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伶俐
摘要:幼兒階段的教育在人一生中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對人的學習發展尤為關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各界對幼兒的教育也隨之提高。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引領者、研究者、決策者,其教學方式對幼兒的學習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此,本文著重對幼兒園教師管理中的激勵模式展開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管理;激勵模式;探究分析
引言:
兒童代表著祖國的未來與希望,而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身上肩負著神圣的歷史使命,對兒童的教育教學應盡心盡職,且在教學中應以兒童為主體,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從而將其引向正確的人生發展道路。由此可見,在幼兒園的教學管理中,其關鍵點在于教師,只有教師將幼兒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全力以赴,竭盡所能地去教育教導,才能有效實現幼兒園教育水平的提升,從而為幼兒今后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幼兒園教師的現狀分析
(一)幼兒教師隊伍的總人數偏少,教師們普遍性壓力大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幼兒園皆有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尤其是農村幼兒園更是嚴重缺少幼兒教師,幼兒教師們往往是身兼多職,其既要承擔著教育教學的重任,同時又兼顧著保育員的的工作,長此以往導致幼兒教師們身心疲憊,教學狀態欠佳。據相關的幼兒教育工作人員們表示,絕大多數的幼兒教師普遍性認為自身承擔的工作壓力過大,每天面臨的任務繁重,幾乎成為了一臺連軸轉的機器,導致自身的生活幸福指數偏低[1]。
(二)幼兒教師的年齡兩極分化嚴重,師資力量懸殊
據調查研究顯示,部分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年齡要么過于年輕化,這部分教師雖有較強的上進心但卻缺少一定的教學經驗,要么教師年齡偏大,這部分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卻缺乏一定的上進心,而既有教學經驗又有上進心處于中間年齡階段的教師相對而言則顯得較少,這部分教師的調動性較大。正常情況下而言,這類教師更傾向于選調進各方面條件都更具有優勢的幼兒園。因此現下的幼兒園之間一直存在著教師分配不均衡、教師之間的年齡兩極分化嚴重、師資力量懸殊的問題。
(三)教師之間的待遇相差大,且缺乏交流學習機會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不斷地提高,為此報考幼兒教師編制的競爭愈發激烈,選拔亦更為嚴格,而事實證明,在現下的幼兒教師隊伍中,非編制幼兒教師的人數所占比例并不在少數。而在編的幼兒園教師與非編的幼兒園教師之間的待遇相差較大,非編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性偏低,同時非編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也相對較少,兩者之間過于懸殊,造成大多數的幼兒非編教師失去教學的信心。
二、在幼兒園教師管理中采用激勵模式的意義
“激勵模式”顧名思義便是指通過采用鼓勵他人的方式,來激發他人的潛能,使其行動具有積極性與主動性[2]。針對當前幼兒園教師群體中存在的一些現狀,在幼兒園教師的管理中采取激勵模式能有效地消除教師的負面情緒,幫助教師建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喚起教師的教學熱情,使其體驗到教書育人的職業幸福感。另一方面,通過激勵模式能較大地增加教師的自信,使其具有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美好品格,那么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就能更好的教育引導幼兒了。
三、幼兒園教師管理中采用激勵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合理地完善激勵制度,保障教師的生活質量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其精心呵護灌溉祖國的每一朵花朵,使其茁壯成長。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部分地區的幼兒教師工資水平并不樂觀。幼兒階段的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皆處于初淺水平,作為幼兒園的教師,其辛苦程度是不容置喙的[3]。因此,教育部門應科學合理地完善激勵制度,制定相對應的激勵方案,根據幼兒教師的工作完成目標情況來實行相應的獎勵政策,加大力度保障幼兒教師的生活質量,幫助其減輕一些經濟壓力,從而促使幼兒教師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之中去,且在建立了具體的激勵制度之后,亦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利于提整體的教學水平。除此之外,學校還應堅決杜絕幼兒教師群體中發展副業的現象,如做微商、做家教等,對于以上情況,學校部門應予以適當地處罰,讓幼兒教師專注于教學。
(二)建立幼兒教師的綜合考察制度,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感
幼兒教師的綜合考察制度是幼兒教師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內容,其能直接反應各教師之間的總體能力高低。根據綜合考察的數據反饋,學校應對分數較高的教師授予光榮的稱號,并且邀請“光榮”教師上臺進行演講,分享自己工作教學中的個人心得、經驗,在其收獲他人贊揚的同時幫助其他幼兒教師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綜合考察的方式來實現激勵制度,讓表現較好的幼兒教師帶動其他的教師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在齊頭并進、互幫互助、科學競爭的良好工作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責任感,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感[4]。
(三)激勵制度需合理化、規范化
激勵制度雖然能有效地推動幼兒教師之間的發展,但是園長在實行激勵制度的過程應注重制度的規范化、合理化,凡事把握好度,正所謂“物極必反”,若激勵制度的實施不得當,不僅不能為幼兒教師帶來正面影響,而且只會在幼兒教師群體中衍生出一股弄虛作假、應付了事的風氣。因此,管理者應根教師們的實際情況來實行激勵制度。而根據教師們實際情況,園長可以將激勵制度分為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物質層面可以通過設立“獎金制”來提高教師們對工作的完善度,對自我要求的不斷提高。而精神層面則是讓教師獲取歸屬感,通過與教師建立起心靈溝通,能及時有效地幫助教師進行心理疏導,激勵其重拾信心,收獲成功。
(四)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求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是艱巨復雜的,幼兒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多多少的難題,因此幼兒園的管理者們應提高做好管理方案,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通過多個途徑來解決事情[5]。而從大部分的突發事件來觀,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和幼兒園的個性有關,每位教師的都是獨特的個體,教師們處理事情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幼兒園的管理者們不應該抑制幼兒教師們的個性化發展,而是應提供給教師們個人成長發展的平臺,激勵教師的學習發展,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求。不可置否,激勵制度對幼兒教師的號召力是最強的,對此幼兒園應定期組織開展“座談會”,讓教師們都相聚在一起交流、分享、切磋,讓教師們根據自身的獨到見解對教學工作獻計獻策,并且通民主投票的方式推選出呼吁最高的計策。此種激勵模式不僅使教師們的個性化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亦能拓寬幼兒教師們的教學途徑。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師的管理是必須到位的,只有幼兒教師們得到良好的發展,才能保證幼兒的學習生活是健康且有潛力的,而激勵制度是當下幼兒教師管理中較有時效性與可行性的一種管理方式,幼兒園應充分利用教師管理中的激勵模式,滿足教師的發展需求,才能為幼兒健康成長、長遠發展奠基堅實的教育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星瀛. 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有效運用[J]. 黑龍江科學, 2020, 11(11):2.
[2] 周淑艷. 激勵策略在幼兒園教師管理中運用的研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8):1.
[3] 孫為為. 以構建成長型思維為載體提升幼兒教師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分享[J]. 幼兒100:教師版, 2020(4):6.
[4] 賴斯慧. 淺析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有效運用[J]. 新一代:理論版, 2019(11):2.
[5] 王亞莉, 劉世剛. 公辦幼兒園教師"星級管理"實踐與探索——基于"兩自一包"改革背景[J]. 現代教育, 20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