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校圖書館想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就需要加強自身的工作以及宣傳水平,其中 “三全育人”模式便能夠較好地幫助高校圖書館進一步發展。另外,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育人的重要實踐基地,主要是以服務育人作為重要導向,在高校中開展“三全育人”理念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三全育人”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
本文以高校圖書館作為研究對象,從主體、空間、時間三個角度進行出發,以此開展 “三全育人”的工作實踐,讓其能夠較好地適應以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達到 “三全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一、“三全育人”的含義
1.“三全育人”理念的發展
“三全育人”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內容進行出發的,分別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務育人,這是“三全育人”思想的基礎。我國學者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其理念開展分析和研究,并且延伸了它的廣度和深度。
21世紀,對于“三全育人”方面的研究在不斷完善。尤其是2005年,我國政府在全國加強以及改進學生思想會議上提出了 “三全育人”口號,明確國內各大高校應當參與到“三全育人”工作中。
2.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工作的內涵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進步,我國學者王林清對“三全育人”有了新的解釋,他指出在全新的時代中,關于“三全育人”也應當具有全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其中不單單需要涉及人的因素,也需要涉及時空因素和時間因素。高校圖書館要將“三全育人”落到實處,開展全方位教育,使每一名學生的素質都能夠全面加強和提升。
二、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服務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總體目標不明確
目前,高校的三全教育,仍然具有總體目標不明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雖然高校圖書館能夠保障整體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是當學生想要通過圖書館來提高自身能力的時候,往往就會較為分散,使不同的教育活動存在差異性,不利于形成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圖書館需要制訂一個更加完善的體系,明確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作用。
2.育人功能重視不足
相關資料顯示,雖然最新的高校圖書館規定明確指出高校圖書館應具備服務功能和教育功能。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高校圖書館往往只注重完成各類服務工作,而忽視了發揮教育作用功能。甚至有學者認為,高校圖書館只有簡單的服務工作,并且圖書館只需做到服務工作便可,教育是教學單位的工作。與此同時,諸多高校圖書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人員短缺情況,使圖書館只能開展日常管理以及服務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出教育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到高校圖書館育人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3.缺少統一協調的育人體系
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圖書館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整個大學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因此,想要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就需要構建起以自身教育活動作為的教育體系。但國內不少高校圖書館缺乏這一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育人維度上,往往側重于信息素養教師和業務培訓教師,缺乏圖書館管理和教育機制;二是在育人的時間維度上,沒有充分形成針對學生學習的推進機制,使學生在圖書館中只是簡單開展圖書閱讀活動;三是在育人的空間維度上,只是片面強調育人資源、育人方式、育人內容方面的實現,并沒有將這些內容充分協調在一起,也沒有構建起立體化的育人機制,這無疑使得高校圖書館缺少育人的廣度。
三、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服務模式內涵以及特征研究
1.育人主體維度
據相關數據表明,在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模式中,育人主體主要是指圖書館教職工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使整體服務主體的范圍比較小。本文關于“三全育人”服務模式的全員育人主要指的是全體參與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它包含圖書館職工、后勤人員、管理委員會學生以及一切參與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人員。對這些人員都要培養他們育人的責任,保障每個人都能夠積極投入圖書館育人工作當中,達到人人育人的作用。
2.育人空間維度
對于全方位育人來講,通俗的說是指開展育人工作中,可以結合不同的教育資源,從而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高校圖書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將育人活動進行創新,達到最大化幫助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效果。
3.育人時間維度
“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程育人,主要是指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高校圖書館都需要開展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服務模式中的全程育人可以從育人時間維度出發。通俗地說,就是指高校圖書館可以對不同階段、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分析工作,了解他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達到全過程育人的目的。
四、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服務模式的實施策略
1.堅持一個中心
高校圖書館想要從根本上落實三全教育理念,就需要堅持一個中心,做到立德樹人,以此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在高校中應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以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理念,深入到教育的各個方面,還要充分融合到圖書館管理當中,幫助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
2.實現三個轉變
由服務到教育的轉變,雖然高校圖書館具有教育以及服務職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圖書館往往只發揮出服務的職能,并沒有發揮出教育職能。黃宗忠認為,對于圖書館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通過服務來帶動其他功能的實現,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根本。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以及進步,圖書館中的教育職能變得越來越重要,應該將教育職能放在更重要地位。因此,在開展“三全育人”工作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想要提高育人工作的地位,就需要將服務職能與教育職能相結合,并且通過多種方式實施,如開設信息素養課、文獻檢索課、開展知識講座等方式,融合相關的知識信息進行服務育人,充分發揮圖書館教育職能。
“人才培養的過程是育人與育才相統一的過程。”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國教育教學工作往往更注重學生知識以及技能方面的傳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老師言傳身教以及培養學生素質的問題。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則認為高校教育應當從“教”轉變為“育”。
踐行“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圖書館應當按照自身實際情況開展特色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其一,在圖書館中執行規章制度來提高自身管理;其二,將知識信息融入日常服務中起到服務育人的效果;其三,通過在圖書館中開展主題培訓、專家講課方式實施文化育人工作;其四,通過對勤工儉學的學生進行崗位教育,達到勞動育人的效果;其五,通過在圖書館中懸掛名人書畫作品開展環境育人工作,達到由“教”變“育”的轉變,構建適合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三全育人”的新模式。
五、從三個維度的角度開展“三全育人”工作
1.推動全員育人深度
高校圖書館“三全教育”是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全育人”不僅僅與高校的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也代表著圖書館的教育內容。在人員方面,想要進一步開展全員教育工作,就需要讓圖書館全體人員成為“教育者”。他們要履行育人責任,產生育人的效果,履行自己的責任,實現人人受教育。
另外,高校圖書館還應當注重不同教育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與宣傳部、團委等部門協調統一。在校內構建多層次合作共贏的平臺和機制,努力實現機構平臺對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倡導全員參與,多方合力,創新投資高校教育,提升教育“深度”。
2.擴展全方位育人廣度
高校圖書館全方位育人主要是指圖書館中所包含的育人資源、育人空間等內容,這些內容都具有一定的育人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中的某一個部門并不能獨立開展育人工作,而是需要構建育人體系,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在圖書館館藏資源方面,也應當讓圖書資源與數字資源進行有效結合,達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讓高校圖書館不僅能夠做到從線下育人,也能夠從線上開展育人工作。
與此同時,在基于圖書館開展日常業務工作中,也需要從服務育人、空間育人等多方面進行,保障線上育人與線下育人兩個內容得到結合。由此,在高校圖書館中通過一系列的育人活動,能夠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以此擴展育人的“廣度”。
3.加強全過程育人信度
高校教學工作保障了學生的學習階段都夠具有特色,形成了一個連續的過程。高校圖書館想要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就需要緊緊跟隨高校育人的步伐,按照不同階段、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進行科學分析,把握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進而開展個性化教育。
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從每一學期開始到結束的需求進行分析,具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主題和內容的教育活動,讓育人工作能夠貫穿于整個學期。高校圖書館想要實施育人職能,就需要保障育人工作能夠貫穿于管理與服務的過程中,進而構建銜接推進機制,將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育人工作無縫銜接在一起,以此全面系統地開展育人工作,實現全過程育人,提高育人的“信度”。
六、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服務的實踐方式
1.通過課程創新開展育人
高校圖書館想要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借閱需求,就需要結合院校特色專業,將各項辦學特色充分融入整體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開展全面教育工作,并且為學生的閱讀檢索、閱讀分析等方面打下堅實基礎。另外,想要高校圖書館能夠擔任起更高的教育使命,還應當充分結合不同系別的專業課程需求,將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以此達到服務育人效果,讓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能夠變得更加全面化。
2.強化資源達到思想育人
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發揮自身思想引領作用,從多方面、多角度構建文獻信息資源體系。以自身較為豐富的資源和內容為載體,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圖書館中,可以通過構建愛國主義文學作品架的方式,從根本意義上發揮出圖書館文獻的思想引領作用。還可以構建傳統文化、十九大精神等方面的特色書架,以此積極發揮出圖書文獻所起到的思想引領作用,進而保障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圖書專題中,獲取到不同的啟迪,從根本意義上達到強化資源思想育人的效果。
并且,信息咨詢和文獻檢索、傳遞等服務功能作為圖書館的特色同時也是優勢,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下,借助新媒體平臺能夠實現對閱讀模式的時代化創新,電子書、數據庫等信息資源的出現也為人們的學習帶來了巨大便利,因此圖書館的線上服務在讀者服務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比如很多圖書館相繼推出云閱讀、電子借閱機等多元化的電子資源服務,將圖書館資源以更加多樣化形式提供給學生,還有些圖書館借助微信公眾號、QQ群等線上溝通渠道開展線上信息咨詢服務,這些都為圖書館資源的創新利用帶來了更多思路。而高校圖書館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多樣性,打造個性化、時代化信息服務,強化對館內資源的利用,滿足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獲取知識的需求,借助互聯網渠道完善思想育人功能,而在這一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也能借助互聯網拓展覆蓋面,通過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愛上閱讀、享受閱讀,使得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能夠得到切實貫徹。
3.堅持文化理念育人工作
高校圖書館作為校園文化以及社會文化集結地,需要從多角度積極引導學生堅定自身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讓高校圖書館堅持文化理念,為圖書館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此起到文化理念育人的效果。例如,可以通過構建以“傳統文化”專題圖書分享方式,讓高校圖書館建設變得更加具有文化底蘊,為高校學子日后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4.構建和諧環境育人工作
高校圖書館應當堅持以“三全育人”為發展中心,積極開展不同的文化以及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動,讓高校圖書館工作能夠更具有人性化服務。另外,在圖書館中也可以加強自身的服務理念,通過構建環境方式,以此作為基礎起到育人效果。
七、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是高校教育體系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一個全面系統性的工程。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做到以德育為中心,從服務到育人進行轉變,為我國的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 瑤.創新搭建“一素質三能力”育人機制,打造全方位育人環境——“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背景下高校二級學院育人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
[2]張 揚,張光遠.“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文化育人實效提升——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探索》[J].熱帶作物學報,2021
[3]劉 林,劉 行.“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紅色”校園軟環境建設探究[J].現代園藝,2021
[4]趙 華.“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二級學院十大育人體系構建探索——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交通與環境學院為例[J].中外企業文化,2021
[5]覃柳怡.“三全育人”體系下學生云就業工作的研究與實踐[J].教師,2021
[6]項 杰.“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路徑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
[7]王旭東,孫淑秋,孫 旭.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體系的實施困境及突破路徑[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
[8]周子琳. “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圖書館育人方法創新研究[J].青年與社會,2020
[9]袁紅玉,龐 磊.高校圖書館“三全育人”職能探析[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10]萬 喬.“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圖書館多維度服務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
(作者單位:保定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課題,課題名稱:“三全育人”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14087。
作者簡介:劉一萱(1986-),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 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