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裝飾繪畫有別于寫實繪畫,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裝飾繪畫的創意表現更加關注,文章中作者列舉了一些自己從實踐中總結的裝飾繪畫創意表現手法與原則,并對這些手法與原則進行了簡要地分析、論述。
關鍵詞:裝飾繪畫;創意表現;手法;原則
一、裝飾繪畫概述
裝飾繪畫顧名思義與普通的繪畫相比更加強調繪畫作品的裝飾性。雖然“裝飾繪畫”一詞是近代西方傳入的舶來品,但是不可否定繪畫的早期就具有為裝飾服務的功能,無論是繪畫作品中的動物還是人物都具有非常顯著的裝飾性,中國的繪畫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巖畫和原始陶器表面紋樣,可以說中國早期的繪畫就是裝飾繪畫。進入近現代以來西方寫實繪畫傳入中國,中國才真正出現了描繪、寫實的繪畫作品,即便是這樣的寫實繪畫也沒有完全脫離作者主觀修飾的創作技法和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環境變得豐富多彩,裝飾繪畫的種類與形式變的紛繁,美化他物的功能也日益突出。一大批富有創造力的裝飾繪畫畫家,創作出屬于自己風格的優異作品。
二、裝飾繪畫中的創意表現手法
2.1、簡化與夸張
寫實繪畫作者力求用最細致的筆觸“雕琢打磨”出最真實的繪畫對象,再現現實是他們最高的追求。如果讓他們畫一朵荷花,他們會忠實于這朵荷花本來的瓣數,本來的顏色變化,甚至是細致地刻畫出花瓣的脈絡、蟲洞。而裝飾繪畫作者則更會講求剝離荷花的原身樣子,在組成這朵荷花的眾多元素中覓得最能代表它的重要部分,并把這一重要部分加以利用,這樣便是避繁就簡。荷花的簡化,不但保留了荷花本來的形態特征還保留了荷花所具有的廉潔、淡雅的意蘊,既省去了現實中荷花較為復雜的細部,而且又可以使繪畫出的荷花更加具有裝飾美感,不奪裝飾主體風采。夸張是裝飾繪畫中最常用的創意表現方法,在裝飾繪畫中運用夸張的手法放大或者縮小,拉長或者變窄,加密或者增疏等都可以使裝飾繪畫得到意想不到的繪畫效果。工藝美術運動中威廉莫里斯設計的壁毯可以算作是“沒有筆觸的裝飾繪畫”,他巧妙的概括了自然中花本來的樣子,大量采用植物彎曲線條,有意地放大花瓣部分而縮小了葉子的大小,這樣便使得他的壁毯更加具有活力與裝飾特征。
2.2解構與重組
解構與重組是藝術創作的常用方法,在裝飾繪畫創意表現中把古至今中外優秀的裝飾繪畫作品或者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作為對象,根據裝飾繪畫題材、目的等需要,進行符號意義的分解,分解成紋樣、造型、寓意、線條、色彩之類的,使這些作為符號儲備,等待在裝飾繪畫創作中重組。裝飾繪畫的創作有了這些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或優秀的藝術語言的符號,就很有可能受到裝飾繪畫家們和普通觀眾的普遍認同與喜愛。此外對繪畫題材原結構的解體還原成每個局部,并進行重新組合構建出完全不同的題材結構,也是裝飾繪畫中另一種意義的解構與重組。這是一種考驗裝飾繪畫作者是否具有發散思維和打破傳統局限思想,運用不同色彩的裝飾繪畫創意表現。歷史上畢加索是運用解構與重組的繪畫大師,在他的作品《朵拉·瑪爾肖像》中,畢加索有意將情人朵拉·瑪爾側面的臉放在正面的身體上,五官的錯位與正側不分反而立體完整的呈現了朵拉·瑪爾那較好的面容。裝飾繪畫中運用解構與重組,符合新美學與新藝術的繪畫角度與理解解讀。
2.3、科技與藝術
大連工業大學教授、畫家任戩老師在2019年10月17日于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為研究生做了一場藝術精品講座——“藝術的未來”。講座中任戩以當下世界生物藝術設計案例講述了新藝術設計的走向。雖然任戩指明的是未來藝術設計的走向,但是在裝飾繪畫創意表現手法上又何嘗不是一種啟迪。科學技術自發展以來便是作為工具化和實用化的,生物技術可以為生物題材的裝飾繪畫提供先進的科研成果與技術手段,裝飾繪畫家也可以通過這些發現與技術發明,去繪畫表現關于生命的主題。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作為在中國剛剛嶄露頭角的命題,如果可以在裝飾繪畫創意手法表現中得以大量實踐,我想將會給裝飾繪畫界帶來一次革新,更是拓展了裝飾繪畫家表現創意、表達理念的視角方法。
三、裝飾繪畫創意表現原則
3.1 和諧統一原則
裝飾繪畫無論運用何種創意表現手法都不應違背裝飾他物的這一根本屬性。因此這就要求裝飾繪畫達到和諧統一的原則,這既是對裝飾繪畫本身的畫面效果的要求,也是對裝飾繪畫與所裝飾的物品、空間關系的要求。對于裝飾繪畫本身,如果達不到畫面的和諧統一而讓人感到突兀與刺眼其本身就喪失了裝飾韻味,不應該再劃入裝飾繪畫類別。對于裝飾繪畫與其所要裝飾的物品、空間的和諧統一,這便需要裝飾繪畫作者在創作中綜合考慮達到裝飾最好效果的綜合因素。如裝飾繪畫所采用的材料、色彩是否能夠與所裝飾的物品和空間達到和諧與共生;裝飾繪畫的大小、文化內涵、藝術風格是否與所裝飾的物品與空間達到契合統一等等。
3.2 藝術性與多元化原則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化普遍性的裝飾繪畫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審美與裝飾需求。特別是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年青人的審美趣味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裝飾繪畫作者在創意表現中要保證作品具有恰當的審美特征與較高的藝術品位。裝飾繪畫所承載的裝飾內涵將不僅僅是其外在的形式,還應具有彰顯使用者文化品位、物品韻味、空間格調定位的作用。繪畫作者對裝飾繪畫的藝術性拿捏應該符合時代大環境中形成的共同美感。此外人們的文化修養有高有低對裝飾繪畫的審美體驗有深有淺,裝飾繪畫想要獲得更多人的關注與接受,還應符合多元化的原則。在當今時代藝術形式的表示也是乘著多元化的方式去走向,越來越多的作品在形式上并不僅僅只停留于一種方式,而是多種媒介的綜合表現,而裝飾繪畫的形式也在逐漸豐富,從二維的、平面的角度向多維的、立體的角度去發展。
四、結語
裝飾繪畫作為長久以來人們最為喜歡的繪畫類型,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其創作中更加強調畫家的創意表現。在創作中運用得當的創意表現手法,創作作品符合相應的創意表現原則將會更有利于裝飾繪畫的創新與推廣。文章中是作者結合自身實踐總結的一些規律,希望可以幫助裝飾繪畫畫家日后的藝術創作。同時也希望隨著時代的發展裝飾繪畫的理論研究可以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更好的順應社會潮流。
參考文獻:
[1]周勝,現代設計藝術原則芻議[J],美術觀察,2015(10),第130頁.
[2]李富娜 楊林偉,裝飾藝術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第105-106頁.
作者簡介:
于召法(1997.01—),男,漢族,籍貫:山東日照人,東北大學藝術學院,20級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