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玢玉
摘? 要:隨著互聯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數字多媒體的技術也帶來了教育方式的變革,信息技術在體育學科通過“微課”等方式的展現,顛覆了常規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學手段現代化和多樣化,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有提高教學質量,對體育教學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需要信息技術的配合。通過長期“微課”課件的積累,還可以形成巨大的教學資料“數據庫”,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師專業上“專項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跨時間、跨地域促進教師教學業務方面的交流與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與專業素養。
關鍵詞:校園信息應用;微課;體育學科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聯網的受眾越來越低齡化,把信息技術應用在日常教學中,使得網絡教學模式逐步與常規教學模式相整合,形成了一種交互性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此背景下,要讓網絡來服務于我們的課堂,體育學科通過“微課”的開展,利用互聯網開放性和共享性,利用影視播放的直觀視覺效果使得教學資源在增強教學效果、豐富教學活動、評論反饋等環節中充分發揮了作用,贏得體育教師的認可和運用。
一、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教師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而體育學科把碎片化的學習內容和過程變成數字資源,在互聯網通過錄播“微課”的形式展現。微課就是微型課程,是基于學校資源教師能力與學生興趣,以主題模塊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與完整的小規模課程。
(一)微課在體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1.直觀示范
通過微課的播放,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楚的學習課堂上相對難度的技術動作。常規的體育課堂在教師講授新知識的時候一般是掛圖形式展現,但是常規掛圖只是平面的靜態圖片,存在不夠立體,很多動作難度不能夠動態展示,使得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在腦海里構建出正確的動作方法。在通過線上“微課”的學習時,就可以很好的彌補常規教學的弊端,學生不僅可以觀看動態示范,還可以通過靜止畫面加上教師的講解,多角度更加立體直觀的了解每一個動作示范的銜接和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加快速的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正確的動作形態,掌握課程的重點、難點。
2.重復播放
在課堂上,教師在講授知識時,一般都是一整套連續的動作示范,對于新授知識,學生很難從一次的連貫動作中完全領會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一些專項類課程,對于零基礎或者基礎較弱的學生更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動作方法,通過“微課”的播放,可以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調節學習內容的進度,在不太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反復觀看,對照練習,通過邊看邊練更好的糾正動作的細節。
3.課后練習
在一節常規體育課結束后,學生如果還想在課后練習新授課的技術動作,只能靠在課堂所學時自己的印象進行回憶和構想,而且對于課后教師布置的作業也只能夠按照自己理解的動作去進行練習,如果對課堂中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如果不能夠完全理解或者模仿的話,也很難自覺在課后進行自主練習。如果教師把課堂重點、難點、正確動作示范及課后作業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展現,即使沒有教師親身輔助,學生也可以跟著課程視頻在課后自主進行學習和練習。尤其在課后作業這一環節,通過教師錄制一系列的跟練視頻,教師和學生呈現一對一的授課狀態,可以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跟練時可以根據正確的動作示范,努力的模仿練習,去完成技術動作的關鍵。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練習時間及場地。這更好的為課堂的內容在課外進行延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微課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幫助很大。在常規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一直擔當的是傳授者的角色,在課后也只聽取其他評課教師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主觀的反思。但是通過“微課”的制作教師就不單只是傳授者,更是學習者,課程資源開發者、課程評價、課程反思和課程研究者。
(二)微課制作與設計
在制作微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課程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語言等最后多個因素結合后的呈現效果。所以在最開始課程設計到實施也是需要教師多角度的考慮,比如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如何準確的設計出本節課的課程目標及重點難點;根據所教授的學生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在精簡課程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理解并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認真的學,自主的練;教學語言應怎樣表達才能做到開門見山,既不枯燥又做到準確、流暢同時富有邏輯性;最后課程畫面的呈現還要結合動畫、文字、靜態圖片、畫外音解說等。以上諸多環節都是在制作微課時必不可少的環節,雖然只是短短的七、八分鐘,但需要教師們比常規教學更加精致的設計。
(三)教師的角色轉換
首先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行業,所以在制作微課時也是個學習與自我提升的過程,通過學習微課的教學理念及視頻剪輯、PS等課程制作時所需軟件的使用,也讓教師們跟上時代的節奏和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同時在制作微課時教師作為一個學習者也更能換位思考,體驗學生們的心理需求,做出以學生為中心并且喜歡的課程。第二,在制作微課時教師也是一名課程開發者,對于重新設計的課程內容及教學理念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這也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更加深刻的理解。第三,在常規體育教學中教師一般作為講授者的角色,而且課堂也是連續的不可重復和修改的,所以沒辦法在課后對自己的課堂進行明確準確的主觀評價,這個時候如果借助“微課”的幫助,教師就可以以聽課者的角度更加直觀的感受自己的課堂,從而細致觀察客觀評價。通過在制作時反復的修改和不斷調整,也讓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有更清晰的認識,從而使課程在不斷打磨下呈現出精益求精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就會自然的進行課程設計的思考和反思,微課中教師的反思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有意識到潛意識和下意識,形成反思習慣的過程,是在行動中的反思。但在常規教學中的反思則更多是需要教師的毅力才能堅持。
二、通過校園信息平臺滲透校園體育文化
(一)通過校園影視信息平臺宣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通過建立校園影視信息平臺,播放一系列的體育賽事,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不再只是枯燥乏味的體能訓練,還可以是豐富多彩的競技類體育項目,如播放中國女排的比賽,學習女排精神:團結、合作、奮斗,以及永不放棄;播放奧運會賽事,讓學生通過比賽了解人類自我挑戰、突破極限及和平發展的期盼。也通過校園影視平臺播放相關內容的宣傳,了解的競技體育文化的殘酷性,無數的競技體育者為了超越自己和對手,常年堅持高強度超負荷的訓練,還要承受比賽失敗后帶來的巨大心理落差,但正是這種結果的不確定性才讓競技體育充滿魅力。這也給學生們帶來很好的挫折教育,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學會排解壓力戰勝困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通過校園影視信息平臺促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
校園影視播放是集畫面,動態及聲音為一體的傳播載體,帶來更加直觀的欣賞體育運動中的魅力,也通過它來影響學生,可以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聽覺沖擊,學生就能在校園影視的欣賞氛圍中逐漸喜歡上體育,也慢慢建立起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通過校園影視信息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共建
有了校園影視平臺,教師們可以把自己常規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以微課形式在線上做一個記載,長此以往會累計成巨大資源的數據庫,通過資源共享,教師們和其他學校就有了便捷的溝通方式,不用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就可以實現課程探究,不斷的推動優質課程建設與開發,為教師的職業成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加上體育學科涉獵項目眾多,通過校園影視平臺的課程共享很好彌補了教師跨專業授課的“不足”,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率,也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元化。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體育學科常規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時代的發展,也應該與時俱進,利用網絡信息的便利與科技手段激發探索教學改革的積極性,讓教師的課堂不斷豐富與完善。依托校園信息數據平臺,為學科進行更好的宣傳,讓更多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參與運動,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讓校園信息宣傳也不止是活躍校園生活的一種方式,變成建立起家校溝通的橋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渠道。
參考文獻:
[1]張再富.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幾點思考[A].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0081-05.
[2] 胡秀娟,石運佳.我國高水平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征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6)
[3]喬巨有.淺析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選[J].搏擊武術,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