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玲
摘要:語文課是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在高職院校各專業課程結構中占了一席之位。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對于課堂理論文化知識學習興趣不夠強烈,而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工具性同時也有人文性,恰當的語文教學策略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審美能力,對于涵養學生工匠精神夯實人才培養基礎能夠起到明顯助推作用。本人就如何提高高職語文教學質量,選取合適策略路徑做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高職語文 教學策略
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也是一門實用工具,在新時代大發展背景下對未來職業大軍的素質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學好語文,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調動他們的興趣,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明確學習的目的,學習語文可以陶冶個人情操,提升自身修養,培養健康審美情緒,樹立正確審美觀念。引導學生認識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并非只是把專業知識學好就行,只強調規矩性質機械生產是粗糙的,沒有靈魂的作品是無趣的,是不完美的,學好語文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幫助學生成為受社會歡迎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為高職語文教師,我們要改進教學方法手段,修正一些傳統教學方法的固定模式套路,避免枯燥單調且缺乏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毫無興趣。
二、語文新課標中探究性學習的含義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往及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培養能力與知識傳授之間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質疑和探究,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而探究性學習則是以探究這種活動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梢姡骄啃詫W習是滿足語文新課標要求,能夠集教師積極引導和學生主動探究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一方面,探究性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其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探究性學習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掌握得到加深,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廣泛地掌握相關語文技能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另一方面,探究性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符合新課程標準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四、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1.營造探究性學習的氛圍。“學貴有疑”,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能發現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是完成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關鍵。而且問題作為探究性學習的重要載體,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要營造探究性學習氛圍,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通過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不僅敢問,而且敢想敢說敢做,敢于創造。
2.創造探究性學習的情境。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是人文內涵和語言文字的有效結合,因此,中職院校語文課程的探究內容非常豐富,而且探究的過程是講究情感的投入和發展的。所以,只有科學合理地創造探究性學習情境,才能更好地確保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實施。首先,教師可以借助虛擬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讓學生在理解、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人為地再現文章意境,利用語言文字,聲情并茂地虛擬情境,使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另外,考慮到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呈現文本內容上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媒體創設生動直觀的現實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更好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3.協作交流。本環節是與前面的自主探究環節緊密相連的。學生只有在經過了認真的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后,才可能進入高質量的協作交流階段。也就是說,協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之上,才能為學生提供思路交流、觀點碰撞、成果分享的平臺。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起到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
4.點播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方法是行動的指南,方法科學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探究性學習同樣如此。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還應該給學生點播探究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習語文的科學方法和技巧,從而不斷提高其語文素養。閱讀作為學習語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只有與文本發生深層次的信息交流的閱讀才是最好的語文探究性學習方法,而個性化閱讀探究方法和比較閱讀探究方法等就是實現以上學習效果的最好方法。
探究性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較深入地達到對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有利于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即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此過程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同時還需要有教師方面的引導、幫助與支持。
五、語文教學講求職業性
有過多年一線教學經歷的同事都有一種感覺,就是有些高職語文教材內容陳舊,實用性不夠,編寫思路沒有針對高職語文教學的特殊性進行個性化編寫,通常是太突出文學賞析等方面,對實踐運用幫助不大。我們所從事的教育它是“應用型”教育,不是“學術研究型”,與本科教學選用的大學語文教材應該是有所區分的。我們面對的學生將來會走上各個職業崗位,因此在教學方法手段選取上應該多些選擇,少些“研究型”、“賞析型”的內容,著重突出實用性,講的是夠用好用,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用教學內容也不盡相同。其次是教學用內容要專業化??鬃诱f過教育學生必須“因材施教”,面對專業背景不同學生教法也要靈活改變。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文章突岀針對性。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因為他們是師范專業,以后面對的都是些小朋友,應該多選取一些詞句優美、富有美感的內容,同時可補充一些有關古代 的音樂知識方面的文章,用以陶冶情操。如對園林設計專業學生來說可選用李漁《閑情偶寄》,再增加一些園林方面的文章,增加學生的審美層次,在未來設計工作中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等等,諸如此類的方法若都能付諸實施,那么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的專業特色在教學內容上就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既能夠學到實用技能,又可以陶冶情操,學習興趣必然會被調動起來,課堂互動也會活躍起來,最終教學效果也不會讓我們失望。其次是教學內容要彰顯“職業性”,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要求語文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專業特點,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強調不同教學重點。如在師范類專業就要把教學方法手段、書法口才等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對市場營銷專業、旅游等專業則更加強調口才溝通能力訓練放在重要位置。最后是要高度重視應用文寫作教學。由于高職學生文化素質不高,外加平時缺乏嚴格的訓練,很多學生在實際寫作就有中“擠牙膏”的感覺,連請假條都不寫不好的情況比比皆是,更不說寫其他文章,這樣的情況一旦帶入社會就業,這些學生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職業社會環境中脫穎而出的,因此我們在日常高職語文教學就要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扎實開展這寫作的訓練,讓學生會寫求職信、應聘書、計劃、總結、通知、報告、請示、函等,保證學生語文應用能力達標。
綜上所述,高職語文課程的內容其實非常豐富,認真研究起來絕不會有枯燥之感。因為學生素質不同和將來就業走向的差別也為我們研究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多可能,對于如何提高學生語文能力,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實現語文教學的實效性與職業性更好地結合,是我們每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彭玉玲;馮家強.?理工類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職業技術教育學,2009-04.
2于飛.?理工類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成人教育學,2012-02.
3盧芳.?高職語文教學改革實踐探究.教育學,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