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軍 張恒波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探究
周旭軍 張恒波
(長江大學 教育與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課改也越來越深入地推進,這其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能幫助學生強健體魄,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作為體育教學的延伸,也越來越受重視,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而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要全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差異性,通過合理有效的內容來達到有利的目的,目前在實施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因此,文章從新課改的背景出發,通過研究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積極作用對學生的價值,進而探究其可實施的具體的內容和推進方法,使其符合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
新課改;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內容布置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和保護越來越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健康的體魄是其他一切事務發展的基石,學生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立足于將來的發展和競爭,近年來,我國教育也意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年來也在不斷地致力于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的深化發展,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中細致地闡述過“教師可以布置適當形式的家庭作業,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以及對社會健康問題的社會責任感”。體育家庭作業就是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一方面,它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通過體育的形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協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勇于挑戰,自覺刻苦等優良體育精神,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和終身運動的體育意識。同時,體育家庭作業也可以加強學生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家庭情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是順應教育發展,十分必要的教學實施措施,除了完善體育教學工作之外,也從根本上踐行了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要求,有利于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國家教育改革和教育的健康發展。
因材施教是教育里比較常見也是比較常用的一個原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從實際出發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小學生的身體還有心理在這個階段都是不斷變化、各不相同的[1]。因此,教師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個人興趣愛好等個體的差異性做充分的了解,針對性地選擇適合他們的體育運動,并且合理地安排其訓練的強度和時間,避免超負荷運動,超過其身體承受的能力,教學效果會適得其反。要讓學生做適合他的并且他喜歡的體育運動,才能夠激發其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有利于其對體育的長期堅持,以不斷地提高他們的體育水平和素質水平[2]。
所謂的循序漸進就是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提高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鍛煉。一開始就安排大量的或者難度過高的體育家庭作業,不僅會對小學生的體育信心造成打擊,使其喪失體育運動的興趣,大量的難度高的體育運動也會對其身體造成負擔,過度的運動反而會帶來健康問題。因此,學校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身心可接受程度出發,合理地安排運動量、運動內容的難度以及運動時間等,控制好運動負荷,不要急于求成,能力的培養都是循序漸進的,體育能力也是,要適度安排學生可接受的作業量,在學生的不斷適應和體育運動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其他合適的體育運動,讓學生通過鍛煉循序漸進增強其體質,才更有利于體育教育的長期發展。
學校和家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場所,人才的培養和塑造是十分細致、復雜的任務,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的配合,及時的交流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形成教育合力。所謂體育家庭作業,其實施的主戰場就是家庭,家長的有效配合能夠促進體育家庭作業更好地完成。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本身的自控力比較差,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安全意識也不強,并且體育基礎也比較薄弱,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輔導;于家長而言,協助孩子一起完成體育家庭作業,可以加強其對孩子的學習方面的了解,也是及時交流溝通,增進親情的機會,家長可以身體力行在體育作業中教給孩子一些道理知識;于學校而言,家長的有效監督可以讓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事半功倍,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同時學校也要積極地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家長可以就孩子體育家庭作業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反饋建議,或者對學校的體育家庭作業進行督促、評價,學校根據家長的反饋,吸收一些可采納的建議,及時地完善體育家庭作業的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任何一項習慣的養成都是要長期培養,不斷堅持的,體育運動也是如此。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于小學生而言是有優勢的,因為年齡越小,習慣就越容易養成,所以學校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或者是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特征,要利用好小學生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可以從其感興趣、可接受的體育運動開始,先培養其對體育的熱情,保證他們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不會產生厭惡心理,在進行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時,也是要循序漸進,適度、適量、適合,進行長期的計劃和編排,貫徹終身運動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長期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及可以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鍛煉的優秀品質[3]。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國家制定的專門測量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個體體質健康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體育測試主要包括800m(1000m)跑步、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單杠、坐位體前屈、跳繩等等,還有一些身高、體重、肺活量等的測量指標,這些體育運動不需要什么體育器材輔助,實施起來比較簡單,可操作性強,并且也有很強的鍛煉效果,是教師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很合適的選擇,教師可以根據一到六年級小學生不同的身體發展狀況,選擇合適的體育家庭作業,讓家長參與監督并對學校進行一定的反饋,學??梢愿鶕业捏w育健康為標準,評價體育家庭作業,既能夠科學合理地安排小學生的體育家庭作業,也有利于促進達標率,更科學地量化體育家庭作業的教學效果。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有時候甚至超過了學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一個家庭的教育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小孩是否能夠健康地成長發展。因此,學校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需要家長跟孩子一起合作完成的體育家庭作業,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球類運動,或者一些戶外的運動,比如爬山、戶外的慢跑、快走等等,家長與孩子一起走出房間,一起在山上、湖邊漫步、賽跑,在運動中協作溝通,讓孩子在感受大自然的美的過程中,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簡單的運動會因為家人的陪伴而更有意義,會更加能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并且還能在體育家庭作業中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信、積極的性格,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以上兩種說的都是體育實踐能力培養相關的體育家庭作業,除此之外,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老師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布置一些體育理論知識積累型的作業,而不是單一的實踐類型的,體育理論知識的積累會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開闊學生的體育運動視野,并且在積累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也是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的。比如體育雜志、期刊、體育新聞、大型體育賽事、體育明星、偉人的故事、體育賽事的發展歷史,或者一些體育項目的由來歷史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體育家庭作業讓學生去了解比較喜歡的體育領域的相關知識,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文化底蘊,培養其體育運動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積累中了解一些體育運動的規則,掌握相應的體育方法,加強其對體育運動系統的學習與感悟。
自選型的體育家庭作業,實際是對以上三種類型的家庭作業的有效補充,指標型、親子型或者是理論知識積累型,教師在布置這些作業的時候可以多安排幾種運動類型以供學生們選擇,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4]。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也各有不同,一項體育運動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和其家庭,所以,老師可以多布置幾項體育運動項目,將其列為“菜單”,讓孩子和家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來自主選擇,這種機動靈活的選擇方式不僅可以持久地保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選擇、自我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樹立終身運動的體育健身意識。
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教師在設計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時,一定要考慮學生們要完成這項體育運動存在那些安全因素,要從不同的角度全面綜合考慮,根據安全因素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設計做一定的取舍。首先,教師在向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強調運動中的安全問題,引起學生們的重視;其次,要及時通知家長,督促家長陪伴小孩完成體育運動,詳細告知體育運動中的安全因素,以提前做好準備,并且要跟家長了解清楚,哪些小孩是體質比較特殊,不可以進行相應的運動,要提前做好安排,要確保每一個學生以及其家長都充分了解其要完成的體育家庭作業的安全性,做好安全把控,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5]。
不同的季節適合做不同的體育運動,比如春天可以安排春游踏青,戶外徒步旅行、競走;夏天氣候炎熱,可以多布置游泳、或者一些室內的體育運動;秋天可以安排諸如登山之類的體育運動;冬天可以安排耐力跑、滑雪之類的體育項目??傊?,教師在布置家庭體育作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當下的季節氣候特點,科學合理地給學生安排符合當下季節的體育活動項目,不同的季節安排不同的體育家庭作業,保持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熱情和對身邊的自然環境的探索欲望。
對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評價要全面多層次,短期評價和長期評價、過程性評價或者結果性評價,學校要明確評價的標準,保證評價的公平公正性。同時多樣的評價方式也有利于學生體育的全面長期發展,作為一種有效的督促調節手段,引導學生鍛煉身體,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有效的評價反饋、督促和調節,離不開家長的協作,利用家長會,或者利用微信、電話等通訊設備,學校一定要定期與家長交流溝通,家長與學校共同參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并且發現其中還有待改善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自身的體育素養。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內容布置,要緊密結合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實踐能力兩方面。首先,校方要充分了解小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對其自身發展的幫助與重要性,明確其教學的規劃與目標,科學合理地制定體育家庭作業的計劃,不斷地完善其教學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發展完善其自身的體育素養;其次,一定要多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讓他們意識到體育家庭作業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共同參與到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中來,這對孩子的個人成長以及學校體育家庭作業的有效完成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1]秦雪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評價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9,9(5):175-176.
[2]趙煦陽.家校協作模式下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實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1(6):14-15.
[3]闞文玉.小學體育家庭作業設計、實施與評價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7(7):50.
[4]江濤.家校合力下家庭體育作業在小學的落實[J].新課程(上),2019(2):213.
[5]戴春英.基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有效實施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學,2019(7):50-5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tents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ome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ZHOU Xujun, etal.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0, Hubei, China)
周旭軍(1987—),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