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玥玥
區域游戲是指教師提供適當的區域游戲材料,指導幼兒在特定的區域開展活動,以滿足幼兒成長需求。區域游戲是幼兒的一項重要活動,具有學習性和娛樂性的特點。科學的區域游戲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學習能力,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合作學習是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主要學習形式,合作學習的形式被廣泛應用于幼兒的區域性活動中,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通過區域活動,構建良好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幼兒合作學習強調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性互動,特別強調幼幼互動。在合作學習中,幼兒的學習不再是個人的事,它是一種基于對等關系的互惠的學習形式。也就是說,幼兒從各自的視角出發,互相交流想法、意見,在共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思想,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維果茨基認為,合作學習活動之所以能促進幼兒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幼兒可以在彼此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進而表現出比單獨學習時更高的水平。幼兒在與同伴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游戲的內容,這種合作的過程也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幼兒之間會為了達成一項目標而互相討論和探索,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教師給予每一名幼兒自主發言的權利和機會,全面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整體認知,拓展幼兒的思維深度,推動幼兒思維能力發展。
在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時,一些幼兒在某些游戲領域存在劣勢,而另一些幼兒恰恰在這方面擁有優勢,他們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取長補短,充分發揮自身特有的優勢,通過小組合作順利完成游戲,從而更好地體現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主體性。同時,在區域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合作學習使幼兒之間產生了較強的凝聚力。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形成一個整體,并且形成了團隊意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產生共鳴,不僅讓幼兒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尊重別人,在課后也可以好好相處,在生活中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
當今幼兒園的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備受親人長輩寵愛,當他們有任何需求時,家長會盡全力滿足。在這種家庭環境影響下,幼兒入園后在與他人交流時,很容易過度關注自己,而不在意其他人的意見與想法,這導致部分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缺乏合作能力,無法跟周圍的同伴有效溝通,影響了區域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
合作能力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素質,小組合作學習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筆者在實踐中觀察發現,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有一些幼兒雖然可以單獨將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出色地完成,但是他們不擅長與同伴合作,而是更偏向于獨立完成任務。幼兒缺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這不利于區域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
部分教師認為,區域活動是自由自在的活動,應放手讓幼兒自己玩。因此在幼兒分組進入區域后,教師就不再干預,而是隨意地在各區域間走動,有時還會隨意地打斷幼兒的活動,影響幼兒游戲的專注程度。此外,部分教師的活動設計創意平淡,缺乏發展性和趣味性,大多是安靜的桌面操作游戲,如拼圖、串珠等,少有復雜的角色游戲和建構游戲。長此以往,不僅直接影響了活動效果,還會導致幼兒對區域游戲活動失去興趣,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當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時,教師要特別注意活動材料投放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發揮促進幼兒合作的作用。教師應通過提供合理科學的游戲材料幫助幼兒提高合作能力。首先,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成長特點選用合適的游戲材料,以確保幼兒可以跟游戲材料進行有效的互動。其次,教師應注意區域游戲活動材料種類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滿足幼兒不同類型活動的材料需求。豐富的材料有利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成長,可以培養幼兒的成就感,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最后,教師要積極鼓勵幼兒在游戲中與周圍的同伴進行討論,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拼圖區”,教師可以使用拼圖、積木或智能游戲卡片等不同的游戲材料開發幼兒的智力。同時,教師還要觀察幼兒在與游戲材料互動時注意力是否集中。由于游戲材料眾多、種類復雜,部分幼兒在面對大量的材料時會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此外,當幼兒在特定類型的游戲區域進行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盡量避免使用其他類型的游戲材料。
在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游戲內容,確定特定的游戲任務,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幼兒積極與小組內的同伴溝通交流。有效的區域性游戲任務能夠使每一名幼兒充分參與,并積極與同伴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游戲活動的管理者,還是游戲活動的參與者。作為游戲活動的管理者,教師應積極準備游戲材料,制定合理、詳細的游戲規則;作為游戲活動的參與者,教師要參與游戲活動,積極與幼兒合作,以促進游戲活動有效開展,提高游戲活動的質量。
例如,在“時裝表演”游戲中,首先,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回憶電視上的時裝秀;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準備道具,并提示他們利用廢紙和塑料袋設計和創作,如可以用舊報紙設計裙子、用塑料袋制作蝙蝠俠襯衫等;最后,教師要詳細安排好游戲中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并讓每一名幼兒明確自己的任務。在目標和任務的驅動下,幼兒會積極參與表演環節,并思考如何塑造自己,如何與小伙伴合作、互動等。在設計和創作的背景下,幼兒會團結協作,一起設計、一起表演,展示出溫暖而愉快的合作氛圍。
區域游戲活動在培養幼兒的生活經驗、創新性思維和學習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幼兒的年齡小,認知能力不足,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好組織者的角色,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對游戲進行適當干預,在區域游戲活動中促進幼兒發展。
首先,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并根據他們的需求構建游戲活動。一個有意義的主題游戲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有效地學習,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以手工游戲為例,教師要提前組織活動內容,并將手工主題分成幾個小部分。接著,教師引導幼兒獨立創作小主題,然后通過整合形成一個大家感興趣的大主題。教師通過設計有吸引力、豐富多彩的區域游戲活動,達成提高幼兒合作能力、促進幼兒深度學習與發展的教學目標。
其次,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提供高質量的引導,確保幼兒之間的對話合乎邏輯且標準化。例如,在“小超市”游戲中,教師要在幼兒購物的過程中,仔細傾聽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諸如“打折”等促銷活動,讓幼兒學會找零,使他們真正從游戲活動中獲得生活經驗。有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只是純粹的交換商品和硬幣,這時教師可以直接干預,引導他們觀察商品的特點和價格,指導他們比較不同超市的同一種商品的價格與質量。
最后,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自評和互評,引導幼兒從游戲活動的反思中,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在區域性游戲活動中,參與合作的幼兒之間如何進行分配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成員的分配時,一定要注意各小組成員能力的均衡性,要根據每一名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特點,將他們分配到合適的小組中。這樣可以更好地縮小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實力差距,保證后續活動的公平性,也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小組合作的過程是一個團隊共同進步、共同完成游戲活動的過程。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給每名參與的幼兒分配明確的任務,針對每一名幼兒的能力差異,引導他們完成任務。同時,教師要強化幼兒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在小組內進行自薦,促使他們在組內有效溝通,使每名幼兒通過小組學習獲得發展,實現共同進步。
總之,區域性游戲活動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組織區域活動時,教師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創設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活動領域,并為幼兒提供科學合理的區域活動形式,引導幼兒與不同種類的材料有效互動,以實現個人發展。同時,合作學習也被廣泛應用于區域游戲活動之中,幼兒之間的合作是區域游戲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當幼兒參與區域游戲活動時,教師應積極促進幼兒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多開口,學會工作、聯想、思考和表達,以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