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然
摘要:游戲材料不僅是大班兒童科學活動區游戲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大班兒童游戲的重要工具。只有將游戲材料科學、合理地投入到大班科學活動區材料游戲中,才能更好地保證大班兒童游戲的順利開展。但大班幼兒教師在材料投放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材料來源,投放主體,投放材料的目的性方面都存在著問題?;谶@些問題,如何讓更多幼兒教師能在大班科學活動中更合理的投放材料,筆者在對艾樂幼兒園進行調查后,提出具有科學性的建議。
關鍵詞:科學活動區;材料投放;大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1]與小班和中班幼兒相比,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形象思維也在迅速發展。科學活動區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有助于滿足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養成科學素養。作為大班幼兒探索性活動類型的科學區,在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形象思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大班科學活動區的材料是連接教師與幼兒的紐帶。材料投放在科學活動區中具有關鍵的作用。在科學區中,老師投放材料的性質、以何種形式投放都非常重要。
活動區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形式,材料投放成為教師的重要專業技能,[2]但教師進行材料投放的依據是什么,在進行材料投放時是隨意而為還是有據可循?
1. 艾樂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區材料投放現狀
為了更好地掌握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區材料投放現狀,本研究以嵩明縣艾樂幼兒園的大班科學教學活動中的材料投放行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觀察、問卷等調查方法對嵩明縣艾樂幼兒園的大班幼兒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結果如下:
1.1艾樂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區開展現狀
從表1至表2可見,絕大多數教師對科學區游戲的必要性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在班級區角活動中應該設立科學區;有44.3%的教師固定不動時間進行科學區游戲,可是也是有許多教師沒有分配科學區游戲時間??梢?,對于科學區游戲,大部分教師還是給予高度肯定的,但是還是有部分教師認識不夠到位。
1.2艾樂幼兒園大班科學區材料投放主體現狀
從表3可見,絕大多數材料都是由教師投放的,教師在整個材料投放的過程中占主導權,幼兒的參與性嚴重不足。在向在其中一些教師掌握狀況后獲知,教師未能掌握大班幼兒的特點,不敢放手。盡管絕大多數教師認同材料的投放應加強幼兒的參與,可是她們也存有一些顧慮,例如擔憂幼兒缺乏投放經驗,幼兒投放材料是否安全等。
1.3科學區材料投放的順序
筆者統計了20名老師的材料投放順序,結果如下:
由表4可見,教師在大班科學教學活動中對于材料投放順序策略多為一次性全部投放,根據幼兒的差異性投放的教師很少,這說明教師在投放過程中沒有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材料投放過程中主觀性很強。
2.艾樂幼兒園大班科學區中材料投放的改進措施
2.1材料的投放應更具科學性和生活性
大部分老師依據本身工作經驗或幼兒園機構溝通交流投放材料,欠缺合理性。投放的材料要體現科學活動的科學性,引導性。材料的投放還應依據幼兒的生理學、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例如適時地投放適度及適當的材料,除了準確把握班內及園內的可利用資源外,還要借助家庭及社區的各種材料,這樣既能夠防止科學區游戲材料的單一性,又可以提升幼兒的興趣愛好,達到幼兒的需要。
科學區教學活動除了教室之外,還可以把孩子帶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開展活動,這些都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的“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1]因此科學區提供的材料應更趨向于日常生活,涉及的范圍應更廣泛,生活中有很多變廢為寶的物品。生活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可以讓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與開闊,讓幼兒在生活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真正做到“在做中學”,從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2.2教師應勇于放手,鼓勵幼兒參與到材料投放中來
在傳統的幼兒園科學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占主導作用,教學活動具有強烈的預設性,材料投放趨于形式化和流程化。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沒有準確把握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二是教師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墨守成規,不敢放手。長期以往,導致幼兒的創造力被壓抑,幼兒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該多給幼兒選擇的權利,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材料投放中來,并且鼓勵學生參與到簡單材料的制作中來,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
2.3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
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區域活動中,在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材料投放的過程中,要注意投放材料的層次性。幼兒按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操作材料,使活動更具有層次性。如活動《測量斜坡的高度》中,個別能力強的孩子游戲成功后,教師可再提出另一個問題:如果兩個不同高度的斜坡,用兩個一樣的物體同時下滑,哪個球先從斜坡上滑下來?這對孩子又是一次提高,又是一次挑戰。其次,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供不同的材料,提供不同的活動方式,讓不同的學生在有層次的學習活動中,獲得不同的能力的提高。最后,科學區域活動應具有針對性,根據不同大班幼兒的特點,使幼兒更大程度地發揮自主探索的潛能。大班幼兒的特點是知識經驗較為豐富,所需的多是一些富有創造性的或者能一物多用的材料,比如樹葉、木棒、包裝盒等。
3.結論
本文以艾樂幼兒園為調研點,運用觀察法和問卷法,對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區材料投放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進措施。筆者認為幼兒園教師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而幼兒園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希望相關的改進措施能夠幫助大班幼兒園教師對材料投放有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黃瓊,對區角活動的性質、功能及指導方法的再認識[J].學前教育研究,2001(3):145-149
[3]凌云國.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的定位及設置構想[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4):151-153
[4] 凌云國.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程的定位及設置構想[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