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杰 聶 蓉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是職業教育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的應然要求與創新[1]。 “雙高計劃”提出要加強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治理深度融合,在“雙高計劃”引領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與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推動職業教育專業及專業群高水平、有特色地建設與發展[2]。 在這種背景下,思考和探索如何在“雙高計劃”引領下開展資源庫的建設變得富有意義。
自2010年資源庫建設正式啟動以來,1300 余所職業院校、80 余個行業組織的3000 多家企業深度參與其中[3]。 軌道交通行業目前已立項相關國家級資源庫8 項,立項建設的省級、校級軌道資源庫有20 多項。軌道交通類資源庫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廣大用戶也發現, 在使用非本校牽頭建設的資源庫資源時,學生用戶很難利用資源庫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教師用戶能夠直接借用來進行教學的資源也不多。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是期望各院校、企業能夠實現共建共享原則的, 但是目前所建設的資源庫,都只是在一定區域或者項目聯建校企之間實現共建共享,其范圍非常有限。 這就出現了多個不同地區的院校建設相似的資源庫,相近專業的資源庫多次建設相同的課程,而部分有需求但是非核心課程卻沒有任何資源庫建設的現象。
對于軌道交通類資源庫, 由于設備結構原理復雜,很多知識抽象難懂,企業大部分涉及保密,資料公開的很少,在教學資源建設時,難度很大,各資源庫建設院校只能選擇集中力量建設一些重要的、有基礎的課程, 而不同的軌道交通類院校在資源庫建設時,往往采用的是相同的建設渠道,純自主研發的教學資源較少,這更加劇了資源的集中和重復。
近年來,在軌道交通類資源庫的建設中,都還是由院校主導,企業參與,但是參建的企業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投入資源不多,支持力度不夠。 各職業院校在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工作中雖然進行了較大的資金投入,但是由于軌道交通行業的特殊性,目前的投入還無法滿足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的實際需求。 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材料、設備等各類物價都在不斷上漲,建設教學資源庫的成本也在大幅上漲,導致高校建設教學資源庫的壓力越來越大[4];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資源庫建設的資源對于企業員工培訓和企業發展的作用不明顯,企業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參與資源庫建設的企業很多是中小企業,而擁有完整培訓體系的大型軌道交通制造和運用企業在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中參與度反而較低。
課程體系是雙高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優質課程建設的前提條件,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鐵道機車專業群構建了“大(復合能力)—中(項目/課程)—小(任務)—微(知識/技能點)”四層模塊嵌套的全模塊化知識技能課程體系,通過四層模塊嵌套的全模塊化知能課程體系設計,實現通用基礎、崗位核心、職業綜合3 層次能力提升的同時, 還可根據不同技能等級證書的能力需求, 動態組合各級各類模塊開展教學和培訓,打通群內專業界限,實現專業主、輔修融通,一專多能。
基于專業群的課程體系,系統規劃設計“底層基礎—中層主體—兩翼支撐—頂層運用”的結構化模塊化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總體框架。 底層以智慧教學管理平臺為基礎,中層依據“大—中—小—微”四層模塊嵌套課程體系,主體建設模塊化育訓課程庫,開發標準庫;兩翼建設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模擬駕駛、模擬檢修體驗館、數字博覽館及鐵路精神素質教育館,作為課程教、學、練和素質培養的有效支撐;頂層設計智慧“教—學地圖”,為教師、學生、企業員工、社會人員等用戶提供智能導航、個性化助學。 鐵道機車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框架如圖1 所示,鐵道機車專業教學資源庫框架圖如圖2 所示。

圖1 鐵道機車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框架

圖2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資源庫框架圖
基于高水平專業群四層嵌套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由“大—中—小—微”自頂向下進行模塊系統設計與資源建設。 針對復合能力大模塊,分析構建職業能力素質模型,建設電客列車駕駛、動車組檢修等崗位能力資源包;針對課程中模塊,收集整合課程所對應企業崗位的作業手冊、工藝規程、操作指南等技術文件,制定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評價方案、試卷等教學文件,編制學習手冊、學習指南等學習文件;對項目(課程)所面向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形成任務小模塊,設計電子教案、任務工單、引導文、作業指導書、任務練習題、測試題等資源;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解,形成知識/技能點小模塊,設計微課、微視頻、微課件、微討論、微講義等資源,形成若干個微課資源包。 系統開發專業群模塊化課程,形成與課程體系相匹配的模塊化課程庫,教師及培訓師可以利用資源庫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靈活組課,提高資源庫應用普適性。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資源庫模塊化課程資源建設思路圖如圖3 所示。

圖3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資源庫模塊化課程資源建設思路圖
在組建跨區域項目團隊的過程中, 要聚集行業、企業及職業院校專家參與資源庫建設,特別要選擇與那些專業領域相關的全國性行業和先進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合作,項目團隊要匯聚行業產業一流團隊和一流資源。 伴隨“雙高計劃”的推進,校企人員雙向兼職制度得到落實,院士工作站、大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大量建設,將軌道交通行業的頂級專家、技術能手都凝聚起來,為資源庫建設組建校企精英建設團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5]。
同時, 資源庫建設作為雙高校建設的任務之一,肩負了資源庫建設項目和雙高建設項目的雙重責任,同時,資源庫也是學校服務企業的平臺,在“雙高計劃”引領下,校企多方的參與使得資源庫建設保障機制進一步得到完善。
資源庫建設已經經歷了多年的實踐,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設了很多優秀的成果,軌道交通類資源庫相對其他普通專業資源庫,建設難度較大,目前有多個國家級、省級軌道交通類資源庫項目在建,在雙高建設背景下,依托雙高專業群建設,軌道交通類資源庫可以優化課程體系, 組建更加強大的建設團隊,將資源庫項目建設得更好。 如何充分地發揮高水平專業群的優勢來建設資源庫,同時利用資源庫來支撐專業群的建設,這些還需要人們更深度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