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飛 陳清波 汪建亞 董梅
摘 要: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近年來湖北省油茶基地規??焖侔l展。本文闡述了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現狀,梳理了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油茶產業發展的相關對策和建議,以期能對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發揮良好推動作用。
關鍵詞: 油茶產業;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94.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3020(2022)01-0070-03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與油棕、油橄欖、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茶油營養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色輕味香,是理想的食用油;油茶副產品綜合利用價值高,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等方面[2-4]。發展油茶產業對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具有重大意義[5]。自2008年以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人們對高品質油料需求不斷增加,極大地帶動了油茶種植產業的快速發展。湖北省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油茶產業發展迅速[6]。但是,在油茶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論述湖北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和建議,旨在為湖北油茶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1 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現狀
1.1 種植規??焖僭鲩L
自2008年以來,湖北省各級政府通過政策扶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積極統籌整合資金,大力推動了湖北油茶產業發展,油茶基地建設規模快速增長,造林主體以企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為主。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省油茶面積為9.3萬 hm2[7],2020年全省油茶面積達到28.3萬 hm2[8],12年間油茶面積增長了19.0萬 hm2,平均每年增長約1.6萬 hm2。
1.2 種苗質量得到基本保障
加強種苗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定三清楚”(即定點采穗、定點育苗、定單生產、定向供應;品種清楚、種源清楚、銷售去向清楚)的規定,湖北油茶采取“統一布局、市場準入、統一供穗、保證良種、統一標準、規范建設、統一考核,動態管理”的措施,并根據各地造林任務對苗木的需求情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指定29個苗圃定點生產,11個定點采穗圃定點供穗。全面推廣芽苗砧嫁接技術,全部采用容器育苗,推廣使用輕基質容器育苗,培育兩年生合格苗上山造林,成活率高、效果好。近年來湖北不斷優化栽培品種,重點推廣應用長林40號、長林4號、長林3號、長林53號、湘林1、湘林XLC15、鄂林油茶151、鄂林油茶102、鄂油465號等9個優良品種,改變了以往優良品種多而雜的問題。根據造林需求情況,近幾年每年可出圃兩年生大苗和容器育苗3 000萬株左右,基本滿足了湖北油茶造林對良種壯苗的需求。
1.3 科技支撐能力逐漸增強
組織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北省林業局林木種苗管理總站、湖北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相關技術力量,加強對油茶生產加工技術的攻關,制定了油茶育苗、栽培技術規程,建立標準化技術體系。組織編寫并出版了書籍《油茶種植新技術》《油茶豐產栽培實用技術》,編制了《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培育技術規程》《油茶采穗圃營建技術規程》《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規程》和《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規程》等技術規程[9],這些科技成果為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全省各級政府積極開展技術服務,通過技術培訓、現場輔導和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培訓了一批技術骨干,依托林業科研院所、林業工作站、苗圃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科技示范戶,建立了全省油茶產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良種及豐產栽培技術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1.4 產品加工體系基本形成
近幾年湖北各地積極扶持油茶加工企業,培育龍頭企業,油茶加工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全省現有油茶加工企業61家,其中較大規模的企業21家。群眾認識度高的茶油品牌不斷涌現,出現了“本草天香”“富川山茶油”“四季春”“香芝源”“悟鑫”“茂森源”等眾多品牌,湖北油茶加工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同時隨著油茶副產品精深加工研究,湖北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研發了茶油果、茶皂素等系列洗滌護膚產品,注冊了商標“上古之水”。
2 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政策性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湖北油茶基地建設主要是以企業、合作社、大戶造林為主,這些造林主體發展基地建設規模大,資金投入大,而當前省、縣級財政投入資金相對有限,同時以林地、林權證抵押貸款難,缺乏信貸支持,沒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制約了油茶產業的發展。
2.2 部分基地經濟效益不高
油茶基地的高產出離不開良種和科學管理,從目前已經進入盛果期的油茶基地來看,湖北省部分基地存在單位面積產量低、效益不高,平均產茶油只有75~150 kg·hm-2,純收益不足7 500元·hm-2。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品種不優,由于當初群眾對油茶良種認識不夠,沒有采用優良品種造林;二是造林地選擇不適當,有的是立地條件差,過于貧瘠,有的是當地氣候干旱、缺水,有的海拔過高等等;三是部分基地由于不重視管理或者缺乏資金和技術,管理措施不到位,沒有進行科學的施肥、修剪等管理,導致單位面積產量低和效益差。
2.3 老油茶林面積大,產量偏低
湖北有20世紀70~80年代種植的老油茶林約7萬 hm2,是播種繁殖的非良種普通油茶[7],長期疏于管理,密度大、樹形差、樹勢弱、結果少,導致產量偏低,平均油茶產量30~75 kg·hm-2,經濟效益不高,嚴重影響林農經營管理的積極性。
2.4 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力短缺
當前油茶基地在種植管理、果實采收、山區果實運輸、果實脫殼等方面機械化程度還不高[10],而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導致企業大規模發展油茶種植行業投入大、成本高、管理難度大、經濟效益低,影響油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2.5 茶油市場認知度低,宣傳力度不夠
茶油作為一種高級食用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營養成份豐富,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11]。但目前油茶宣傳以企業自主宣傳為主,宣傳力度不夠,茶油作為高端食用油還不為老百姓所熟知,茶油市場占有量低[12-13]。
3 湖北省油茶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大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促進油茶產業穩步發展
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強資金整合力度整合相關資金扶持油茶產業發展,加強與各銀行間的協商和溝通,拓寬貸款融資渠道,為油茶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油茶產業發展。
3.2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保障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油茶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依靠科技,走規?;?、標準化、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加強對良種選育、豐產栽培、機械采收運輸、產品加工等重點環節的技術研究和攻關[3],通過技術創新解決影響當前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科技創新,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3.3 兼顧中幼林撫育管理和低產林改造,促進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加強對現有油茶中幼林的撫育管理,教育引導群眾,改變以往對油茶種植“重栽不重管”的觀念,普及和推廣油茶豐產栽培技術等實用技術,提高基地建設質量和效益。當前湖北油茶低產低效林面積大,據統計有13.3萬 hm2,必須抓好低產林改造工作,通過政府引導,加大技術服務和指導,對低質低效林進行全面改造,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增加經濟效益,實現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3.4 加強推廣宣傳,推進茶油生產加工及市場流通健康發展
由政府主推,社會參與,通過網絡、電視廣播、戶外廣告等加大對茶油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老百姓對茶油的認知度,樹立湖北油茶品牌形象,提高茶油市場的接受程度,不斷完善茶油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體系建設,加強市場推廣,打通市場銷售渠道,提高茶油產品的市場占用率。
3.5 挖掘油茶文化,促進油茶產業發展多元化
深入挖掘油茶文化,大力發展油茶賞花經濟,延長產業鏈,推進油茶產業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油茶特色小鎮、油茶康養基地、油茶生態主題觀光園,打造油茶文化節,促進油茶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莊瑞林.中國油茶(第二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1-300.
[2]吳雪輝,黃永芳,謝治芳.茶油的保健功能作用及開發前景[J].食品科技,2005(8):94-96.
[3]李麗,吳雪輝,寇巧花.茶油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J].中國油脂,2010,35(3):10-14.
[4]何方,姚小華.中國油茶栽培[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
[5]回良玉.回良玉副總理在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上的講話(摘要)[J].中國林業產業,2008(10):6-7.
[6]王斌,王開良,童杰潔,等.我國油茶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林業科技開發,2011,25(2):11-15.
[7]周席華,徐永杰,程軍勇,等.湖北省油茶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路[J].湖北林業科技,2008,154(6):50-52.
[8]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我省木本油料產值達85億元[EB/OL].(2020-10-10)[2021-05-08].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02/20201009/155531005787701.html.
[9]程軍勇,鄧先珍,周席華,等.湖北省油茶研究進展報告[J].湖北林業科技,2016,45(3):53-58.
[10]王瑞,陳永忠.我國油茶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提升思路[J].林業科技開發,2015,29(4):6-10.
[11]彭陽生,奚如春.油茶栽培及茶籽油制取[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200.
[12]李良清.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鄉村科技,2019(4):32-33.
[13]李海燕.我國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8,153(6):42-43.
(責任編輯:唐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