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兆流產是婦產科多發癥之一,若不能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易導致病情惡化,威脅母嬰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對于先兆流產的治療主要包括西藥治療、中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本文在分析先兆流產病因的基礎上,從西醫、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角度對先兆流產治療的進展展開綜述,供大家參考和研究。
關鍵詞:先兆流產;病因;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71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前言
先兆流產屬于妊娠期多發病之一,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面臨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加上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先兆流產越來越常見。先兆流產實際上指的是妊娠28周內出現的以腹痛、陰道少量出血、無妊娠卵排出等為典型癥狀的一種婦產科疾病,通過婦科檢查一般可發現其宮頸口未開,且胎膜處于未破狀態,子宮大小與其停經物周數基本相符。近年來,先兆流產在發病率上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因此,臨床上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先兆流產的治療。有研究認為,普通先兆流產患者經過休息及及時治療后往往能夠消除其相關癥狀,并實現繼續妊娠。然而,如果先兆流產患者陰道流血量出現明顯增多,或表現出嚴重的下腹疼痛癥狀,則很容易出現流產現象[1]。
1先兆流產的病因
先兆流產作為婦產科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在中醫被納入“胎漏”、“胎動不安”或者“妊娠腹痛”等范疇[2]。根據現代醫學觀點,胚胎及胎兒染色體異常是導致早期流產的常見因素。對內分泌因素進行分析可知,孕激素在分泌上出現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等均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同時,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等也可能對其丘腦-垂體-卵巢軸產生干擾,使其功能出現異常,進而誘發先兆流產[3]。基于生殖器方面分析可知,子宮畸形、子宮肌瘤以及宮腔粘連等均可能導致胚胎著床發育異常,并可能誘發流產。基于免疫功能方面上分析,若想胎兒成功生存于母體內,母胎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免疫耐受能力,如果免疫功能異常則可能引起流產[4]。因此,臨床上應盡可能在明確先兆流產病因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對患者開展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2先兆流產的西醫治療進展
站在西醫的角度上,先兆流產發病原因較復雜。免疫紊亂因素、內分泌異常、感染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子宮解剖異常等均可能誘發先兆流產。有研究稱,先兆流產作為臨床常見癥之一,雖能通過西藥進行治療,但整體療效并不理想。有研究認為,臥床休息無法降低先兆流產發生率,雖然應用乙酰氨基酚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疼痛,但無法減少流產現象的發生[5]。目前,西醫治療先兆流產的常用藥物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該藥物具備類黃體功能,能夠對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分泌進行有效維持。此外,西醫臨床上還可通過傳統藥物黃體酮開展先兆流產治療,該治療方法能夠對妊娠丟失進行有效預防,獲得較好的療效。在西醫臨床治療中,激素治療最為常見,針對黃體功能不足患者,可通過口服黃體酮膠囊或者肌注黃體酮注射液的方式進行治療。有研究以孕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其中一組予以患者40mg地屈孕酮,按照每天3次,每次10mg口服治療,另一組予以安慰劑治療,對患者妊娠20周前的流產發生情況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地屈孕酮組患者的先兆流產發生率較低[6]。提示地屈孕酮能夠促進先兆流產患者流產風險的降低。另外,有報道稱,先兆流產患者分別通過地屈孕酮口服、黃體酮陰道給藥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兩種治療方式下患者流產發生率無明顯差異[7]。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地屈孕酮以及黃體酮在先兆流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接近。然而,也有研究認為口服地屈孕酮在先兆流產中的應用效果更顯著,更有利于預防流產的發生[8]。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黃體酮僅適用于黃體功能不全造成的低孕酮孕早期先兆流產治療,現階段尚無充分證據表明黃體酮能夠在其他原因誘發的先兆流產中發揮明顯療效。有研究指出,針對免疫功能紊亂的先兆流產患者,可堅持對癥治療的原則。若患者存在子宮畸形的現象,則可給予孕前整形手術治療;若患者存在宮頸機能不全的現象,則通過孕中期宮頸環扎術對其實施治療[9]。
3先兆流產的中醫治療
先兆流產在中醫理論中屬于“胎漏”范疇。大部分中醫認為腎虛是造成胎漏以及胎動不安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其開展治療時應堅持補腎固沖安胎的原則。現階段,臨床上對于先兆流產的中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中草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等。①中草藥治療。中藥治療是中醫治療中的常用方式之一,“胎漏”作為病名最早出現在《脈經》,《金匱要略》中的白術散、當歸散以及《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壽胎丸均屬于常見安胎養胎中藥方。我國自古有中醫藥治療先兆流產的做法,具體治療中常主張對患者實施辨證論治。根據中醫證候的特點,一般可將先兆流產分為五種,其一為腎虛證;其二為血熱證;其三為氣血虛弱證;其四為血瘀證;其五為肝郁證。有調查顯示,腎虛證患者在所有先兆流產患者中占據的比例超過75.0%,而血熱證約占17.6%。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腎虛確實是誘發胎漏及胎動不安的首要因素[10]。腎虛者沖任不固,極易出現胎漏或者胎動不安的現象,而壽胎丸能夠對此類先兆流產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有研究發現,分別通過西藥和西醫+中藥(壽胎丸)對先兆流產患者實施分組治療,先兆流產患者接受壽胎丸治療后,其血清β-HCG、孕酮以及雌二醇水平均明顯提高,效果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患者[11]。有報道指出,中藥治療先兆流產獲得的治療有效率約在75%~100%之間,大部分中醫藥研究證實中藥治療先兆流產的有效率超過90%[12]。②針灸治療。除了中草藥治療外,針灸也是中醫治療先兆流產的常用手段之一。在早期妊娠反應處理中,通過傳統針灸可獲得一定的臨床療效。有研究提出,針刺可能會發展成為臨床治療先兆流產的一種替代方法[13]。有國內研究發現,針刺治療在先兆流產患者中的應用可對其冷凍胚胎移植術后早期流產孕婦不良情緒進行緩解,可減輕其緊張感和焦慮感,并達到提高其生存質量的目的[14]。另外,還有研究認為,針灸能夠促進先兆流產患者相關癥狀的緩解,并可明顯減輕其腹痛以及背部疼痛[15]。大量研究認為,針刺作為一種輔助療法應用于先兆流產的治療有其可行性。
4先兆流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在先兆流產的臨床治療中,中醫療法以及西醫療法各有千秋,實際臨床治療工作中可嘗試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促進先兆流產療效的提高[16]。有研究發現,在壽胎丸治療先兆流產的基礎上,以黃體酮針對患者實施聯合肌注治療,持續治療15日,治療后患者取得的總有效率超過90%[17]。還有研究發現,對先兆流產患者采用黃體酮、維生素E進行治療的同時,選擇中藥自擬方(方中包含阿膠、茜草炭、杜仲、白術、白芍以及黃芪)對患者開展聯合治療,最終取得的治療有效率達到95%[18]。由此可見,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兆流產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療效。此外,還有報道稱,針對血清HCG水平較低的先兆流產患者,可隔一日給予2000U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治療;針對陰道流血的患者可予以40mg黃體酮肌注治療,并采用中藥自擬方(方含斷續、阿膠、甘草、黨參、桑寄生、菟絲子以及生白芍)對其開展聯合用藥,隨證增減,治療后患者分娩結局明顯改善[19]。還有研究證實,硫酸鎂、黃體酮聯合壽胎丸以及四君子湯加減治療先兆流產能夠獲得良好的療效[20]。
5結語
綜上所述,先兆流產病因較復雜,患者病情易發生惡化,故及時予以臨床治療是改善其療效及預后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對于先兆流產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然而不管是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仍大部分憑經驗治療,缺乏充分有效的臨床證據。中醫治療先兆流產主張腎主生殖,應堅持補腎安胎治療,同時可聯合針灸的方式改善相關癥狀。近年來,臨床上對于西醫治療先兆流產的研究日漸深入,但西醫對于孕早期先兆流產的治療仍主要局限于黃體酮。因此,在先兆流產的臨床治療中,應逐步實施中西醫整合,充分發揮中醫和西醫各自的應用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先兆流產治療效果的提高。現階段,中醫治療先兆流產的研究大部分源于國內小樣本試驗,今后應不斷擴大研究樣本及研究等級,豐富、充實相關研究證據。
參考文獻:
[1]米軍. 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5):106+109.
[2]朱欽慧. 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兆流產246例療效觀察[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8):85+87.
[3]張靜靜,李權. 早期先兆流產診治現狀[J]. 現代醫藥衛生,2018,34(08):1189-1192.
[4]蘇莉,杜小利,李娜,鄧玉娥,張艷春. 先兆流產病因學研究進展[J]. 山西中醫,2018,34(04):57-59.
[5]陳霖. 小劑量阿托西班聯合利托君治療先兆流產的安全性分析[J]. 上海醫藥,2018,39(11):35-37+74.
[6]崔雪,于飛. 地屈孕酮與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先兆流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2):45+47.
[7]劉小燕. 地屈孕酮治療先兆流產劑量與效果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8,10(07):90-92.
[8]曾丹,牟敬鋒,騰輝,吳芳婷,歐陽潮峰. 中藥治療先兆流產的用藥規律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7):2003-2005.
[9]尹金晶. 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4):4813-4815.
[10]呂蓓麗,王海燕,張婷婷. 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伴先兆流產相關中醫證型及各自特性分析[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10):4376-4380.
[11]余佩琳,王俊玲,李亞,陳翠美,王雙魁. 壽胎丸加味方治療先兆流產合并宮腔積血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03):155-158.
[12]胡蕓,周元成. 補腎益氣化瘀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先兆流產的效果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05):518-520.
[13]段智云,李婭,張燁. 中醫藥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研究概況[J]. 湖南中醫雜志,2017,33(06):196-197.
[14]貝劍宏,劉昱磊,劉新玉,章澤敏,楊卓欣.針刺對冷凍胚胎移植術后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評價[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7):55-56.
[15]李艷忠,楊凱麟,譚海珍.針灸治療先兆流產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J].湖南中醫雜志,2018,34(07):164-169.
[16]高兆敏. 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兆流產和習慣性流產43例[J]. 光明中醫,2017,32(12):1786-1787.
[17]夏彥. 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分析[J]. 中醫臨床研究,2017,9(20):109-110.
[18]盧麗華,洪海琴. 地屈孕酮與黃體酮對先兆流產的療效及對孕酮HCG水平的影響差異[J]. 當代醫學,2018,24(32):138-139.
[19]黎海芳,由春玲,唐利爽,謝潔潔. 安胎方加味治療早期先兆流產合并宮腔積血的臨床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6):120-122+126.
[20]陳艷紅. 黃體酮膠囊聯合維生素E治療黃體功能不全致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36):87-88.
作者簡介:黃麗芳(1974-06)女,壯族,廣西田陽區人,大專,主治醫師,田陽區中醫醫院,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