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振蘭
【摘? 要】新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幼兒機構及家長已經從傳統觀念中的只關心幼兒的成績轉變為更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團體生活、
道德教育。主題活動是指團體活動中,以一個主題為主,結合主題開展實施與交流。幼兒在主題活動中要主動、積極、融入、個性地探索,如此才能達到深度學習。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能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世界,更能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育。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增強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不但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還能促進幼兒高階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主題活動;深度學習;幼兒;措施
一、幼兒主題活動的開展措施
(一)確定主題目標,創建主題環境
主題活動要做到內容新穎、環境創新,教師要在每次活動開展前確定主題目標,并圍繞主題目標創建主題環境。
如開展“防火演練”主題活動,教師在主題活動開展前首先要準備一些圖片、視頻、道具等,通過表演加深幼兒的認識。幼兒園可提前準備好煙霧,讓幼兒透過教室玻璃看見“著火了”,這時教師可以問: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幼兒園著火了,怎么辦?是什么被火燒著了?這時有些幼兒能答出來,有些答不出來,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我們現在要給消防員叔叔打電話,電話是多少呢?把提前準備好的消防電話圖片拿出來,告訴幼兒,這就是火警的電話119,當火災來臨時,要求助大人撥打的緊急火警電話。
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安全逃生,給每個幼兒發放一個濕毛巾,告訴幼兒用濕毛巾捂好口鼻以免火災氣體嗆入人體呼吸系統,引起呼吸困難等,并帶領幼兒安全有序地撤離到指定區域,告訴幼兒不能去火災發生地。
待火勢消退時,讓幼兒觀察火災區域,并提問:小朋友們,這塊草坪被火燒得這么黑,周圍的草都被燒焦了,小草都沒有生命了,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時幼兒會七嘴八舌地議論,教師此時應該告訴幼兒這次火災的起因:之所以會引發這次火災,是有人抽煙之后隨意亂扔未熄滅的煙頭,煙頭燒到了草坪,引發了這場事故。幸好剛才我們撥打了火警電話,有了消防員叔叔的幫忙才把火災撲滅。
(二)利用信息媒體技術吸引幼兒注意
隨著科學的進步,以往單調的理論知識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的幼兒教育環境。教師在開展主題活動時巧妙運用信息媒體技術,不僅能讓幼兒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能加深幼兒的理解,可起到深度學習的作用。
如開展“交通安全”主題活動,教師在交通安全主題活動開展前應準備交通安全的視頻資料,如交通工具、交通標志、行車道等視頻。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每天都是怎么上學放學的?過馬路要注意什么?
這時候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自己的經歷,教師可以告訴幼兒: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馬路上都會遇到什么事情。教師把準備好的安全教育視頻播放給幼兒觀看:在大路的十字路口,車水馬龍,行人、電動車、自行車、汽車川流不息,這時有一個幼兒沒有注意紅綠燈,橫穿馬路,一輛電動車飛馳而來,差點撞到幼兒。通過視頻的觀看,教師可以提問幼兒:你們剛才都看到什么了?教師可以借此展開對幼兒交通常識的教育,并告訴幼兒:小朋友們過馬路一定要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才能行走,更不能橫穿馬路,要做到安全上下學。
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交通安全標志的視頻及圖片,對幼兒提問:剛剛大家觀看的交通標志,小朋友們認識嗎?
把準備好的交通標志圖片也拿出來,讓幼兒辨別并讓幼兒按照理解把交通標志畫下來,畫好之后,讓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畫的是什么標志?講述這個標志的含義。幼兒在講述時可能會遇到困難,忘記或思維不清晰,教師要在一旁引導幼兒講述內容,以便加深幼兒對交通標志的印象。
最后,教師提問幼兒:假如在路上碰到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首先不要靠近事故,并且要第一時間撥打110或者120電話,撥打電話時講述清楚發生事故的緣由,等待警察或醫務人員到達事故現場。通過今天的課件視頻學習,鼓勵幼兒總結所學的交通安全知識,贊揚幼兒表現得都很出色,并讓其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分享,告訴幼兒們要安全上下學。通過交通安全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深度學習其中的知識。
(三)在主題活動中提高幼兒溝通表達能力
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溝通交流的機會,應用主題活動中準備的物品,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幾個人一組進行合作,通過分享、溝通、交流、傾聽從而完成此項任務。
如開展“春節”主題活動,教師應首先跟幼兒講解春節的含義,告訴幼兒,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也是中國人獨有的節日。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春節主題活動提升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都有參與感。
教師告訴幼兒:小朋友們,我們要熱熱鬧鬧地舉行春節活動了,大家知道在春節要干什么嗎?教師讓幼兒相互分享自己在春節期間發生的故事,回憶春節里的快樂時光,在幼兒發言期間教師要提醒幼兒用詞和語言要連貫,這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其傾聽能力。在每個人發言及傾聽的過程中,教師啟發幼兒回憶春節的趣事,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可以引導幼兒把不同地區的春節的場景大膽地根據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在活動開展前,教師要準備好春節會用到的東西,如對聯、餃子、年糕、魚等圖片及視頻,還可根據當地習俗準備不同的實物。
活動開始,教師可以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春節都是在哪里過的呢?春節都做了什么?春節你們都吃什么了?還玩了什么好玩的?此時幼兒在腦中會回憶自己春節期間發生的趣事,教師還可以讓幾個幼兒一組互相講述,這樣不僅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讓其樂于分享,更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耐心傾聽的能力。
二、促進幼兒在主題活動中深度學習的策略
(一)明確主題活動的目標情境
主題目標情境的創設是否有效,決定著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體驗和收獲,也是幼兒能否深度學習的關鍵。好的主題活動不僅能提升幼兒對主題目標的興趣,更能促進幼兒展開學習,如果在開展主題活動時目標偏題或缺失,會導致幼兒在活動中起不到加深學習的作用,無法利用主題活動讓幼兒深度學習。
(二)確立高階思維目標,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在主題活動中若想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就必須確定高階思維目標,讓幼兒根據目標指向進行深度學習。這就要求在幼兒主題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著力于從“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認知的6個層次上發展幼兒的高階思維能力,注重幼兒分析、運用、評價、綜合能力的提升。
如在“建房子”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與幼兒的互動,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況,如幼兒是否知道房屋的基本情況是長方形,是否了解長方形的重要特征,如果這兩個問題幼兒都是“知道、領會”的認知水平,教師就可以進一步確立高階思維目標,給予此次“建房子”主題活動,讓幼兒能夠自行拼出長方形,并運用長方形的對稱特征來評價房屋的搭建效果。高階思維目標的確立,能夠讓教師對照這一能力目標,循序漸進地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提升其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三)解決主題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充滿故事的季節,針對“畫出你眼中秋天的顏色”主題活動,教師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秋季常見的瓜果蔬菜的色彩、形狀味道以及內部構造、生長過程等。同時,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教師要主動解決幼兒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從而讓幼兒借鑒長卷畫的形式,隨著音樂在棉布上踩踏留下彩色的足跡,并運用所學習的美術能力在棉布上進行勾畫,表達幼兒眼中的秋天的美麗景色,以及在秋天發生的好玩的事情。
再如上面提到的“建房子”主題游戲活動,在幼兒進行屋頂搭建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更多地觀察、借鑒周圍的事物,通過向教師發問來解決搭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
(四)學習遷移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新的學習必須依賴于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學習的遷移,即在一種情境中獲得技能、知識,或者形成某種理解或者態度,對在另一種情境下獲得的技能、知識、理解和態度產生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通過學習遷移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幼兒教師必須了解學習遷移的類別、如何發生的和促進學習遷移的方法。
如知識的遷移——數班級的人數,態度的遷移——看愛國電影,技能的遷移——幼兒體能練習,等等。幼兒在參加主題活動時,以往對社會環境及生活的反映就會遷移應用到活動場境中,在活動中幼兒會奇思妙想,根據生活日常及觀察周圍的社會環境,在已知的知識層面上進行有效的學習遷移,提高學習能力。
(五)反饋、評價引導幼兒深度學習
在主題活動中,教師需要在關鍵時刻對幼兒進行教育反饋、評價,幫助幼兒及時發現問題,并調整主題活動的方向。如今的幼兒教育提倡對幼兒評價能力的培養,在主題活動中需要幼兒自主發言及自主活動時,需要讓幼兒獨立完成,從而實現深度學習。反饋、評價要圍繞幼兒對主題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充足的表達機會,教師則需要認真傾聽幼兒的表達,從而判斷幼兒在活動參與中是否積極主動,是否有自主觀察、記錄的機會等,從而促進幼兒在主題活動中深度學習。一方面,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評價,以便幼兒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調整活動參與狀態;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從而發現自己在主題活動參與中表現好的地方與需要改進的地方。
同時,在主題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有價值的評價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其中有價值的評價,包括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如教師在活動中的語言、表情等。在與幼兒的活動中,教師可以一邊組織活動一邊對幼兒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評價,支持幼兒的深度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效的主題活動環境的布置能吸引幼兒的眼球,教師還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個性及發展特點,在其感興趣的領域推動其自主探究,使其獲得相關的知識,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在主題活動的創設中,教師應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和鼓勵,讓幼兒完成自我發展,建立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將主題活動所涉及的知識點傳遞給幼兒,從而讓幼兒在主題活動中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曉芳.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策略與案例評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田波瓊,楊曉萍.幼兒深度學習的內涵、特征及支持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Z1).
[3]江家發,章晗,余捷.中國近代幼兒科學教育課程的流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2).
[4]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覃遵躍,徐洪智,張彬連,黃云,郭鑫,從MOD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
388750033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