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專家、貪吃蛇、快樂尋寶、卡牌翻翻樂、數字對對碰、校園探險”等是學生們喜歡的時尚游戲,每次耐久跑練習可以選擇其中的游戲,也可以根據實際活動創編適宜的游戲名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設計“領跑專家”游戲,5~8人為1組,小組的每一名學生都要進行一輪領跑,學生根據個人能力選擇領跑的速度和距離,領跑的學生完成領跑后自行排到小組最后跟跑。教師可以滲透長跑比賽的戰術,介紹比賽中跟跑和超越的戰術知識。輪換結束后,各組推選最佳“領跑者”,頒發“領跑專家”獎牌。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優秀學生的興趣,更好地發揮個人能力,還可以使體質稍差的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潛能,達成練習目標。“貪吃蛇”游戲也非常適合耐久跑練習:師生共同在一片籃球場地內自由慢跑,教師隨機喊“食物”,學生就呈幾何倍數進行連接(1—2—4—8—16—32);可以學生進行原地小步跑、跳躍等活動時刻準備著,教師隨機擊掌或指定特色學生(如,戴眼鏡的男生、穿紅色上衣的女生等)進行連接;還可以提示根據自己的體能情況舉手示意,自主選擇加入時間(越早加入對體能要求越高),突出自我評價,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教師根據學情,控制連接時機,強調不能碰撞、不能斷開,注重合作。
場地器械的充分開發與創意利用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策略。因耐久跑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枯燥,在田徑場環形跑道上學習很容易短時間內產生疲勞,從而降低學習積極性和鍛煉效果,教師可以嘗試改變練習場地解決此問題。如,筆者在籃球場設計“最強大腦”——踩線跑比賽,充分利用籃球場上現有的各條線,巧教有氧耐久跑。跑動中教師介紹籃球場上各線的名稱、長度等籃球知識和比賽規則,引導學生嘗試跑遍場地上的所有線,讓學生在跑動中記憶每條線的名稱以及不斷累加的數據,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減輕學生在有氧運動過程中的疲勞感。還可以開展各種“8字”“三角形”“踩固定線”等形式的趣味跑,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推斷等動腦思考能力,又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籃球規則與知識。再如,在田徑場內學練折返跑,充分利用草皮顏色的明暗格,進行隨機趣味折返跑。有教師先安排學生自主進行半場每格的折返跑,熟悉場地及確認從中線到底線一共有多少格。然后教師隨機喊“3”,先固定統一折返點,進行“3”次折返跑;小組內隨機的“3”人拉手折返跑1次;小組內指定“3”人拉手折返跑3次等。還可規定跑到第“3”格進行折返,學生跑動中需要觀察場地,找到準確的折返點。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折返形式,有效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驗耐久跑的快樂。
發展學生耐久跑能力,有時候需要通過團體跑、協同跑等形式,借助團隊力量,達到優劣互補,促進共同提升的效果。如,筆者設計“齊頭并進”——小組定距折返跑比賽,隨機5人1組,在各自半場進行端線到中線之間的折返跑,共同完成不同距離或不同時間的合作跑動,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勵,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組員,共同完成任務才算成功;還可以根據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的原則,讓學生在比賽中不斷變換合作伙伴,體驗不同伙伴帶來的不同體驗,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耐力素質。跑動中要求保持步調一致,同時達線轉身,并通過音樂調節學生的練習節奏,讓學生體驗跑步的節奏感。同時,培養學生合作競爭、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為學生增強體質和學練專項運動技能奠定良好基礎。
對于耐久跑運動絕大多數學生情緒都不太高,如何激勵學生堅持參與練習,需要教師想辦法使用激勵策略。筆者設置“積分晉級挑戰賽”,激勵學生不斷堅持參與耐久跑運動。首先要求中高年級學生體育課中完成規定距離(可以根據學情設置調整),即獲得1分/每節課;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自主利用早操、大課間或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耐久跑,就獲得2分/每天;周末自主完成1次,就獲得3分/每天;寒暑假進行自主跑步,每天獲得5分/每天。達到一定分值標準,如“達標線”“良好線”“優秀線”,可以兌換相應的“頭銜”稱謂及禮物。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耐久跑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對自己的運動能力也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梢栽诎嗉墐仍O立個人及小組積分榜,或在平行級部間頒發“流動紅旗(或獎杯)”,既讓每一名學生心懷希望,又可以激勵團隊攜手挑戰。
耐久跑練習可以結合學校冬季長跑活動,采用“越野挑戰賽”“重走長征路”“我到北京看冬奧”等形式,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比賽中逐步提高耐久跑能力。另外,定向運動、野外生存、遠足等新興運動類項目,具有較強的時尚性和挑戰性,教師在課前了解其特點,找到適合的切入點進行合理整合,改進后運用在耐久跑教學中。如,進行折返跑時,在折返點放置規定跑的不同時間、頻次、方向的任務單;在練習障礙跑、追逐跑時,規定不同的跨越障礙方法及追逐目標及順序要求;尤其是校園定向運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操場上所有不同設施之間的遠度與距離,以及校園內的不同景觀點,做出不同的要求與規定。通過定時跑、定距跑、折返跑、變速跑、追逐跑等形式多樣的比賽,不僅使學生樂此不疲,在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熱情積極鍛煉的同時發展耐久跑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合作、溝通、交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