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光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2)02-0029-03
肉雞遺傳因素以及養殖場養殖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肉雞養殖產業的整體效益。遺傳因素是天生的,不能借助人為手段改變,但借助建立健全的養殖管理方式,對肉雞生長環境進行人為調控,滿足肉雞生長發育的需要,便可以為肉雞的良好生長提供保障,縮短養殖周期,促進飼料利用效率提升,實現養殖效益的最佳化。但諸多養殖戶始終運用傳統的養殖模式,忽視把控細節,導致不能充分發揮出肉雞的生產性能,效益普遍不高。為了促進肉雞養殖業良好發展,需要對肉雞養殖管理的細節引起重視,運用行之有效的飼養措施為肉雞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
1 肉雞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1 養殖環境較差,布局缺乏合理性
現階段,大部分規模化養殖場最初均采用的是家庭散養模式,一開始并未科學合理規劃和設計場內布局,大部分圈舍以及設施的位置欠缺合理性;諸多養殖場中未設置排污設施或排污設施不健全, 隨著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現有設備處理糞污的能力滿足不了日漸增多的糞污處理需要,糞污堆積嚴重,嚴重污染了場內環境。
1.2 消毒不嚴
帶雞消毒和環境消毒是肉雞生產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但一些生產者覺得,肉雞很快便能長大,飼養過程中消毒無需面面俱到,基本上都省略了帶雞消毒這一步[1]。一些雞場盡管對雞舍內外進行了消毒,但存在藥液濃度有效性不夠、消毒不徹底等問題。還有諸多場家對進出場區的運雛車輛以及送料車輛消毒不嚴,有的駕駛員還擔任卸貨員,未經消毒在雞場內活動。甚至還有飼養員在對外處理病死雞、糞便時,接觸外來人員、物品和運輸車后不進行消毒便直接到雞舍中工作。忽略這些細節消毒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應注意日常加強管理。
1.3 舍內小氣候存在問題
有的養殖戶雞舍中雖然配備風機,但沒有適時開啟,只借助開關門窗進行通風,容易直吹雛雞;有的雖然開啟風機通風,但通風設置缺乏合理性,容易出現賊風或出現無效通風,如此便會導致環境惡化,易使肉雞發病。養殖場覺得肉雞出欄快,不注重采取如定期檢測舍內有害氣體成分、調試氣流速度等預防措施,肉雞長時間受到舍內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害,引發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甚至繼發感染其他疾病造成大規模死亡。
1.4 水源污染較為嚴重
諸多肉雞飼養場給雞群的飲用水大部分是井水,通常水井設置在雞場中。而雞場中未經處理的糞便污水發生泄露后或雞場遭遇暴雨,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而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污染的地表水逐漸滲入水井,使井水中微生物和其它污染物遠遠超出飲用水國家標準,如果這些井水沒有檢測而直接給肉雞飲用,會大大增加肉雞患病幾率,將會對雞場造成極大損失。
2 肉雞高效飼養關鍵技術
2.1 科學選擇肉雞品種
肉雞遺傳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肉雞生產性能的發揮。肉雞品種優良,發病率更低、抗病性能和適應能力更強、飼料利用率更高,生長發育也更快,所以在養殖肉雞前應對優良品種進行科學選擇。現階段,經常選擇艾拔益加、哈巴德、科寶等肉雞品種,這些品種具有生產性能強、生產周期短、飼料利用率高、體型較大的特點。此外,還要合理選擇個體,選擇雛雞應具備臍部愈合良好、叫聲明亮、活潑好動、與該品種生產特性相符、生長發育良好等條件,第一時間淘汰病殘弱的雛雞。
2.2 選用優質飼料
飼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雞群的健康,所以選擇合適的飼料很重要。肉雞飼料應選擇全價配合顆粒料,可根據飼養肉雞的不同目的、不同水平和不同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正確選擇。如果肉雞在飼養中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便會阻礙肉雞體內蛋白合成、免疫抗體形成,或難度變大[2],而肉雞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也會受到影響。在喂養肉雞時,應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增強肉雞抵抗力。在選擇配合料時要仔細查看標簽,看是否符合國家規定質量標準,是否在規定的保質期內。在更換某廠家生產的配合料時,尤其第1次使用一定要進行小規模的飼養試驗,根據肉雞的采食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增重及飼料消耗情況對配合料質量作出科學判斷。
2.3 合理選擇水源
水乃生命之源,只有水源安全,才能為肉雞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因此,要確保水源附近無污染源。從地下淺層取水的雞場,必須對飲用水通過沉淀、消毒、凈化后才可以使用,通常來說,每立方米水加6~10 g漂白粉。給雞飲用的水最好選自深井水,平時要蓋緊井蓋,以免進入污水、污物和灰塵,對水的安全造成影響。對肉雞的飲用水定期進行嚴格檢測,使其符合國家標準;水的pH值應在7.0以上,但不超過8.5。水的溫度度最好控制在10~20 ℃左右。
2.4 加大雞舍環境管理力度
在養殖肉雞中,各種疾病的發生與傳播均和雞舍的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環境衛生良好的雞舍,肉雞更不容易患病,可以健康生長[3]。維持雞舍環境干凈衛生,應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清潔和消毒,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首先,定期消毒雞舍,確保雞舍環境良好,最大化控制雞舍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率。最近幾年,肉雞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在養殖中需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同時積極開展雞舍的驅蟲和通風工作;其次,在養殖中必須合理控制濕度與溫度,濕度過大會影響肉雞的生長,因為環境潮濕會為病菌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易出現各種疾病;最后,科學使用有益菌噴灑雞舍,可以起到除臭、除氨和消毒的目的,配合有效通風,從而從根源上改善雞舍環境質量。
2.5 做好免疫措施
育雛階段的肉雞缺乏較強的抵抗力,易受到環境改變的影響而患病,甚至死亡。養殖人員在育雛時,要在合適的時機為其接種疫苗。通常情況下,在雛雞7日齡左右在其鼻子和眼睛處點上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活疫苗,在14日齡對雛雞飲水免疫2倍量的傳染性法氏囊疫苗,21日齡飲水免疫新城疫疫苗,28日齡可飲水免疫2倍量的傳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時注意,在雛雞免疫接種前后2~3 d內不能使用抗病毒類藥物,否則易引起免疫失敗,而且每增加一次免疫會刺激雛雞出現應激反應[4]。
2.6 掌握時機,適時出欄
提升肉雞的飼養效益,還必須重視出欄時機。首先,掌握第一手的行情信息。肉雞出欄時的市場價格直接影響著肉雞飼養獲得直接經濟效益的多少,所以需要積極、迅速對肉雞市場信息進行了解和掌握,根據本地區毛雞的需求量以及肉雞的飼養量等對進雛數量與時間予以確定;其次,在適當的時間上市銷售。通常肉雞在46~52日齡,體重達到2.5 kg左右便可出欄[5]。若是飼養周期過長,肉雞的食量增多,但增長率和料肉比降低,超期飼養時間越長則獲得的經濟效益越低。
3 結語
總而言之,肉雞產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農村和農業經濟中的支柱產業,為畜牧業的發展增添了很多助力。但我們也應看到,肉雞生產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肉雞的健康生長以及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提升。對此,在肉雞業生產中我們應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同時運用相應的手段有效解決,在國家相關法規下合理用藥,借助科學的飼養方法、精準飼喂,確保所生產的肉雞健康且肉質好。
參考文獻:
[1] 左長青.肉雞養殖關鍵技術[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08):49.
[2] 尤麗霞.肉雞養殖飼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畜牧獸醫,2020,41(06):37.
[3] 楊政凱.肉雞養殖關鍵技術探討[J].畜牧業環境,2020(09):39.
[4] 韋淑華.淺談肉雞養殖關鍵技術[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07):180.
[5] 韓勇.淺談如何解決肉雞生產中存在問題[J].中國畜禽種業,2017,13(07):144.
35115003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