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玉平
(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四川 成都 610036)
新的發展時期,學校進行品牌創建實際上是學校品質不斷發展的外在反映,是學校的價值取向。學校積極開展品牌創建對教育教學改革、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提升學校的內在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著重要作用。成都市友誼小學校秉承“良師益友在友誼”的核心價值,以“培養直諒多聞的益友”為育人目標,以“讀好書、交益友”為校訓,緊緊圍繞落實“五育融合”這一根本任務,通過不斷深化課程體系和活動載體,多年來不斷探索挖掘“定向越野、無線電測向、電子制作”“國防科技體育”項目優勢,形成“國防+科技+體育”的發展模式,多次在全國、省、市、區級比賽中獲獎,在區域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項目優勢明顯。成都市友誼小學校通過品牌項目創建,培養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好少年,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了“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提出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是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通過前期不斷地探索,成都市友誼小學校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和項目優越性,挖掘并傳承了定向越野、無線電測向、電子制作3個學生非常喜愛的“國防科技體育”項目,通過成立學生社團、聘請專業教練員授課、參與各級比賽、學科資源整合等手段,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國防科技體育”兼具教育性、參與性、趣味性、比賽性等特點,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作用顯著。2016年3月,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創新開展“國防科技體育”項目,通過近6年的發展,學校“國防科技體育”項目獲得驕人成績,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單位授予“中國青少年國防體育展示大會先進單位”,榮獲中國青少年國防體育發展聯盟“首批‘國防科技體育’項目進校園示范學校”。6年間,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共參與各級比賽60余次,獲全國團體冠軍15個、亞軍20個、季軍24個,獲省級團體冠軍18個、亞軍14個、季軍19個,獲市級團體一等獎85個,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多次獲得“優秀組織獎”“體育道德風尚獎”;先后有“CCTV-5”“四川教育導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基于實施成效,“國防科技體育”作為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傳統項目,在特色傳承的基礎上,力求通過多元化手段,做到項目創建“有內涵、有底蘊、有師資、有發展”。
以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內容為基礎,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落實“五育并舉”為目標,通過不斷深化“國防科技體育”內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依托豐富的活動載體,讓學生、家長、教師積極參與品牌項目創建,既能讓其充分了解學校發展情況,又能在活動中體會項目魅力和優越性,使其真正受益。基于廣泛的項目參與度,成都市友誼小學校的品牌項目創建得到了全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的高度認可與支持,在一次次活動中構建了和諧的家校關系,也為后續學校品牌項目創建的可持續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1 多方參與,共促品牌創建立項成都市友誼小學校立足實際,由校長和項目組進行頂層設計和引導,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為學校品牌創建的設計與實踐提供理論支撐、硬件支持、活動實施、課程設計,并不斷提出使用需求和改進建議。通過認真梳理學校特色發展項目,依托無線電測向、定向越野、電子制作“國防科技體育”項目發展優勢和基礎,結合學校文化最終確定該品牌項目,并積極組織申報工作,認真聽取專家建議,反復打磨申報材料。
2.1.2 調整優化,奠定品牌發展格局項目立項后依托成都市友誼小學校文化建設,立志通過品牌創建,不斷深化“國防科技體育”項目內涵,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逐步打造以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為藍本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學校的品牌效應,最終外顯為學校文化價值的標識,內化為凝聚學校精神的家園。開發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校本課程,創新育人方式,逐步構建起以活動為載體,以課程為指導,評價多元化的運行體系。成都市友誼小學校認真制定品牌項目3年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各類保障機制,通過完善社團建設,在參與的各級各類比賽中,遴選有經驗的教師加入項目組,為各學科教師提供整合資源的平臺,促進教師觀念不斷更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出更多“專家型”“名師型”教師及團隊。成都市友誼小學校“良師益友在友誼”的辦學理念得到不斷深化,促進學校辦學品質不斷提升。
2.2.1 以專家指導為引領,細化方案建設在學科專家的悉心指導下,項目組制訂出詳盡的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項目實施方案,明確特色課程建設等主要內容,按照“學科+特色活動”的總體思路,深度融合學科內容、特色活動等,豐富課程建設體系,依托學科課程的多樣性,開展“國防科技體育”學科教學滲透。通過“校隊訓練+體育課堂+社會實踐”模式,在繼續抓好校隊訓練,參與各級各類比賽的同時,推進探索“國防科技體育”項目定向越野、無線電測向、電子制作進入學生體育課堂,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特點,堅持抓好學生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2.2.2 以教育實踐為抓手,設計“國防科技體育”實驗室按照品牌項目實施規劃,為進一步拓展和展示“國防科技體育”重要內容,成都市友誼小學校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完成“國防科技體育”實驗室的設計工作,該實驗室集教學、展示、活動等功能于一體,建成后將極大豐富學校“國防科技體育”內涵。學校積極對接中國青少年國防體育發展聯盟,依托專業的專家團隊初步研制出《友誼小學國防科技體育實驗室建設方案》,力圖以實物形式,圍繞“國防歷史→現代國·防→未來國防”,突出國家國防發展的速度及強大實力。
2.2.3 以體育活動為主體,拓展品牌創建維度成都市友誼小學校聘請項目資深專家常年指導社團發展和訓練工作。2021年度學校“國防科技體育”社團共開展各類訓練活動課100余節(每次120分鐘),參與人數達400余人,極大地提高了項目參與度,根據項目特點,授課對象為3~6年級學生,授課中教練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項目特點,采用分層教學方式,以興趣作為突破口,大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勤于動手、敢于拼搏等能力,學生在訓練活動課中既能感受項目魅力,其綜合實踐能力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2.2.4 以各級比賽為動力,拉動品牌發展引擎2021年度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社團嚴格按照比賽計劃,吃透競賽規則,經過刻苦訓練和精心組織,本年度共選派260余人次參與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成都市教育局、體育局,金牛區教育局、文體旅局主辦的全國、市、區級比賽共12次,獲得全國比賽(線上)團體三等獎1個,市級比賽團體一等獎11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5個,區級比賽團體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學校先后6次獲“優秀組織獎”,有20人次獲比賽前3名,40余人次獲4~8名,整體成績和訓練水平位居成都市前列,有效提升了學校“國防科技體育”項目知名度和學校的美譽度。
2.2.5 以國防課堂為載體,延伸國防體育內涵學校積極挖掘“國防”元素,將國防教育進校園納入學校的重要教育教學活動中。在開學之初,學校通過聘請教官,對全校各班進行隊列隊形、課堂常規、集體展示等訓練,參與率達100%,旨在通過專業化的訓練和豐富多彩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健全體魄,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讓學生感受部隊訓練嚴格和標準化的同時,培養其良好的情操、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努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另外,成都市友誼小學校還在2021年的國家安全日上,通過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懸掛宣傳橫幅、集體宣講、召開主題班會、同上一節安全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學生安全意識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系統建構內容架構,整合學科活動等內容的基礎上,成都市友誼小學校進一步深化了“國防科技體育”內容,一是抓好“國防科技體育”學科教學滲透;二是做好學校“國防科技體育”特色項目定向越野、無線電測向、電子制作,力爭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三是利用多元路徑“走出去”“請進來”堅持抓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四是利用現有資源,做好“國防科技體育”項目進課堂活動,將參與內容與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做到人人參與。通過這些多元的活動載體可以實現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活動向縱深發展,最終實現品牌特色創建。
積極對上爭取,加大項目資金保障,確保足夠的資金運用到項目發展中來,形成良性發展態勢。同時,加強師資指導,積極與項目指導專家對接,不斷優化項目開展,聘請部隊專業人士到校開展專題講座,邀請行業專家指導項目具體實施,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活動比賽,為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增光添彩。
成都市友誼小學校成立品牌項目督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副校長、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家委會代表擔任組員,同時邀請區政府責任督學、項目指導專家實時督查,對學校進行問診分析,參與教研討論,及時為學校項目發展出謀劃策,在督促項目規范有序推進的同時,督促學校針對問題進行整改落實,從而全面推進學校品牌項目可持續發展。
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將“國防科技體育”品牌項目創建宣傳工作常態化,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開展專題講座、定期開展征文、小報、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國防科技體育”知識宣傳教育,對成都市友誼小學校“國防科技體育”品牌進行宣傳報道,不斷增加學生認知率,以便項目成果得到更好的推廣,并及時梳理經驗做法,在同行中進行品牌推廣,不斷增加教育影響力。
成都市友誼小學校通過“國防科技體育”品牌創建,充分挖掘“國防科技體育”項目的育人優勢,初步探索出品牌項目創建的實施路徑。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重點從以下3個方向入手: 一是將“國防科技體育”品牌創建與學校課程更好地融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二是采用定量分析學校品牌創建中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以及滿意度;三是采用對比分析,針對不同學校品牌創建內容,歸納總結同類型學校品牌創建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