問題的提出,會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這對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語文教材中人物的際遇,寫寫他們的后續。比如在學習《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時,可以讓學生思考他們在日后生活中還有遇到什么事情,而他們彼此又是如何進行對話的等等。這樣的小訓練,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又為語文寫作課堂注入了趣味性,最為重要的是,學生比較喜歡這樣的方式。而作者與讀者身份的轉換,也容易強化學生的同理心,便于他們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是初次接觸寫作,即便有教師的問題做引導,其內容也多半不佳。對此,語文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耐心。不論是想象力的培養,還是寫作能力的提升,都不是在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對此教師在高度的理解的同時,還要善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于學生寫作作品的點評,也多以鼓勵為主,以便學生能夠逐漸擁有寫作的信心,從而戰勝心中的畏難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想象力培養的過程中。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相對容易的問題,讓寫作能力不佳的學生進行回答,以此來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的給予表揚與鼓勵,以此來強化他們學習寫作過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們轉變觀念,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綜上所述,想象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的積極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作為直接參與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指導者,語文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科學的培養,以便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自覺戰勝畏難情緒,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作文學習中,久而久之,實現個人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