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紅,徐明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立德樹人使命。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要求[1]。二級學院基層黨組織在高校黨建中處于核心地位,是高校黨委參與和實施的主體,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2]。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現在,從各方面反映看,一些地方和部門黨建工作還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卻不佳,甚至與中心工作‘兩張皮’、沒有什么效果?!?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把“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和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列為開展高校黨組織工作應當遵循的一項原則。2021年8月15日召開的第二十七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也指出,要著力健全高校黨建工作體系,壓實高校黨建工作政治責任,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推動高校黨建與高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破解“兩張皮”,實現高?;鶎狱h建與中心工作的密切融合,是提高高?;鶎狱h建質量,推動高校事業快速發展的根本所在[3]。
2020年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百年華誕,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靶掳倌辍⑿抡鞒獭保枮I工業大學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名校的目標不斷邁進,深圳校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管理學院要爭做深圳校區建設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充分發揮學院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的相互促進作用,推動“兩手抓、兩手硬”,杜絕“兩張皮”“一般化”,從而實現“雙提高”“雙促進”,有效發揮經濟管理學院基層黨組織力量,探索構建了以融合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模式。
聚精會神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在充分調研及討論的基礎上,學院提出了“十四五”規劃總體目標:“面向科技前沿時代,探索一條和傳統綜合性大學或財經類大學不同的經管學科建設路徑。進一步加大經管學科與哈工大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優勢學科的融合發展,在創新和發展經濟學、大數據會計與決策等領域形成特色和優勢”。
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堅持以“十四五”規劃總體目標為導向,找準奮斗方向,謀求學院未來長遠發展,促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同時,學院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阻滯學院發展的各類問題進行多元化、多層次調研。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制約學院未來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由于學院成立較晚,尚未形成鮮明的學院文化,教師歸屬感不強;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不多;引進的教師大多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個人科研素養較高,但尚未形成具有合力的科研團隊;研究方向有待進一步凝練;辦公條件不太理想;基層黨支部的作用未得到凸顯;助理教授人數較多,晉升壓力較大;部分教師安于現狀,創新精神不足。
學院找到癥結所在,并根據學院“十四五”規劃總目標,從學院文化、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與交流、辦學支撐條件等方面提出子目標,明確各子目標任務的負責人,使得各子目標得以持續推進,實現學院高質量發展。學院黨委堅持統籌兼顧的工作思維,將黨建工作作為推動中心工作的重要著力點,促進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深度融合。
在學院決策層面,一方面,為進一步規范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和大額資金使用(簡稱“三重一大”),加強對決策“三重一大”事項的風險防控和監督管理,規范學院領導班子決策行為,嚴格執行決策程序,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學院黨委制定了《經濟管理學院領導班子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實施辦法(暫行)》;另一方面,修訂了《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會會議議事規則》和《經濟管理學院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建立健全了集體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以制度為基礎,工作機制得到貫徹落實,真正做到了堅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集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議事和決策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在學科建設層面,學院黨委對教學、科研組織模式和基層黨支部設置等作了進一步調整。在教學方面,以專業方向為導向,設置課程組,如大數據會計專業方向下設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內部控制與審計、大數據類等四個課程組,明確了教學責任主體;每個課程組均配有黨員骨干教師,負責把關課程組討論的主題內容及課程思政內容等。在科研方面,凝練各學科具體的研究方向,形成了“黨員大師(學術帶頭人)+團隊”的模式,聚焦學科前沿研究問題,各研究團隊均以定期開組會或組織學術沙龍的方式開展科學研究,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如會計學學科堅持每周舉辦一次學術論壇,個別研究團隊還建立了沙河畔學術工作坊,對本碩博學生開放,開展學術素養培養及項目合作研究。在基層黨支部層面,學院黨委以本碩博培養體系為依托,結合學科方向特點,下設本科生黨支部、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產業經濟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金融科技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黨支部、教工黨支部等6個基層黨支部。學院黨委制定了《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委員、輔導員聯系黨支部工作制度實施辦法》,明確黨委委員和輔導員聯系黨支部,進一步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黨員領導干部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聯系,促進基層黨建工作見實效。同時,學院黨委選擇“雙帶頭人”做教工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教工黨支部書記在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過程中的骨干作用。課程組和科研團隊不僅共同對本學科和專業的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年底考核和推薦優秀等工作負責,還與黨支部共同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師德師風和安全教育等開展日常工作。學院治理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促進了學院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為培育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意識,加強對教師的正面教育和思想引領,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學院黨委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融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制定了《經濟管理學院黨委進一步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嚴格抓好落實。
學院黨委定期在學院工作群推送《教職工理論學習參考》系列推文,并組織青年教師、新進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開展專題研討。學院黨委制定《經濟管理學院黨員領導人員、黨委委員聯系教師工作辦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談心談話活動,讓干部貼近群眾談體會、找差距,幫助教師提升思想政治素養。面向教師開展不同層面的思想政治實踐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學習考察、調查研究、志愿服務,引導教師在實踐中了解國情社情,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把政治標準作為教師聘用基本標準,對新入職教師的思想政治、品德學風進行考察,對外籍教師和海外引進人才思想政治情況進行把關。把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選配思想政治素質好、教學科研水平高的中老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開展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傳幫帶”等活動,幫助青年教師加入教學科研團隊,為第一次授課的青年教師選配一名教學導師。教學導師不定期隨堂聽課,及時發現和指導青年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老教師在敬業精神、學識素養和崇高視野等方面的業務指導與價值引導作用,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調動“海歸”教師學習思想政治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優秀“海歸”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的出臺,幫助外籍教師準確了解國情、正確把握形勢。學院黨委專門配備統戰委員,建立健全民主黨派教師聯系制度,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統戰會議,著力加強對民主黨派教師的思想工作,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充分發揮他們社會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他們立足本職,在學院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建功立業。
學院黨委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建黨100周年主題黨日、紅色文化展示大賽、微型黨課大賽等系列活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線,將“四史”學習作為廣大教師思想政治“必修課”。同時通過對學院先進人物進行表彰宣傳,面向教師生動講好師德故事,用身邊的榜樣傳遞師德的力量,營造院內尊師重教的氛圍,掀起爭做“四有”好老師的熱潮。邀請學院優秀教師分享如何成為“四有”好老師的經驗心得,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四有”好老師的內涵,加深學院教師對“四有”好老師概念的領會。針對校區出現的師德師風失范案例,組織開展案例通報座談會,通報出現的失范典型案例,聽取教師對加強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做到警鐘長鳴,確保每位教師知準則、守底線。每年定期開展思想政治排查工作,并把排查情況報給黨委教師工作部,形成校院有效合力。對教師隊伍中出現過激言論和存在心理障礙的教師及時進行記錄,并向特殊教職工實施幫扶措施,切實加強對特殊教職工群體的關心、關注和幫助。
學院為教師提供參加培訓、參觀學習、外出考察、參加新課改學習等機會,幫助教師獲取先進理念,拓展知識范圍,增強創新能力,增加知識儲備。借助老教師與青年教師“傳幫帶”、團隊集體備課、互相聽課等形式加強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幫助教師不斷感悟并反思教學上的不足之處,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使自己的專業理論與學習方法能與時俱進。
學院加大對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的學習和宣傳力度。學院利用學校官方微信號、學校官網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欄目等媒體平臺,向教師大力弘揚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用身邊好案例、好故事加深教師對仁愛之心的理解,時刻提醒自己要懷有仁愛之心,用愛滋養學生,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院堅持以“崇尚思想,學貴有疑,躬行實踐”為教育理念,打造科技創新型經管人才的搖籃。學院黨委注重以文化認同為導向,鼓勵師生共同參與黨委定期組織的系列活動,如師生羽毛球賽、師生乒乓球賽、元旦晚會、迎新晚會、畢業生暢聊會等,提升學院凝聚力。
目前,學院師資結構合理,大部分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研修經歷。青年教師成長迅速,曾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杯”青年教師競賽文科組一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優秀教師一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微黨課大賽一等獎。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高,學生就業率高達95%左右;本科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及社會活動,并獲得多個獎項,如牛津國際模擬聯合國優秀獎、國際創意設計大賽亞太賽區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
2021年,學院教師獲得課程思政優秀案例二等獎、在線教學優秀課程案例省級二等獎和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獎勵;在國內外知名期刊,如JournalofEconometrics,AmericanEconomicJournal:Microeconomics、《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9篇,其中JCR一區8篇,二區6篇,四區1篇;出版著作4部;獲批縱向課題18項,課題經費共1944萬元,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中國會計學會重點科研課題1項;獲得橫向課題19項,課題經費共842.63萬元;榮獲2021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申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碳達峰碳中和技術、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并成功獲批為深圳市(2022—2024年)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多位教師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如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等,并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提升了學院的影響力。
融合式黨建是以基層黨建引領學院中心業務工作發展,以學院中心業務工作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發展,有效破解“兩張皮”現象。實踐證明,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真正融合,處理好黨政關系尤為重要。學院黨政工作雖然職責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即謀求、推動和實現學院高質量發展。因此,實際工作中要真正落實學院黨委會會議制度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嚴格按制度、按規矩議事和決策。作為黨政主要負責人的書記和院長,要有大局觀和全局觀;書記要熟悉業務,做又紅又專的書記,院長也要關心、支持和參與學院基層黨建工作。書記和院長要多溝通,互體諒;多尊重,互支持;多學習,敢擔當。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負責謀戰略、重創新,黨政各副職要根據職責分工,切實落實好各項具體工作。領導班子要真正形成合力,遇事補臺不拆臺,真正形成集體領導、黨政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