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雅昕,李翠查,黃 艷,魏瓊娥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昆明 650000)
康復治療學畢業生就業方向簡單,通常學生會選擇社區服務中心、醫院或醫療機構,其中基層醫院為主要就業地點,還有部分學生就職于保險公司或醫藥公司。出現上述就業情況的主要因素就是該專業操作性較強,專業性極高,就業范圍較窄,擇業方向限制性過高,一些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過于片面,擇業觀念主要考慮醫療衛生單位或等待醫療衛生系統招考,對于其他就業單位的擇業意向較低,在擇業就業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職業規劃[1]。高校應以就業為基本導向,提升就業指導工作質量,確保為學生提供高效的擇業就業服務,引導學生設計更合理科學的職業規劃,不斷創新探索康復治療學專業教學思路。
康復治療學人才培養方向需建立在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全面掌握現代康復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及相關知識,以培養邏輯思維、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等多項能力過硬的高級康復治療師為主要目標,更為注重各項康復治療能力、康復訓練方法及專業操作能力的培養及實施。高等院校應培養高素質康復治療學應用型人才,明確院校專業教學方向及目標,將強素質、厚基礎、重技能、求創新作為主要教學理念,構建合理科學的康復治療學實踐教學框架。
康復治療學教學內容應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為課程設置依據,確保學生所掌握的專業能力、理論知識及個人素質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加強課程實訓學習,同時,可借鑒國內外眾多醫學院校該專業課程內容優勢,將其進行匯總,以此為基礎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2]。為促進該專業學生就業率的提升,專業教師應與就業指導教師進行深入溝通,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及當前就業市場對該專業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將過于陳舊且落后的課程進行刪減,多增加一些實用性強的實踐課程,為學生選擇更為合理的教學內容,并以就業指導為基礎導向,引導學生對本專業有正確認知,促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目前,高等院校康復治療學的主要構成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康復學、運動學、人體結構學、神經康復學、脊柱病因學等多項課程,課程體系則有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公共課程及專業任選課等,課程內容設置上應重點突出該專業教學的實用性及針對性,主要以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課程構建方向,使學生充分提升個人專業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擇業就業能力及崗位競爭力。
康復治療師的各項康復技術操作能力對患者的康復效果有直接影響,提升臨床操作技能是有效解決該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方式,為提升學生的就業成功率,院校應在實踐、實訓等教學方面投入充足設備及資金力量。高校應結合實際建立專業教學實驗室,其中應包括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康復評定、日常活動能力等多項實踐基地,為確保實踐基地能夠有效投入使用,需引進多種先進設備,如減重步行訓練、表面肌電分析、心肺功能評定、平衡障礙預估、認知及語言障礙診治等系統。學校為提高學生臨床操作能力,可在各附屬醫院、社區康復中心等地設置實習基地[3]??祻椭委煂W實踐課程應包括臨床見習、實習及校內實踐等,校內實踐課程是實踐培訓的基礎,通過對實踐課程的深入學習,學生可全面掌握理論知識,還能通過病例討論教學、示范教學和角色扮演來提高學生對康復治療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協同運動模式為例,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由教師進行演示,學生分組進行模仿操作,使學生全面掌握踝關節動作、胯部動作、髖關節動作等運動性模式,臨床教師需引導學生對姿勢協同運動及平衡調節間的作用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及教學成果。
跟蹤觀察法是臨床實習階段的主要教學手段,該階段,學生需對治療患者進行跟蹤觀察,應以腦外傷、腦卒中、骨關節疾病、脊髓損傷、腰腿頸肩痛患者為主要觀察對象。學生需全面掌握基本康復評定法及康復治療技術的實際應用,并科學合理地制訂康復治療計劃,包括運動、物理因子、言語等治療方法,在實習考試期應將此內容作為考試重點。實習期是高校學生對未來工作環境及崗位職業的深入體驗,當學生對職業進行全面了解后,可進一步建立個人職業規劃和目標。該階段對康復治療專業學生更新個人擇業就業觀念尤為重要,當學生在就業意向強烈的醫院進行實習時,會更加努力認真地完成學習目標,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院校在安排學生參與實習的過程中,需提前對學生的就業需求進行了解,根據學校的實踐實習基地情況及學生個人能力進行合理安排,以求實習成果最大化。
對康復治療專業學生進行統一考核,可設置短考站及長考站兩種不同方式,考核內容及范圍應以專業教學大綱為基本構成,考核重點問題應以專業實踐操作技術及常見病、多發病的康復評定為主??己藨猿楹灋檫x題方式,總分設置100分,長考站與短考站分數為20分和15分,每站考點應有兩名責任教師,長考站應以實踐技能操作及康復評定為主要內容,如實操技能、關節松動術、感覺綜合治療、手功能訓練、ADL訓練、輪椅技術、認知作業、輔助器具技術、肌力訓練等多項考核項目,由學生抽簽選擇題目,主考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并嚴格依照標準進行評分;短考站則以病史采集、康復目標及計劃制訂、體格檢查為主。病史采集:主考教師擔任患者或家屬,提供相關病史資料??祻湍繕思坝媱澲朴啠簩W生根據患者病情類型科學制訂長期康復目標及短期康復目標。體格檢查:學生間相互進行,由短考站抽簽選題對學生的體格檢驗手法、醫患溝通能力、病史采集等進行綜合性考察。溝通能力雖不屬教學大綱要求,但在診療環節、醫囑執行時都需與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及交流,良好的溝通態度可充分減少醫患矛盾,是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和職業素養及道德的正面反映。為培養學生基本的崗位素質,應將醫患溝通納入康復治療專業的考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組織管理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專業日常實踐活動,使學生成長方向能夠滿足社會崗位需求。
以就業指導為導向,康復治療專業教學實踐創新應以明確人才培養方向為主,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置,突出專業針對性及實用性,對臨床實踐培養加強重視,完善專業考核體系,形成特色的康復治療學專業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客觀分析個人優勢及不足,提升社會競爭力,強化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