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富
摘 要:近年來,微課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錄制視頻,他們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本文詳細探討了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希望為初中物理教師創新教學路徑、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依據。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應用
前言
從學科的本質來講,物理是一門以知識為基礎、實驗為輔的課程,如果學生自身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久而久之產生厭煩的心理是正常的。為了改變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困境,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措施。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微課的必要性
微課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進度等,突破時間和地點的輸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能牢牢掌握微課視頻中的知識點。微課不僅可幫助教師有效轉化后進生,還能實現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微課解釋物理教學重難點
物理就是對自然現象和規律的研究和分析。雖然都是一些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很少有學生能主動留意生活中的細節。因此,對于學生來說,物理知識是難以理解、較為抽象的,甚至部分知識與實際生活存在違背的情況,而這就導致學生出現認知沖突。在當前的信息時代,教師需圍繞著重難點知識設計微課,有目的性、針對性地講解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例如,在教學“分子熱運動”的內容時,因這部分知識無法在生活中摸到和看到,因而分子的運動、物質的組成、分子的吸引力等都是學生難以順利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學生順利理解這部分知識,教師就可設計有趣的微課視頻。在視頻的第一部分,展示的是生活中常見的水,并提出問題:水的化學式是什么?之后,視頻內容逐漸轉向微觀世界,將水變成對應的化學式;再在視頻中展示H2O的拆分現象,使學生能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組合而成的,而分子又可繼續分成原子。在視頻的第二部分,教師可為學生展示分子的潰散,在水中滴入黃色的碘液,溶液瞬間變黃。視頻中還需展示微觀層面的掩飾,使學生能直觀地理解分子的運動以及影響因素。在視頻的第三部分,教師可展示清水中水分子結合的逐漸緊密,逐漸變成冰塊。在微課視頻的引導下,學生能對該節課的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也能從物理的角度理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微課具有直觀性、針對性和生動性,可將原本復雜的知識點轉變得更加直觀和明了,真正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
(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推進教學內容
在進行基本的預習任務之后,教師在推進教學內容時可以積極利用微課形式進行知識普及。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都喜歡新奇的事物,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因此,在進行課堂上的內容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微課的媒介,將微課與PPT進行穿插式知識講解。例如,在學習《壓強》時,教師可以脫離課本和黑板,以多媒體為依托,首先應用新穎有趣的PPT將壓強的內容展示出來,PPT展示的過程也需要動畫形式加以襯托。由于很多學校實驗室配備不齊全,因而他們能夠進行實驗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有實踐的切身體會,教師可以在PPT制作中穿插實驗的步驟,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實驗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以微課形式為依托,學生在觀看實驗的過程中難免會對其中的步驟產生問題,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可以用微課形式講解實驗中難以理解的步驟。這兩類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三)運用微課開展物理課堂實驗演示
在物理課上,面對復雜的物理現象,教師都會通過做實驗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經過詳細的操作演示,結合書本的知識點,發揮希沃白板軟件中蒙層教學行為以及課堂活動的功能,巧妙設計出活躍課堂氛圍的交互式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好理解物理現象和物理概念。但總體來看,在物理實驗的實踐操作中,經常會由于場地等其他客觀因素,使操作實驗出現失誤。以“浮力”一課為例,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究,知道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且能學會求浮力大小的方法。首先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課堂進度,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及時向學生演示。在講解浮力的定義時,教師可以演示實驗:將鐵塊丟入水中。提問:在水中下沉的鐵塊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驗證,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受浮力的大小。教師由此引出求浮力大小的公式。將微課教學和實驗操作結合在一起,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理解物理知識。在實踐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擁有自主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產生與發展的背景下,微課因時代而生,教師要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手段,在課堂教學時巧妙應用微課,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運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為學生的學習、日后的發展提供必要幫助和支持,將難懂的知識點進行分類,讓教學變得更加系統化,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道美.探析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20(13):199.
[2]李建新.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