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威
教師發揮師德作用,就要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素養,同時必須熱愛教育工作,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讓學生們時刻都能從老師身上感受到對他們的愛與溫暖,那我們在平時就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對學生有更多的鼓舞,讓他們在認可和包容下健康成長。
一、做好教師應做好的本職工作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示范,學生在學校時間比較久,接觸最多的人就是教師,在教師的陪伴下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孩子會關注教師的言行,教師的言語和行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不僅要做到學識淵博,而且在平時的接觸當中,例如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言談禮儀上也應該做好榜樣。如果一個老師的言行舉止和穿衣打扮與老師的地位和身份不符,那么他很難談得上是一位認真負責的教師,而且不會被學生認可和喜愛。而老師如果學識淵博,教學工作扎實,同時在言行舉止上處處都能夠體現老師的風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當中的引路人,才能夠是一位合格的園丁,才是一位合格的學生靈魂的塑造師和工程師。
二、尊重學生,公平、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
學生就仿佛是花朵,需要我們教師用愛去呵護,讓師愛之水灑向人間,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力量。學生生來平等,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教師必須要在關愛學生的前提下公平、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學生尊重,讓學生在良好的成長氛圍中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我們教師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會發現,班里總有一些孩子成績很好,特別聽話,也特別討人喜歡。但也有一些學生成績不怎么樣,課堂、課下紀律不好,這也是教師所關注的重點方面,也是需要教學工作開展中著手突破的。但是,不管學生是什么樣的表現,教師都不能采取區別對待的形式,不能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教師要看到學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值得我們去欣賞。如果苛求每一位學生都做的一樣,那么這個社會也就缺少了豐富多彩的個性。我們在工作當中,應盡量站在差異性角度理解學生,深度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遇到的學生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的,每一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是不相同的。教師愛的力量是無窮的,能夠融化孩子內心冰冷的世界。所以,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必須時刻帶著愛心和學生溝通,要盡力進入到孩子的思想世界中,理解和包容孩子。在感受孩子世界中的風景之下,更好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設身處地的去關心他,幫助他更好地解決問題,引導其走上正確的道路。
三、理解學生,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內心世界
學生在教師面前是發展的獨立個體,他們是人,同時也是在社會當中發展的人。孩子有著自己的家庭環境,而且是獨特的,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所處背景也不同,都是十分獨特的。由此塑造了他們每個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
每一位真正關愛學生的好老師,一定會深入而細致地走入每一位學生獨特的人生經歷中去。去感受他們成長當中遇到的不同的問題。感受他們內心世界當中獨特的喜怒哀樂。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困惑,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的老師。
教師這一職業是值得人們尊敬的,也是神圣的。在我眼中,師德是教師做人的根本,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作為教師要從內心中認可教育工作崗位,要釋放自己的愛,給予學生關懷。要做到愛學生如愛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果每一位老師能在職業生涯中堅持這樣做下去,自然會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尊重,收獲我們作為人民教師應有的幸福和喜悅。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