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季花
摘 ?要:目的 ?研究健康心理護理干預在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研究組采取健康心理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護理,能夠減輕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慢阻肺;健康心理護理;睡眠質量;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09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屬于呼吸系統疾病,尤以老年患者最為常見,患者通常表現為咳嗽、氣喘、咳痰等癥狀,會讓患者感到嚴重的不適,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
就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其身體相對脆弱,加上慢阻肺易反復發作且治療時間較長,患者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從而誘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降低治療依從性。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肺功能逐漸下降,可引起呼吸困難等癥狀,甚至誘發呼吸衰竭,危及生命。鑒于老年慢阻肺的嚴重危害性,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而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健康心理護理的應用,發現其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護理效果較好,不僅能夠改善情緒,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深受醫師的青睞。本研究探討分析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5.57±15.5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40~69歲,平均年齡(54.51±13.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手冊》[3]關于老年慢阻肺的臨床診斷標準;視聽功能正常者。
排除標準:精神分裂癥者;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巡視、病情監測、飲食護理等。
研究組患者接受健康心理護理,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老年慢阻肺的病理知識及臨床特征、老年慢阻肺的危害,以及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糾正患者錯誤的生活習慣,并囑咐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隨后向患者講解健康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僅需要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還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不良情緒導致病情惡化。向患者講解健康心理護理的內容,使患者深刻的認知到健康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希望患者能夠積極配合健康心理護理。②心理護理。在開展心理護理之前,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以輕柔的語氣與患者溝通,在了解患者心理情緒的同時,還應該引導患者合理的發泄負性情緒。由于老年患者比較偏執,可能難以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在進行心理疏導時應保持足夠的耐心。可組織患者相互交流,了解其他患者如何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態,心態好的患者還可以對心態差的患者進行鼓勵,交流生活中的趣事等,不僅會增加患者交流的趣味,還能夠避免患者感到孤獨。另外,由于患者的情緒主要受到病情的影響,針對病情好轉的患者,護理人員在巡視期間可告知患者相關的生命體征指標,并告知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身體逐漸好轉,希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③放松訓練。播放旋律優美的輕音樂,盡量保持較低的音量,然后調整患者的體位,使患者保持平臥的狀態,患者的左手、右手分別置于腹部、胸部之上,指導患者用力吸氣,感受腹部的隆起狀態,直到腹部鼓起到最大狀態時,屏住呼吸2 s左右,隨后緩慢將氣體呼出。以同樣的方式感受胸部的隆起狀態,直到胸部鼓起到最大狀態時,屏住呼吸2 s左右,隨后緩慢將氣體呼出。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抑郁量表(SAS/SDS)評分,SAS評分≥50分表示存在焦慮癥狀,SDS評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癥狀,分數越高,代表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包括睡眠障礙、睡眠質量、睡眠效率、催眠藥物、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總分0~21分,分數越低,代表睡眠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慢阻肺的發病率較高,感染、大氣污染、吸煙等因素均能夠增加該疾病的誘發風險,而現階段大氣污染嚴重,加上吸煙人數較多,這也導致老年慢阻肺患者在不斷增加[4-5]。由于老年慢阻肺病程長、反復發作,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肺功能等,還會導致患者的心理健康受損,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病情惡化。鑒于此,則需要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的認知,從而改善患者情緒,有利于對病情的控制。
在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護理中,常規護理的應用率較高,包括巡視、病情監測、飲食護理等內容[6]。雖然常規護理能夠協助患者治療,但護理內容過于普通,且忽視了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患者未能正確的認知老年慢阻肺疾病,或對該疾病的認知不夠全面,再加上心理壓力大、負性情緒的影響,會降低患者的依從性,甚至拒絕治療,難以有效的控制病情。而健康心理護理遵循人性化的護理理念,借鑒以往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護理經驗,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負性情緒的誘發因素等,并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內容,能夠提升患者的認知,改善患者的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郭榮榮[7]在對5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護理后,患者的SAS、SDS評分顯著降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在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中,通過疏導、解釋、安慰、鼓勵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患者能夠理解自身的處境,意識到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并學會分散注意力,通過交流提升生活趣味等,再加上有效的放松訓練,從而消除焦慮、抑郁情緒。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主要是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輕,并未受到負性情緒的影響,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病情也逐漸好轉,從而能夠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護理,能夠減輕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亞南,王英.心理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8(A1):757-758.
[2]王婷婷.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運動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303.
[3]周宇麒,陳瑞.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手冊[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4]張婷婷,劉榮榮.老年慢阻肺患者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244.
[5]盧曉戀.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S1):255-257.
[6]周愛華.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病人肺功能、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8,32(21):3469-3472.
[7]郭榮榮.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與抑郁焦慮狀態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6):2879-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