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第八中學 翟 紅
大單元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思路更加清晰,視野更加開闊,更加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和英語素養的發展。尤其是在深度學習理念的引領下,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通過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
高中英語學科的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圍繞著單元主題展開學習的過程,其中融合著學生的理解、操作、遷移和創新等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并從中獲得健康發展的、有意義的主動學習過程,而且能在素養導向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對單元知識展開挑戰性學習,理解英語知識的本質,體驗、掌握英語學習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建構英語知識結構,理解并評判自己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達成三維目標。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課堂也呈現出如下特征:
深度學習下的高中英語教師是個“多角色”,充當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師要從學生的學情、認知特點等方面了解學生,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的進行設計和實施。
高中英語課堂內部空間的豐富性,具體表現為教學內容的融合、教學目標的多維、教學方法的多層面、教學手段的多樣等。教學內容的融合體現在教師要充分研讀所使用的教學材料,遵循整體與部分相統一、低階思維和高階思維相結合的原則,對教學內容以融合的方式進行處理。教學目標的多維體現在教師要從學生作為人的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深度學習的發生等多角度確定教學目標,如積極情緒的生成、知識的主動建構、意義的深度探究、思維的高階發展、語感的審美體驗等。多層面教學方法的主要意圖為促使學生進行大腦活動、心理活動、研究活動和藝術性活動的綜合,表現為自主、合作和探究英語學習活動。多樣性教學手段的使用表現在教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支持。
多模態的教學環境要求教師不能與時代脫節,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與環境,如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機器的關系及其社會關系等,通過立體性的關系使之為課堂教學服務,營造有溫度、有高度、有厚度、有寬度、彰顯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課堂的多維立體性。
單元教學是以重要概念建構為統領、核心素養發展為主要目標,以系統的視角重新整合內容主題并構建的獨立學習單元。高中英語教材在編排上更加注重單元性,這種單元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核心素養與單元教學的關系也密不可分:核心素養是深度學習的目的和價值所在,單元教學是推動深度學習、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探討深度學習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教學,就是將二者科學、合理地融合在一起,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體現。
單元教學通常以章為單位,或者是內容相關聯的幾章組合形成大單元,每個單元的主題比較明確。這就給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即以主題為中心建立教學主線,然后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相對于“節”來說,單元教學的高度有所提升,因此,在單元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傳統的高中英語單元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通常忽視了學生的興趣、認知、情感等方面因素,然后在教師多樣、多元教學方法的引領下,展開英語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操練。深度學習下的單元教學,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階段、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和水平等差異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單一的教學方法一教到底。在目前的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普遍存在興趣較低、動機不足等現象,這已表現出他們的學習不夠深入,加上一些教師又將教學方法定位在完成教學目標而不是學生的全面發展上,不利于學生思維、情感、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達成。
課堂是教師、學生、教學信息、教學環境等要素構成的有機系統,是師生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師生、生生思維碰撞、情感交流、思想薈萃的場所。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課堂,以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學生”為起點,將課堂主體、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圍繞深度學習形成一個整體。教師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教學方法的采用對于學生的深度學習特別關鍵。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具備一定的英語素養。高中生的思維具有抽象化、系統化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提升的訓練。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包括確定學習目標、教學分析、學情分析、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材料、教學評價等。
學情分析重在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動機、認知水平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不同的學生情況不一樣,了解了學生的差異,便于教師因材施教。
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指導、激勵等功能,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和靈魂。深度學習要求英語教學遵循具體化、層次化和精確化原則,建構系統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即要依據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結構、內容的具體要求,結合深度學習的特點和要求,制定英語學習的具體目標;層次化即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按照知識的深度加工標準,制定具有思維層次的教學目標;精確化原則即目標要具體、有層次,避免模糊不清、操作性差等問題的發生。
加工教學內容的過程是教師認真分析、正確選擇、合理安排組織教學內容的過程。深度學習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加工,吃透教學內容,確定重難點,立足于學生的深度學習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安排,體現關聯性和適合性,確保教學深入淺出。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目標所采取的行為方式、手段和途徑,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學內容得以開展和達標的有效支撐。為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高中英語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一是以講授、問答形式,保證英語知識的傳授;二是以演示等方法,促進學生感知;三是以練習的形式,提高學生語言操練的水平;四是以互動、討論、合作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思考。每種教學方法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優點和劣勢,都有其適用的范圍和時機,深度學習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學生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深度學習要求高中英語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即不局限于考試等終結性評價,還應關注學生動手操作、口頭表達、成果展示等表現性評價,發現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水平,對癥下藥。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適應了深度學習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強調教師評價基礎上的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學會學習和獨立思考,思維得到激發,讓教學評價更加全面和準確。
深度學習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提高英語語言表達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指導,設計與單元主題一致、內容關聯并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任務,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創新,最終提高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