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曉潔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書法作為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對書寫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認識和書寫漢字能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進一步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豐富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硬筆書法作為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重要書寫方式,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任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硬筆書法課堂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現(xiàn)狀一:硬筆書法似乎無用武之地。寫好硬筆書法需要大量時間練習,學生書寫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教師細心、耐心的指導。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都放在主要學科的學習上,對于書法不夠重視,有的學生甚至在平時的書寫中也只重視速度而忽視質量,硬筆書法顯得無用武之地,于是對硬筆書法感興趣的學生漸漸減少。
現(xiàn)狀二:硬筆書法教學枯燥乏味。傳統(tǒng)的硬筆書法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無法突出書法和文化的聯(lián)系,缺少對書法文化的滲透。有些教師只是向學生灌輸書寫技巧或者方法,并沒有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書寫技巧和方法。此外,書法練習方式較為枯燥,大多數學生很難堅持,更不會主動思考和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
在信息化手段下,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分析需求,創(chuàng)設課題情境,實現(xiàn)有效導入。文本、圖片、視頻等豐富的網絡素材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硬筆書法的興趣。例如,教師教學生字時,可以課前在網上搜集與本課生字相關的漢字演變、成語起源、古詩等內容,也可以展示優(yōu)秀的硬筆書法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引導學生學好硬筆書法,教師還要將學書法的興趣根植于藝術審美之中。教師要應用互動式課件,與學生互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后繼續(xù)探索漢字的故事,延伸書本知識。硬筆書法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學生不僅要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還要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書法欣賞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書法藝術、風格變化、字體特點等,可以使學生體會中國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通過硬筆書法教學,學生還能接觸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詩詞、名言佳句,能學習書法家持之以恒的精神,還能增強文化自信。教師有效開展硬筆書法教學,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要想寫好硬筆書法,教師先要指導學生讀帖。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語言描述生字的整體結構、筆畫的粗細變化以及運筆的特點等。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過于注重理論,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尤其是對運筆變化很難把握。在智慧課堂中,教師依靠多媒體手段可以依次分解筆畫,開展有效的指導,清楚地呈現(xiàn)筆畫特點,學生也能通過大屏幕清楚地看到教師的示范,掌握重難點,及時地內化知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比較相同筆畫在不同結構中的變化,引導學生上臺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感受結構上的變化,體會不同結構的特點,為寫好生字打好基礎。
在硬筆書法教學中,教師不能基于概念、理論開展教學,而是要依靠示范書寫整合教學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內化知識,達到教學目的。板書書寫有一定局限性,學生觀察范圍有限,細節(jié)不清楚,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教師書寫的過程。但是在智慧課堂中應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就能更加清晰、具體地呈現(xiàn)講解示范的完整過程,使學生掌握書寫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在一些共性問題上,教師可以利用手機拍攝學生的書寫成果,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解決學生在實際書寫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課堂拓展教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擴大其知識面。在智慧課堂中,學生習字亦習德。教育信息化拓展了課堂的范圍,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讓硬筆書法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書寫。漢字的每一橫,每一豎,或撇或捺,皆有章法,做人也一樣,要正直有力,要遵守規(guī)范。所謂“見字如見人”,硬筆書法教學還蘊含著德育內容,學生學習寫好字,更是學習做好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遵循筆畫的變化規(guī)律,糾正學生的坐姿,讓學生在觀察筆畫的同時,鍛煉注意力、觀察力、忍耐力,培養(yǎng)恒心、耐心、毅力。學生在思考漢字結構時,從左右穿插、上下避讓等規(guī)律中可以悟得謙虛、禮讓的品質,進而明白一個字的不同部件只有互相協(xié)調才能給人美的體驗,做人同樣需要發(fā)揮所長,團結互助,要有集體意識,要有大局觀。學生通過不斷練習,掌握一定的書寫技巧,也能在學習中樹立勇于克服困難的信心。

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會主動學習和探究,因為在這樣的自主活動中學生能獲得成就感,這是保持興趣的重要因素。學好書法本身就不是易事,日復一日的練習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對此,多維度的鼓勵和評價是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一大動力。
在硬筆書法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和評價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對此,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展開互動討論,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信息的及時有效反饋。通過信息化手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相關軟件在課堂上對自己和其他學生的書寫成果作出評價。書法軟件中的評價功能可以通過掃描學生的書寫成果,點評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與教師的評價形成互補。在課堂互評中,一些內向的學生能夠得到其他學生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和優(yōu)勢,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持之以恒。一些學生在線上交流活動中獲得了展示的平臺,收獲了寫好硬筆書法的信心,感受到書法練習的樂趣。
在信息化時代,“打卡”一詞在如今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已屢見不鮮。書法學習同樣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打卡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勤學勤練的好習慣。學生可以把自己平時的練習圖片、視頻上傳到班級群內,教師定期開展打卡情況交流活動,通過學生喜愛的方式鼓勵積極參與打卡活動的學生,激勵大家定期練習。同時,學生可以借助班級群、朋友圈、小管家等平臺,與教師、家長互動交流,如點贊、贈送小紅花等。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肯定和鼓勵下,可以與其他學生在線上和線下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鑒賞,良性競爭,共同進步。教師還可以通過云平臺、學習空間、網絡云盤等將優(yōu)秀作品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得到熏陶與感染。教師也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品投給相關雜志、公眾號等,幫助學生爭取刊登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硬筆書法練習。
在傳統(tǒng)硬筆書法課堂中融入數字化手段形成的智慧課堂,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硬筆書法的興趣,提高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的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