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芬
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升級和發展,人們對于自然環境及人與自然間關系的關注更加廣泛、理解也更加深刻,從而能夠幫助人們從根源處著手來改善生態環境,人與自然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我們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時,也應遵循其自然規律、維持生態平衡,最終才能實現和諧關系。其中盧梭提出的生態自然觀對我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有著極大的借鑒作用。鑒于此,本文著重闡述盧梭自然觀對我國實現現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啟示,以此來促進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
關鍵詞:盧梭自然觀;人與自然;啟示
一、盧梭對人與自然間內在關系的簡要闡述
盧梭在其文學作品中詳細闡述了人與自然間的關系,即人與自然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人們不僅在自然中生存,享受自然的饋贈,深受自然的影響,而人類的自身行為也影響著自然,盧梭認為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任何事物都是與整體相聯系的,因此,人類與自然也是相互影響和有機融合的。他在其著作《漫步遐想錄》中提出,大樹、灌木以及花草能夠有效裝飾大地,若非如此,只有石子、爛泥以及沙土的田野會顯得更為凄涼。大地在經過春風吹拂后會變得生機勃勃,潺潺流水和清脆鳥鳴也使得景象更為生動,盧梭闡述了自然各物間的和諧關系,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盧梭的文字和精神世界中認為,大自然是生機盎然的,人類本身便對美好的自然景象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沉的熱愛,當我們身處自然中,便會與世間萬物融為一體,其感知和體驗不是言語能夠形容的。他相信自然界有著某種強烈的道德力量,能夠激發人類內心深處的道德良知和真摯情感。因此,盧梭在其作品中也著重強調了一個觀念,即人類要愛護自然、親近自然以及融入自然,與自然界中萬物和諧相處,從而在自然界中探尋精神歸宿。
二、盧梭對自然與文明間關系的詳細解釋
伴隨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社會生產力也得到有效提高,人們對大自然的認知與之前相比也有所改變,甚至試圖征服自然。而和同時代其他思想家有所不同的是,盧梭表示這種征服自然的論點和觀念于人類來講會有各種潛在威脅,并以極具前瞻性的視角來看待科技創新和文明進步背景下人類中心主義發展觀。盧梭表示,文明社會背景下的人類會采取有效手段來使得某一種土地上滋生出另一種土地上獨有的東西,會想要在某種樹木上采取強制手段來得到其他樹木上所結的果實。此外,人類逐漸將氣候、風雨以及季節變得混亂不堪,會肆意傷害他們的狗、馬和奴隸,甚至會毀壞事物原有的面目等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征服、統治自然能夠帶來一定的快樂,但是卻永久失去了與自然界的和諧關系,需要長期承受這種破壞帶來的環境改變和精神痛苦。鑒于此,盧梭提出人類應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并在自然界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進行科技創新和發展。
三、盧梭自然觀背后的啟示
在現代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人類一次次征服了自然,極大地改變了自身生存的物質生活條件,但與此同時,人類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隨之帶來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也日益嚴重,人與自然間的關系出現了嚴重的錯位。盧梭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主張回歸自然的態度及主張無疑可以為現代社會帶來頗具價值的啟示。
首先,尊尚自然,順乎自然,合理適度地開發和利用自然。人類要追求自身的發展,無可避免地要對自然進行開發和利用,但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適度和合理的基礎之上,否則,所有施加在自然上的行徑都會加倍報復在人類自身身上。比如目前所出現的全球氣候變暖,珍稀物種瀕臨滅絕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次,尊重自然界存在和發展的普遍規律。即自然界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規律,自然界整體也有其發展規律,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充分尊重這些規律,才能做到利用自然和順應自然的統一。
最后,認識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堅持“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思想里,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更是最優秀的那部分。基于此,我國古代思想家們提出并發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盧梭思想中也有與此不謀而合的部分,而這一思想在現今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中,同樣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不可否認,人類會因為改造和征服大自然而獲取豐富的財富,實現經濟增長,使得人類的生活質量得到質的改變,也為后續實現科技發展創設了有利條件。但同時,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也會帶來各種不可預估的災難,人與自然關系逐步打破和諧狀態。盧梭主張人類回歸自然,親近自然,與自然恢復到和諧的狀態中。我國目前處在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在追求各方面發展的同時,應該始終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建立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實現真正和諧長久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艾群.回歸自然--盧梭生態觀解讀[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1):5.
[2]李剛.歷史唯物主義自然觀及其對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哲學啟示[J].理論月刊,2018(6):9.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盧梭自然觀對構建我國現代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啟示研究》資助,項目編號:20C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