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樓
談到冬天,我們眼前呈現的往往是白雪皚皚、寒風瑟瑟,無形之中增添了一絲悲涼之感。從《濟南的冬天》中,我們能夠感受作者描繪的一幅冬天的勝景圖,感受其藝術特色。本文從文字、修辭、情感三個角度入手,解析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感受冬天的溫情。
《濟南的冬天》文字運用精妙,語言清新樸實。在眾多文字的堆砌下,將冬天的濟南比作一座陽光小城,娓娓道來,不矯飾。特別是在雪的相關描寫中,同樣是雪,其落在不同的地方,描述詞也不同,落在樹尖上,巧用“頂”字描述;落在山尖上,則用“鑲”字形容;山坡上的用“穿”字形容;山腰上的用“露”字形容,展現了雪落下的情境和濟南的冬天的雪的特色,同時也避免了用詞重復的情況。文章中還有一些字用得傳神,例如,作者在文章中描述道:“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該句話中運用了兩個“臥”字,但整句話用詞并不重復,不僅凸顯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而且也巧妙地照應了前邊的“暖和安適地睡著”,有一字傳神的效果。此外,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還引入了一些兒化詞語,如“缺著點口兒”“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黃”,“被風兒吹動”“天兒越晴”等,表現了北京口語的特色。
此外,用詞的精妙還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由字到畫。整篇文章以“溫情”為主題,這一詞語也概括了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描述過程中選取了多個角度,如陽光、雪、山和水,這種描寫方式被稱為開一點定全局。
第二,角度切換。聚焦文章的第二段,我們可以追隨作者的腳步感受濟南的冬天,從描寫角度來看,由山切換到雪,然后再切換到水,渾然天成,能使讀者的視角發生變化,激發讀者的閱讀激情,使其想要一探究竟。聚焦文章的第三段,該段以“妙”統領全局,有效承接了上文中有關濟南冬天的溫情的相關內容,同時也引出了雪對于濟南的山的裝飾之妙。在這里,雪不僅是一種代表季節變化的載體,更是城市的裝飾品。最后一段中,作者運用了“那水呢”這一形式激發讀者的探究之情,了解了濟南冬天的山,那么它的水有什么特色?水有著不甘落后的態度,使讀者感受到水與山的“斗爭”,它們爭先恐后地為濟南的冬天增添色彩。
第三,色彩對比。色彩對比也是濟南冬天的特色,以第三段內容為例,該段內容主要描寫的是山,在此過程中將山川的顏色、天空的顏色、雪的顏色、草的顏色體現得淋漓盡致,營造了一種和諧的色彩變化之感。
從字到畫,由畫入境,能夠更好地感受濟南的冬天之溫情,同時也能呈現出動態化的畫面,仿佛置身于作者描繪的童話世界中,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
修辭手法是解鎖文章寫作要領的一把鑰匙,從修辭手法入手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促進自身情感的升華。相比于平白無奇的語言,在寫作過程中滲透修辭手法能夠為文章增添趣味,同時也能使文章更有韻味,激發讀者產生一系列聯想,進而深入把握文章表達的核心情感。在《濟南的冬天》描寫過程中,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不僅表達了濟南冬天的特色,而且也體現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文章中,作者將小山比作小搖籃,描述道:“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這一比喻也能激發讀者無限的聯想,感受到小山的包圍之感,同時在腦海中浮現出一位母親將自己的孩子保護在襁褓中。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睡著”“喚醒”本來是人的動作,在這里,作者將老城進行人格化處理,同時也增添了一絲生命的韻味,通過這種方式能凸顯濟南的“暖和安適”之感,使讀者置身于溫暖的冬天中,一改以往對冬天的印象。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鑲”字用得惟妙惟肖,似乎將落在山尖上的小雪人格化處理,讓讀者感受到銀邊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夕陽映照下的薄雪比作人一樣,害羞了臉龐,通過這種描寫方法體現了小山嬌美的神態。
在修辭手法的映襯下,濟南的冬天顯得格外動人。
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聞名,正如著名詩人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情感才能激發讀者的共鳴,打動人心。從情感這一角度入手,能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濟南的冬天》這一內容為例,不僅實現了情景的交融,而且也提升了讀者的情感體驗。為了更好地賞析文章的情感,我們可從作者的生平與文章內容兩個層次賞析情感,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
第一,從作者生平體驗情感。《濟南的冬天》作者為老舍,他常年漂泊在異國他鄉,回歸到祖國后,一草一木皆都能扣動他的心弦,從中也能感受到他對祖國的土地愛得深沉。老舍在留學期間,貧困潦倒,直到他接到了齊魯大學的聘請,才改變了這一窘境,他的人生迎來了新的春天,在濟南的四年,作者投身于創作之中,這也是作者創作的黃金時期。《濟南的冬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寄托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將這一溫暖的情感寄托于濟南的冬天中,構建了如童話般美好的境界。
第二,從文本中解析情感。文章的開篇寫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字里行間都能體現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濟南的冬天與其他地方不同,更為溫情,這也是作者對濟南的特別的愛。作者的筆下,濟南的冬天溫暖如春,這在一定程度上升華了作者的情感,將作者的情意躍然于紙上。此外,作者在文章的開頭還將濟南的冬天與倫敦、北京、熱帶等地做對比,在此基礎上用“溫情”描繪濟南的冬天,從中能感受作者特殊的情結。在作者的筆下,他在描述景物時運用了“小”字,如小山、小水、小村莊,字里行間體現出一種可愛之感,也能感受作者對于濟南的冬天的熱愛之情。
綜上所述,從文字、修辭與情感三個層面入手,能夠突出文章所呈現的“由字到畫,由心到景”的寫作風格,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