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毅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嶝中心小學,福建 廈門 361103)
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成為新時期廣大體育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新課標提出了“教會、勤練、常賽”的目標,打造和搭建了“教、練、賽”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發生了改變。
“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小學體育的教學現狀調查,要分別從教會、勤練和常賽的視角出發,明確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為后續的教學創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教會”現狀進行研究,發現目前小學體育“教”的過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為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枯燥且教學評價不合理。以教學目標為例,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依舊是以三維目標為主,與新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目標不符。在教學內容上,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多以田徑項目和球類項目為主,缺乏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深層次開發,在這種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師的“教會”現狀并不理想,無法為小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內容。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會”現狀由于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未轉變,導致“教”的過程無法契合小學生的成長需要,使小學生的成長環境受到影響。
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勤練”現狀進行研究,發現目前小學階段為小學生提供的訓練環境和訓練空間有限。在訓練空間上,小學階段的訓練空間主要以體育場景為主,如學校的運動田徑場地和籃球場地等。在訓練方法上,以示范、講解的方法為主,導致訓練過程相對枯燥,小學生對體育訓練的參與度明顯不足。“勤練”目標的達成,需要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的訓練環境,以訓練環境的重構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達到熟能生巧的目標,喚起和激活小學生的訓練主動性與積極性。小學生只有開始關注科學訓練、主動參與體育訓練,小學體育教學的訓練質量的才會得到顯著提升。
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常賽”現狀進行研究,發現目前學校提供的賽事訓練環境并不理想,一個根本原因是學校對體育賽事活動的安排缺乏完整的管理方案的支撐,導致小學體育賽事開展相對單一。在這種情況下,小學體育賽事活動的安排影響力有限?!俺Y悺杯h境的安排,重點是要以賽事活動為核心,充分調動小學生參與賽事活動的積極性,但結合調查結果看,目前小學學校的“常賽”環境并不理想,賽事活動集中在校內,缺乏校外賽事活動的支持。
結合小學體育現狀調查結果,發現當前小學體育“教會、勤練、常賽”環境并不理想,導致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下降,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足。因此,抓住新課標對小學體育課堂提出的新要求,摸索“教會、勤練、常賽”的實施空間,分析“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具有必要性。
自新課標提出之后,圍繞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在持續推進,為了保證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根據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摸索新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分別從教會、勤練和常賽的視角出發,打造和搭建“教、練、賽”一體化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目的是使新課標可以有效落地,挖掘和釋放新課標的核心價值,為小學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服務。
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大部分體育教師只掌握基礎的教學方法,并未考慮小學生的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方面。這種情況下導致小學體育教學的針對性不強,無法為小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學習內容,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結合前文研究可知,大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安排方面依舊存在問題,無法直接作用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敖虝?、勤練、常賽”視角下的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是對新課標理念的推進,同樣也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體育教師需要在推進“教會、勤練、常賽”的過程中不斷接觸新思想和新內容,為“教會、勤練、常賽”的推進打好基礎,從而在教學模式的摸索和實踐中不斷成長,逐步適應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體育與健康課程重點是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通過機遇與健康的學習使小學生逐步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具體而言,構成核心素養的要素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以及體育品德等方面。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對新課標下的小學生核心素養強化所能展現的效果十分有限,迫切需要新方法、新模式發揮作用。基于此,“教會、勤練、常賽”教學模式的提出,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板,旨在打造適合小學生體育學習的全新場景,為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強化提供堅實保障。
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則需要從“教會、勤練、常賽”視角出發,打造“教、練、賽”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環境得到改善。
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會”策略的安排,重點是要放在對小學生的體育教學方面,小學體育教師要做好教學的安排工作,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全過程,為小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空間和學習內容,讓“教會”目標得以達成。
(1)重構教學目標。圍繞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將三維目標確定為核心素養目標,將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放在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3個方面,以此來保證小學生通過體育學習使自身的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導向下,對促進后續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有積極意義。(2)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在傳統的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多以田徑項目和球類項目為主,對其他項目形式的關注度不高,導致小學生的體驗感下降,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為妥善解決該問題,迫切需要在教學創新上下功夫。小學體育教師要對當前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有深刻的了解,并意識到現有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供給已經無法滿足小學生個性化體育學習的需要,會限制和影響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提高重視程度,不斷補充和摸索全新的教學內容。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使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更豐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多元,類型眾多,體育教師通過精選體育項目,確保民族傳統體育與傳統的小學體育項目相契合,以這樣的方式能為小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內容。除了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項目外,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嘗試引入新興體育等新內容。(3)優化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前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法中主要以示范講解的方式為主,導致小學生的體驗感下降。教學方法的革新能帶給小學生更優質的學習體驗,如游戲教學法、小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這些新穎的教學方法都可以被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激活和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方法的革新也使體育教師的“教”的過程得到創新,使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得到進一步的增強。以多媒體教學法為例,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前整理好教學素材,并將教學資源以視頻的方式呈現,使小學生在接觸教學資源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強化小學生的成長體驗。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探索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僵局,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又如在進行小學游戲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小學體育教學項目安排全新的教學游戲項目,如可以在小學體育的跳躍類項目引入游戲教學法,讓小學生在游戲體驗中有所收獲,調動和激活小學生的主動性,游戲化的內容對小學生的活動體驗效果顯著,體育教師要挖掘其中傳遞的核心價值與功能,營造優質的活動環境和活動場景。(4)教學評價的優化。小學體育教學評價始終以終結性的評價為主,導致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很難得到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新模式、新方法發揮作用,小學體育教師要嘗試搭建全新的教學評價方案,建立和形成“過程+終結”評價的完整體系,保證教學評價的結果更準確,使小學體育教學評價質量進一步提升。
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會”目標的達成,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優化教學流程,創新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在該目標下,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得到增強,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體驗感得到強化,最終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
“勤練”指的是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的創新,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勤練”目標的達成對小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將得到強化,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也將在教學中得到促進。但結合實際情況看,小學體育教學“勤練”現狀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學方式枯燥,重復性的教學內容也很難展現出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為妥善解決上述問題,體育教師要針對小學體育教學制定“勤練”教學策略。
(1)教學環境的優化。教學環境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為了確保教學效果的強化,體育教師需要將關注焦點放在教學環境的優化上。以教學場地為例,在進行球類項目的教學安排時,小學體育教師要對本校的場地環境、器材設施的基本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從而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提供優質的環境為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提供堅實保障。對于目前存在于教學環境上的問題,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優化與創新教學空間,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使小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強化。
(2)教學方式的革新。教學方式是保證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更多是以示范、講解的枯燥方式為主,導致教學內容的呈現較枯燥,小學生在接觸教學內容之后的學習體驗感下降。為妥善解決該問題,體育教師要合理革新教學方式。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安排全新的教學方案,包括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讓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得到強化,打造全新的教學框架。
(3)教學內容的補充。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補充能夠強化教學效果,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小學體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內容上補充更多新教學資源。例如,引入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內容和新興體育教學內容,使小學體育教學體系日益完善。
“勤練”是如何保持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但從結果看,小學階段提供的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導致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受影響。為妥善解決該問題,以“勤練”為核心的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至關重要,圍繞小學體育教學分別從教學環境、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展開,打造全新的小學體育教學體系,為小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小學體育教學“常賽”環境的營造,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空間,使小學生時刻感受體育氛圍,在體育氛圍的熏陶下培養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小學體育教學“常賽”策略具體如下。
(1)打造校內競賽環境。小學體育校內競賽環境的打造,要將更多關注焦點放在體育競賽氛圍的創設方面。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各類體育競賽活動,打造班級競賽活動、年級競賽活動等,讓小學生擁有參與體育競賽的空間。例如,除了校內運動會外還需要打造校內競賽環境,使小學生時刻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并積極參與校內競賽活動,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必要支持。又如,體育教師可以積極安排和組織校內籃球賽事、校內足球賽事等,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賽事活動的安排,能夠最大限度地彌補小學體育教學影響力不足的情況,提高學校對體育項目的重視程度。
(2)營造校外競賽環境。校內體育賽事的合理安排能使小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強化,使小學生在校園可以時刻感受到體育的熏陶和影響。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需要積極組織各類校外體育賽事活動,優化小學體育的競賽環境。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和安排小學生參與校外的體育競賽活動,在校際之間的競賽中展現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讓學校的體育氛圍環境得到強化,帶給小學生更優質的體育學習體驗。
從“常賽”的角度看,體育賽事的組織與安排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小學生的體育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小學生的成長渠道和成長環境得到革新。“常賽”環境的打造,重點是要解決和處理好體育教學的賽事環境,以賽事活動的影響力使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得到強化。
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從新課標的背景出發小學體育教學面臨全新的環境。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現實問題,迫切需要新的教學方案發揮作用。在新課標下的“教會、勤練、常賽”視角出發,打造“教、練、賽”的一體化實踐空間,能從根本上為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堅實保障。其中“教會”指的是體育教師優化教學流程,打造全新的教學方案,讓小學生主動去學,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勤練”指要全面優化小學體育訓練環境,打造全新的訓練空間,通過訓練實踐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服務;“常賽”上要營造良好的賽事環境,為小學生體育參與賽事活動的空間,使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