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菊 陳丹 俞建松 陳璐



[摘要] 目的 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影響因素。 方法 選擇2020年6—10月在浙江省臺州醫院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為調查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體動靜脈內瘺作為透析通路。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記錄患者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因素。 結果 (1)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良好組受教育年限長于自我管理差組(P<0.05);居住在農村、人均月收入<2000元/月、有合并癥、社會支持欠佳、高水平疾病不確定感、消極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低的患者自我管理差(P<0.05)。(2)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年限≥13年、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社會支持良好、積極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非常滿意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保護因素,而有合并癥、居住在農村、高水平疾病不確定感是危險因素(P<0.05)。 結論 受教育年限、人均月收入、合并癥、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強相關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關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69?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2)02-0100-04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FENG Wenju1? ?CHEN Dan1? ?YU Jiansong2? ?CHEN Lu3
1.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used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s the dialysis access. The self-management scal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record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Results (1)Single-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ood self-management group had longer years of education than the poor self-management group (P<0.05). Patients living in rural areas, with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2000 yuan/month, comorbidities, poor social support, and high levels of disease uncertainty, negative coping styles, and low life satisfaction had poor self-management (P<0.05). (2)Multi-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ducation years ≥13 years,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5000 yuan/month, good social support, active coping styl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s very satisfied wer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ile comorbidities, living in rural areas, and high levels of disease uncertainty were risk factors (P<0.05). Conclusion Education years, income, comorbidities, social support, disease uncertainty, coping styl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clinical practice should be based on patients′ specific circumstances, strengthen relevant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Key words]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Self-manag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血管通路的作用是為體外循環提供充分的血流動力,為血液凈化治療提供前提條件,包括臨時性血管通路、半永久性血管通路、永久性血管通路。自體動靜脈內瘺屬于永久性血管通路,是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常用通路之一,自體動靜脈內瘺是通過手術在皮下將距離相近的某一動脈和淺靜脈血管聯通,人工形成體內動靜脈間直通管道,目的在于一方面利用靜脈便于穿刺的優點,另一方面通過直接供血使表淺靜脈血流量增大到治療所需[1-2]。自體動靜脈內瘺具有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的優點,但其需要長時間“成熟”期才能使用,另外其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3]。本研究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6—10月在浙江省臺州醫院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4]:①年齡≥18周歲;②均為自體動靜脈內瘺為透析通路;③語言功能正常;④聽力正常;⑤認知功能正常;⑥無其他系統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⑦無神經系統或精神系統疾病病史;⑧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4]:合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惡性腫瘤、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并發癥者。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38~79歲,平均(53.1±13.8)歲。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1)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5]評價自我管理能力,該量表共4個維度(問題解決、執行自我護理、伙伴關系、情緒處理),20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法評分,根據頻率評1~4分,總分20~80分,自我管理能力與得分呈正比。以得分≤47分為自我管理能力差[6]。(2)記錄患者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職業、婚姻等,受教育年限,醫療付費方式,月均收入,合并癥,家族史,病程,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疾病不確定感,自我效能感,生活滿意度。①社會支持評價量表[7]。主觀支持(4個條目)、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條目)、客觀支持(3個條目);總分為10個條目之和;總分≥40分為社會支持良好。②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8]評價應對方式。共有20個項目,不采取為0分,偶爾采取為1分,有時采取為2分,經常采取為3分;1~12條目為積極應對維度條目,13~20條目為消極應對維度條目;應對傾向為積極應對標準分與消極應對標準分的差,正值為積極應對,負值為消極應對。③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9]評價患者自我效能感。共有10個條目,Likert 4級評價,10~40分,分數越高則自我效能感越強。④疾病不確定感量表[10]評價患者不確定感。包括不明確、復雜性、信息缺乏、不可預測性4個維度,33個問題,Likert 5級評分法,3.0~79.3分為低水平不確定感組16例,79.4~124.7分為中等水平不確定組50例,124.8~165.0分為高水平不確定感組34例。⑤采用自制的生活滿意度量表評價患者生活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為差異有極其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單因素分析
100例患者中38例患者得分≤47分為自我管理能力差組,62例得分>47分為自我管理良好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良好組受教育年限長于自我管理差組(P<0.001);居住在農村、人均月收入<2000元/月、有合并癥、社會支持欠佳、高水平疾病不確定感、消極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低的患者自我管理差(P<0.001,P<0.05)。見表1。
2.2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年限≥13年、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社會支持良好、積極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非常滿意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保護因素,而有合并癥、居住在農村、高水平疾病不確定感是危險因素(P<0.05)。因變量與自變量賦值見表2,多因素分析結果見表3。
3 討論
終末期腎臟疾病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目標是調節患者身體狀態,防治遠期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選擇、建立、維護血管通路,處理并發癥,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有移植物內瘺、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動靜脈內瘺。一般臨床上認為,只要患者條件允許,應首先動靜脈瘺血管通路。自體動靜脈內瘺的壽命時間長,內瘺血栓形成率低,內瘺感染發生率低[11]。但動靜脈內瘺仍然會出現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動脈瘤、靜脈高壓征、心力衰竭、感染、缺血綜合征等并發癥[12]。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觀能動性按照社會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轉化控制的能力[13]。受教育者首先要進行自我評估,自我檢測,了解自己,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先管理自己,然后不斷完善,達到有效管理,保持最佳狀態,包括健康、熟練、行動、認知,甚至可幫助他人進行自我管理。近年來關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相關的研究角度,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對患者病情的影響及影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因素。饒悅等[14]的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人格特征與睡眠質量中有中介效應,也就是說人格特征可能通過自我管理能力影響睡眠質量。杜密等[15]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感受負擔密切相關,而患者的經濟負擔、配偶狀況、心功能分級、情感負擔、身體負擔等都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因素。鐘小芳[16]研究指出,宮頸癌患者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及復發恐懼均有密切的關系,積極的應對方式、良好的社會支持與自我管理行為呈正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受教育年限≥13年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保護因素,提示受教育時間長,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人均月收入(>5000元/月)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保護因素,提示收入越高的患者普遍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與杜密等[15]的研究結果相似,經濟負擔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因素。居住地農村是自我管理水平的高危因素,這可能與農村地區整體教育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有關。有合并癥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相對較差。合并癥越多,患者整體健康水平越差,自我管理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社會支持良好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保護因素。社會支持是指一定社會網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的行為總和[17]。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受到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兩者負相關。患者缺乏相關信息,無法對所發生的事情進行定義、預測,就會產生不確定感。吳洪[18]的研究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整體處于中等水平,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確定感,患者的感受負擔水平與疾病不確定感呈正相關的關系,而與社會支持之間負相關。應對方式也是影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因素,積極的應對方式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更高[19-20]。患者的應對方式更積極,也會積極搜集相關信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存質量。同時生活滿意度高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也強。對生活的滿意度與自我管理水平形成良性循環。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也期待通過收集資料、臨床試驗,分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受教育年限、人均月收入、合并癥、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強相關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厲淑榮.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延遲建立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2] 邱樂樂,王建榮,馮哲,等.自體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的預防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0):191,193.
[3] 李靜靜.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前及術后1天超聲檢測指標與內瘺成熟的相關性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0.
[4] 劉小娟.動機性訪談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研究[D].承德:承德醫學院,2019.
[5] 李慧,曹迎東,姜亞芳,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引進及信效度檢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1392-1395.
[6] 馬芳琴,薛小玲,徐琴娟,等.內地版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 19(29):3633-3635.
[7]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27-131.
[8] 方菁,王雅婷,肖水源,等.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26(5):905-909.
[9] Luszczynska A,Scholz U,Schwarzer R.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Multicultural validation studies[J]. J Psychol, 2005,139(5):439-457.
[10] 葉增杰,佘穎,梁木子,等.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訂及其在中國惡性腫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9):1091-1097.
[11] 周喜田,張喜成,劉海日,等.自體動靜脈內瘺狹窄的防治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20,19(4):250-252.
[12] 盧松芳,陳靖,馬鵬躍,等.超聲引導下二次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治療動靜脈內瘺術后再狹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20,60(20):55-57.
[13] 肖雪春.授權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0,41(5):1258-1260.
[14] 饒悅,莫祖娥,姜振英,等.高血壓患者心理靈活性、自我管理在人格特征與睡眠質量中的中介效應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20,37(2):256-258,261.
[15] 杜密,曹琳,馬紅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感受負擔的相關性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7):989-991.
[16] 鐘小芳.宮頸癌患者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自我管理行為及復發恐懼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20,38(5):66-68,72.
[17] 陳容,趙旭.21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支持度調查[J].現代臨床醫學,2020,46(2):126-128.
[18] 吳洪.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疾病不確定感以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D].瀘州:西南醫科大學,2020.
[19] 許鳳秀.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感知控制、應對方式及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9.
[20] 邢麗華,鄒其云,陳傳波,等.同伴支持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營養認知、自我管理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0,49(12):2055-2059.
(收稿日期: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