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雨晴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寫作需要更加富有創意。語文教學主要涉及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其中“寫”的方面最能展示出個體文化素養與知識程度。文章為單元目標“有創意的表達”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意寫作;教學研究
在初中作文教學期間,很多學生因為讀、寫基礎不牢,個性表達意識不強,或者未能將寫作關聯于生活,造成無話可寫,或者雖寫出卻欠缺創意的問題。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刺激學生有效達成創意寫作目標,更好地展示自我能力,建議教師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利用課內外閱讀,奠定創意寫作基礎
教師應當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留意關于閱讀方面的引導與幫助,以便在閱讀與欣賞經典作品時,可以發現自身的局限性,有效提升自我邏輯思維能力、創新創意水平。首先,教師應當在教學時滲透與作品有關的閱讀理念、閱讀方法,并使學生自然體會到閱讀理念、閱讀方法同寫作理念、寫作方法之間的傳承關系,讓閱讀的寫作基礎奠定功能得到體現。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鑒賞能力,選擇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外書籍,讓課程內外構建成為連貫的整體,共同服務于創意寫作的目標,保證學生從閱讀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務,最終實現從閱讀到寫作、從量變到質變的全面飛躍。僅以初中教材中的古典詩詞作品而論,教師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詩詞閱讀理念、分析方法的指導,將助力其深刻領會作品獨有的美學意蘊,并自然地將其中有價值的部分關聯于寫作要求,幫助完善作品的語言和結構,同時課外拓展部分又將進一步優化學生的作文完善效果。
二、利用個性化表達,接近創意寫作初衷
為了鼓勵學生積累與應用更多樣的語文素材,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自我角度出發進行獨立的表達,盡量規避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寫作習慣。在創作期間,這不僅僅是對自我素材積累工作的肯定,同樣也是對理性思考成果的表現。在具體的表達完成階段,教師應注意給學生以鼓勵,再次強調個性化表達方式的價值,避免對過于華麗語言的片面追求。舉例而言,有些學生在創作時,可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他人的寫作風格,像在學習過魯迅先生的作品之后,學生就有可能在作文中試圖應用“這一切也許都是錯的罷”,這樣的“魯迅”式句子。對初中生來講,模仿他人的寫作風格,可以對寫作效果起到一定改善作用,然而若只模仿其表、未深入其里,反而會讓作品既未能有大家風范,又失去自己的個性。教師應注意鼓勵和引導大家,使之勇于進行更具個性化的寫作,想寫什么便寫什么、想如何寫便如何寫,不需要過于刻意模仿他人的寫作手法,只要能夠將自己欲表達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說清楚,便可以宣告寫作成功,至于文采之華麗、技巧之嫻熟,則是更進一步的要求了。
三、利用發散性訓練,突破創意寫作瓶頸
為了突破學生的創意寫作瓶頸,培養其發散性思維,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持續增加練習的高度。例如《愚公移山》的重點在于使大家體會到主人公愚公征服大山的堅韌意志,旨在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挑戰和實踐的精神。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既可從傳統教學方法著眼,又可引導大家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站在另一側面重新解讀、解構作品,這將產生更為新穎的結論。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是否可以不用移山這種辦法,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是不是能夠用回避來解決呢?這樣學生會以辯證思維審視同一問題,而不再只局限于事情的單一視角。類似的發散性訓練形式,如果在日積月累的應用后,會讓學生產生凡事多發問、多思考的習慣,使其寫作創意不足的現狀得到改變,自然突破普遍存在的瓶頸問題,在寫作實踐中以不同角度展開分析與嘗試,獲得更大的創作成功。
四、利用生活化思考,展示創意寫作優勢
若想寫好一篇作文,僅僅有閱讀和表達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尤其是當提出創意寫作要求后,認真觀察生活,并從生活化角度展開思考,是一條必經之路。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擁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和廣度。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期間,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生活之中的各類問題,突出生活感受力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之前,收集與本次作文任務有關的生活材料,引導大家思考教材中的現象,了解別人怎樣看待這些現象、怎么針對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再比如,教師可以使學生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熱點,使之應用于寫作中,助力創意目標的實現。如教師可以引導大家思考如下生活問題: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很多人會購買月餅,探討此類生活場景背后所蘊含的豐富信息,包括月餅的象征意義;大家在中秋節吃月餅的文化心理、社會心理等,此種探討活動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為依托,以創意寫作的目標為導向,對應的寫作訓練活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五、利用名著閱讀,促進創意寫作
名著閱讀篇目中選讀的名著,我們如何“選讀”才能發揮更佳的閱讀和教學效果呢?基于“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應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寫作的創作成就和喜悅,進而激發學生自主閱讀創作的熱情,樂于創作表達。
《聊齋志異》是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借描繪狐仙鬼怪創造了一個詭異奇幻的世界,來反映人間百態,極具浪漫色彩。其中,許多篇目經過后人解讀,展開想象,拍成電影、電視劇,廣為流傳。初三學生要學習認識“戲劇”這一體裁,我們可以借助這部名著的選讀來進行小片段劇本的創作。
通過對比閱讀與分析,以及預選劇本創作篇目,下面就讓學生從小片段的劇本創作入手,在課堂上及時創作、交流,讓學生感受劇本創作的成就與喜悅。可以給出一兩個適合、易于改編創作的篇目,也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篇目,進行劇本小片段的創作交流。如選取《嶗山道士》的后半部分——學習、展示穿墻術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劇本的創作展示與交流,肯定很有趣。
六、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寫作教學指導工作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和深遠性并重的特點,然而在貌似無規律可循的教學中,又有一些可以把握的共同關鍵點,比如本文所提及的以閱讀和寫作技巧的掌握為基礎,以個性化和生活化表達為導向等策略,便是普遍的可行方案,這對于學生的創意寫作,以及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都有較大幫助。
參考文獻:
[1]生活化的小學寫作教學實踐[J].王秀菊.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8).
[2]基于“智立方智慧課堂”的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實踐探索——以《兒童詩寫作指導課》為例[J].劉敏麗.教育信息技術.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