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華
摘要:有關美術藝術的教育教學已經成為幼兒園教學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增強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一步地陶冶幼兒的情操。在傳統的美術藝術教育中,幼兒教師缺乏對于幼兒美術素養以及美術認知能力的培養,因此幼兒園需要對美術藝術教育做出創新。本文從此出發,對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將民間藝術資源應用到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學;民間藝術
引言
幼兒園教育作為兒童教育的基礎,在整體國民教育的架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而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傳承中,民間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等元素,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民間藝術資源是長期以來,勞動人民以自身的生活為基礎,以對自然美、藝術美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為發展方向,而逐漸形成的民間藝術模式。傳承幾千年的民間藝術,在發展過程中誕生了瓷器、剪紙、竹編、木器等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藝術資源。而將這些資源應用到幼兒園美術教育中,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園美術教學內容,還能讓民間藝術得到更好傳承。此教育理念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幼兒的藝術修養以及幫助、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有計劃、有目標地將民間藝術資源應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對當前的幼兒教育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促進作用。
1幼兒園美術教育應用民間藝術資源的作用分析
民間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和歷史等方面的現實載體,更是數千年來,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智慧的結晶。民間藝術來自民間,來自人們日常的生活,歷經千年,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藝術活力。例如剪紙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紙張出現之前。本質上是通過在薄片上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其載體可以是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藝術的出現、發展與普及。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此,剪紙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但也應看到,剪紙藝術現在也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境地。因此,將剪紙藝術應用到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讓幼兒接觸和認識到剪紙藝術的魅力,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對剪紙藝術的興趣,推動剪紙藝術的傳承,還能有效推動民間藝術的廣泛傳播。
2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應用
2.1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將民間藝術資源應用到美術教學中
為了有效將民間藝術資源應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必須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提高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我國民間藝術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為了有效地運用這些優勢,就需要教師對這些資源進行廣泛和深入的了解和開發。教師在教學時應利用短視頻、多媒體、書籍等媒介,讓幼兒對不同的民間藝術有全面的認識,再在實際的教學中,讓幼兒通過一些實踐,親身體會到這些民間藝術的美妙之處。例如: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教師就可以先通過視頻讓孩子們了解這些節日的來歷,以及在節日時需要做些什么,如告訴孩子們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粽子是怎么做的,冬至為什么吃餃子等等,再組織包餃子活動,讓幼兒在實際活動中了解餃子到底是怎么做的。通過了解這些不同節日的風俗習慣,幼兒能夠明白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風俗習性。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廣泛利用幼兒園的區域的邊邊角角,設立一些年畫區域、風箏區域等和民間藝術相關的主題區域,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民間藝術。所以,教師只要肯靜下心,認真鉆研,在美術課課內及課外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資源和形式,讓民間藝術通過美術教學,深入到幼兒的心靈中。
2.2挖掘藝術資源實現藝術培養
想要將本民間藝術文化更好地落實在幼兒教育中,就需要進一步開發民間美術資源,將這些資源有效地應用于幼兒教育的各個環節,以此實現幼兒美術素養培育。民間藝術資源的運用主要可以應用于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可以將這些資源應用于主題活動教學中,在幼兒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模式就是通過教學活動的展開實現幼兒的基本素質培育。而不同教學活動的主題對于幼兒的素質培育方向也不同,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教師需要根據民間藝術文化確定對應主題的教學活動,然后開展課程設計,分析應當如何展開主題活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民間藝術以達到提升幼兒藝術素養的目的。其次,教師可以在區域活動中應用民間藝術資源。幼兒園內部可以劃分出固定的區域以供幼兒創造和思考,而對于區域活動的民間藝術資源運用也可以有效地結合這片區域對幼兒進行培養。在區域當中擺放出適當的作品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同時根據幼兒年齡和動手能力的不同也需要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如果將大班、中班和小班混合在一起,很容易會導致小班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很難確立自己的藝術自信,導致喪失了藝術創作的自信心,幼兒也會逐漸對藝術創作產生抵觸心理。
結束語
幼兒教育的目標就是有效提高幼兒動手、創造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美術教學中,通過色彩、圖像等藝術形象的構建,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教育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我國的民間藝術資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在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方面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麗萍.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具體應用[J].河南教育,2017,(04).
[2]謝玉清.如何將民間藝術資源應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中[J].教學導刊,2018,(03).
[3]劉曉梅.民間藝術資源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結合探討[J].幼兒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