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
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幼兒園越來越重視對幼兒開展勞動教育。有效的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落實幼兒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幼兒園和家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雙方相互合作,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勞動環境,不斷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效性,提升幼兒的勞動技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品質,鍛煉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的推進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一、開展勞動教育專題家長會
要想有效落實幼兒勞動教育活動,幼兒園首先要定期組織召開勞動教育專題家長會,為家長和教師之間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促使家園雙方詳細了解幼兒在園和在家情況,從而尋找到適宜的教育方法。幼兒園要以解決幼兒現有實際問題為目的召開家長會,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為家長介紹幼兒勞動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長對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視度。同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園相關勞動教育活動安排告知家長,并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幼兒在家的勞動現狀。然后,家長和教師共同制訂幼兒勞動教育的相關策略,推進勞動教育活動順利開展。通過召開勞動教育專題家長會,家園之間進行了有效溝通和交流,確保了幼兒勞動教育活動有策略、有計劃、有目標地推進和實施。
二、創設良好的勞動教育環境
幼兒勞動教育活動的有效推進和落實,還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勞動教育環境,促進幼兒不斷發展和提升。幼兒園要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將環境創設當作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把園所過道、圍墻、門廳當作環境創設的主要對象,以豐富的色彩和多樣化的構圖來刺激幼兒的感官,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參與勞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生動、活潑的勞動氛圍中全身心地投入勞動,培養勞動興趣。教師可以將幼兒參與勞動時的精彩瞬間拍攝下來,將照片張貼在班級主題墻上或宣傳欄內,旁邊附上一些勞動小故事和兒歌,或是展示一些勞動工具,等等。家長和幼兒可以在入離園時自主觀察和欣賞,不斷深化幼兒的勞動意識。同時,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空間資源,為幼兒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創設便利條件。例如,幼兒園可以為幼兒開辟一片農場,讓教師帶領幼兒在農場里種植各種各樣的植物,每個班級輪流照顧自己植物,定期施肥、拔草、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并進行記錄,學習植物的養護方法。如此,可以讓幼兒充分體驗到勞動的快樂,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此外,在落實勞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園還要對區域環境進行巧妙創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地制宜,科學投放活動材料,確保材料的安全性、多樣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我是勞動小能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了解和掌握制瓷的全過程。最后,教師對幼兒的勞動成果進行評比。這樣的勞動教育活動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富有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創造性,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自豪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開展幼兒勞動教育課程
在落實幼兒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勞動教育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定期開展勞動教育課程。例如,在針對小班幼兒開展的勞動教育課程“美味飯團”中,家長和教師提前為幼兒準備了相關活動食材,有西蘭花、肉丁、冬瓜、胡蘿卜、玉米等。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搭配食材,與家長共同制作各種不同口味的飯團,最后大家相互分享和品嘗制作好的飯團。在此過程中,幼兒充分感受到了勞動的喜悅感和成功感。又如,在針對大班幼兒開展的“我的小樹苗”親子種植活動中,幼兒跟家長一起選擇需要種植的樹苗,挑選相關種植工具,共同享受種植的樂趣。在此過程中,家長可以發現幼兒的成長和進步,給予幼兒鼓勵和支持,進一步發展幼兒的種植能力和觀察能力。活動結束后,幼兒園可以召開相關課程活動研討會,讓教師和家長就幼兒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進行交流和溝通,對相關勞動教育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為下一階段幼兒勞動技能的提升提出更有針對性的策略。
在開展勞動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還可以針對幼兒一周的變化和進步進行評價。幼兒園可以先給家長發放《幼兒勞動教育周評價表》,讓家長記錄幼兒在本周的勞動變化以及需要努力的方面,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勞動能力,關注幼兒的勞動細節。教師再根據家長在評價表上的記錄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具體勞動表現,對幼兒進行綜合評價,并評選出班級“勞動小能手”,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與大家分享自己周末在家的一些勞動趣事,讓幼兒充分體驗到參與勞動活動的快樂和成功感,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開展家園研討會和家長助教活動
幼兒園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在每月最后一周開展家園研討會。活動開展之前,教師仔細觀察幼兒在一日活動和區域活動中的具體勞動表現,進行詳細記錄。活動中,教師通過PPT的形式將幼兒在園表現展示給家長看,并就幼兒的相關情況與家長進行交流,將幼兒的階段性勞動成果與家長進行分享,提出幼兒后期需要努力的方向。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社交平臺(如微信、QQ等)建立家園合作群,不定期在群內拋出一些與幼兒勞動教育相關的話題,引發家長交流討論和分享,促使家長在幼兒勞動教育方面達成共識。教師也可以鼓勵家長在群內分享自己的育兒困惑,家園雙方共同研討解決方法,一起獻計獻策。當然,家長也可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幼兒在家的精彩勞動瞬間,幫助幼兒樹立勞動自信心。
在落實幼兒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幼兒園要充分發揮家長的資源優勢,定期邀請一些有特殊專業技能的家長來園開展家長助教活動。如此,不僅可以豐富活動形式和內容,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的專業不足,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平等交流、積極互動、相互信任。例如,有的家長從事種植方面的工作,幼兒園在開展親子種植活動時,可以邀請家長來園為幼兒講述有關種植方面的知識,如不同蔬菜的特征、生長習性及生長階段等,激發幼兒的種植積極性,豐富幼兒的種植知識。有的家長從事廚師行業,教師可以邀請他們來園和幼兒一起開展“包水餃”活動,帶領幼兒制作五顏六色的餃子。當幼兒看到自己制作的七彩水餃被端上桌時,都高興極了,開始大快朵頤起來,在此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包水餃的快樂和成功感。
五、舉辦親子勞動社團活動
幼兒時期的孩子正處于對世界不斷探索的階段,他們對外界的任何事物都比較好奇。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教師可以鼓勵家長帶領孩子多親近大自然、大社會,體驗多樣化的生活。幼兒園可以從小班開始,以班級為單位成立多個親子勞動小社團,團長由社團成員公開選舉產生,負責組織家長開展相關勞動活動。如此,不僅有助于家長之間相互分享育兒知識,而且可以提升家長在幼兒勞動教育方面的認知。通過家長間的思維碰撞和融合,家長對幼兒的成長和進步有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和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鄉土資源優勢,和團長一起制訂階段性勞動教育目標,針對幼兒勞動教育活動的安全事項、流程及舉行地點、具體內容等進行討論,擬訂勞動教育活動方案,確保勞動教育活動順利有效開展。親子勞動社團活動每學期組織1~2次活動,家長可以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帶領幼兒參加戶外勞動實踐,如開展“摘蘋果”“挖地瓜”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情感,讓幼兒在勞動中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提升勞動意識,豐富生活體驗和勞動技能。
六、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競賽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最高級別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將勞動滲透到游戲中,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樣的勞動技能競賽活動,調動幼兒參與勞動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充分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學會珍惜勞動成果。例如,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我園組織幼兒開展了勞動競賽活動,并邀請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中,幼兒自主展示自己打掃衛生的技能,以及自己整理衣服、剝雞蛋、削蘋果皮等技能,活動積極性非常高。同時,家長對幼兒的勞動表現也非常贊賞,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激發了幼兒參與勞動活動的熱情,增強了幼兒的勞動信心,幫助幼兒培養了良好的勞動習慣,進一步提升了勞動教育的實效。
綜上所述,幼兒勞動教育活動的有效落實和推進不僅需要幼兒教師的全面付出,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幼兒園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家園共育,加大家園合作的力度,有效整合園內資源與家長資源,充分發揮家長在勞動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不斷提升幼兒勞動教育活動的成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嬌.淺談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J].數碼設計(上),2019.
[2]黃若愚.家園合作教學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J].東西南北:教育,2018.
[3]杜娜.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作用及途徑[J].東西南北:教育,2018.
322750033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