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淑虹 施生晶











摘? ?要:創新性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本文通過毛刷彎曲現象,實驗探究: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利用自制教具定性探究:影響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定量探究:向心力大小;通過創新實驗解決物理教與學困境,讓學生對向心力認識更透徹,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
關鍵詞:創新實驗;學科素養;向心力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成功的物理實驗,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物理的概念與物理規律的理解。筆者設計了創新性實驗,結合信息技術,對向心力進行了科學探究,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物理學科素養。
1? 實驗探究: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制作背景:物體隨盤做圓周運動是常見模型。物體除了受重力和支持力外,還受到靜摩擦力,因為學生不能直接觀察到物體的受力,若直接給出靜摩擦力的方向,生硬地告知學生靜摩擦力為其提供向心力,學生難以理解,在后續相關問題的解答,學生常會出錯。
實驗器材:轉盤、毛刷、重物、細繩等。
學生演示:把重物放在毛刷上方,用細繩把毛刷、重物固定在轉盤上,轉動手柄,讓毛刷、重物隨轉盤一起做圓周運動。
學生觀察:豎直位置的毛,向外發生彎曲,如圖1所示。
實驗分析:當物體隨著圓盤旋轉做圓周運動時,學生觀察到:毛刷發生了彎曲,判斷物體具有相對滑動的趨勢,因此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之外,還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通過分析毛刷彎曲的方向,從而得到物體在隨圓盤做圓周運動時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引導學生分析物體在做圓周運動:靜摩擦力時刻地指向轉動平面的圓心。
實驗結論:物體隨著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提供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通過演示實驗,把不易被觀察到的靜摩擦力方向轉變為一種可以觀察到、可分析到的現象,有效地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困難,很好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 定性探究:影響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器材:兩個乒乓球(一個裝沙子,一個未裝),兩根棉線,兩個筆套,兩個裝了部分水的礦泉水瓶,如圖2所示。
學生演示:手握筆套,快速將乒乓球旋轉,讓乒乓球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
實驗現象:裝沙子的乒乓球做圓周運動后,礦泉水瓶被提起來了。在轉速相同的提前下,沒裝沙子的乒乓球做圓周運動并沒有將礦泉水瓶提起。
設計意圖:利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即可自制實驗器材,使學生們切身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處處有物理。通過乒乓球提礦泉水瓶,讓學生體驗、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學生演示:教師引導學生演示3個實驗;加快轉速;增加繩長(轉動半徑);增大乒乓球質量(裝沙子),讓學生觀察乒乓球提礦泉水瓶的效果,從而讓學生猜想影響拉力大小的因素。
學生猜想:學生討論交流,提出自己見解;乒乓球提礦泉水瓶的拉力大小跟球的質量、轉動的半徑、轉速(角速度)有關。
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準確地測出質量、半徑、角速度等數值,再深入地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一定更可靠,進而引出本節課學習目標,形成定量的研究思路,制定一個探究的方案,要運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向心力跟物體的質量、轉動半徑、角速度之間的相互關系。
3? 定量探究:向心力大小
3.1? 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
實驗器材:計算機、向心力實驗儀、傳感器、調速器等,如圖3所示。
測量設備介紹:槽碼做圓周運動時的半徑,在螺旋臂上能直接讀出;力傳感器直接測得槽碼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電機控制器能改變槽碼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如圖4)。
實驗裝置特點: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通過傳感器快速對數據進行采集,利用DISLab向心力軟件,計算機智能化進行數據處理,實驗效果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1 ]。
3.2? 實驗探究
探究一:向心力與角速度的關系
打開朗威DISLab向心力研究Ⅱ軟件,點擊"研究向心力與角速度的關系";在操作界面上輸入實驗相關參數:擋光柱寬度Δs、擋光柱到圓心的距離d、槽碼的質量m=0.02 kg槽碼的轉動半徑r=0.10 m(如圖5)。
3.3? 數據采集
調節角速度控制器(如圖4),將角速度調為6.07 rad/s,待懸臂轉動穩定后,點擊"記錄數據",計算機屏幕顯示向心力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接著點擊"停止記錄"→"選取F值",將鼠標移至圖線較穩定的區域,從而選取F值,完成第一組數據的選取。再依次將角速度控制器調制為10.10 rad/s、14.12 rad/s、18.14 rad/s、20.13 rad/s、22.16 rad/s,按之前的步驟依次操作,待六組數據全部選取,得到圖線(如圖6)。
采集數據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巧,也是今后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和實踐的一項重要基本功,通過對數據采集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對于實驗數據真實性的認識與嚴謹科學態度。
3.4? 數據處理與分析
3.4.1? 人工繪圖畫圖像
選用合適的坐標軸比例,用圖6采集到的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用“X”符號進行描點,畫F-ω關系的圖像,為了能夠使圖線真實地反映兩個測量值之間的關系,要根據測量點與圖線的大體形狀合理地選取;因實驗存在誤差,要仔細分析后決定取舍,畫出圖像(如圖7),可能是雙曲線、拋物線、圓弧一部分等。
教師引導學生用“化曲為直”的方法,將非線性圖像轉化為線性圖像[ 2 ]。同樣,利用圖6中的數據描點,畫F-ω2關系的圖像(如圖8),使盡量多的點落在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大致均勻地分布在兩側,偏離直線太遠的點,數據“異常”,誤差較大。學生分析畫出的圖像,會得出:F與ω2成線性關系。
人工繪制圖像,能培養學生的記錄、處理、分析數據等實驗技能,能培養學生細致、耐心、求實的實驗素養;通過圖像處理數據過程,能提升學生實驗探究素養。但人工繪圖占用大量時間,受課堂時間的限制,且誤差較大,目前教師較少使用。
3.4.2? 利用朗威DISLab軟件畫圖
利用朗威DISLab軟件畫圖。點擊窗口“F-ω”,得到圖像(如圖9),再點擊“F-ω2”,得到F-ω2圖像(如圖10)。
利用朗威DISLab軟件畫圖,設置相關物理量,實時采集實驗數據,數據以表格的形式及時顯示,軟件能實時進行數據處理,結果以圖像形式顯示;探究者不需要讀數據、記錄數據,不要人工繪圖,只需點擊鼠標,操作簡單,短時間內能完成實驗,可以集中精力進行實驗探究,有效提高實驗效率。
實驗結論:槽碼的質量、轉動半徑不變,向心力F與角速度ω2成正比。
探究二:向心力與轉動半徑的關系
打開朗威DISLab軟件,輸入實驗相關參數:槽碼的質量0.02 kg,調節角速度為20.14 rad/s;把半徑調至0.04 m處。點擊“記錄數據”,按之前的步驟依次操作選取F值,測出第一組數據。將半徑依次調至0.06 m、0.08 m、0.10 m、0.11 m、0.12 m處,測出六組力F的數據,點擊窗口“F-r”,得到F-r圖像(如圖11)。
實驗結論:槽碼的質量和轉動角速度保持不變,向心力F與轉動槽碼的半徑r成正比。
探究三:向心力與質量的關系
在朗威DISLab操作界面上輸入實驗相關參數:將質量為10 g的槽碼放置在半徑為0.01 m的位置,調節角速度為10.12 rad/s。
點擊"記錄數據",按之前的步驟依次操作選取F值,測出第一組數據F=0.10 N;將槽碼質量調至為20 g、30 g、40 g、50 g、60 g處,測出六組力F數據,點擊窗口“F-m”,得到F-m圖像(如圖12)。
實驗結論:槽碼的轉動半徑、角速度都保持不變,向心力F與槽碼的質量m成正比。
把朗威數字化信息系統引入課堂,實驗操作簡便、快捷,實現對數據的精準快速測量及處理,實驗結果以圖像的形式展示,學生可以直觀地判斷各個物理量之間定性的關系。得出結論:物體做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F與物體的質量m 、轉動半徑r 、轉動的角速度ω2成正比。同時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體會到了探究的快樂,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融合信息技術,不斷改進實驗,通過創新性的實驗,讓實驗現象更直觀,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發展,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余雪妹.高中物理DIS實驗與傳統實驗整合初探[J].物理教學探討,2011(9):29-32.
[2] 施生晶. 提升“科學探究”素養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21(2):15-18.
307150033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