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信息技術時代,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的作用,以及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不足和弊端,找到問題所在,找準切入口積極解決問題,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和改善,本文就以馬山縣民族中學學科為例,信息技術環境下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實踐展開相關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課堂教學;設計實踐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現代化技術與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會愈加緊密,教師依托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普遍,不可否認的是信息技術在帶來教學便利的同時,也使師生對其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教師需要積極發現問題,采取積極措施,實現高效化課堂的構建。
1.信息技術環境下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1.1注意師生互動問題
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信息技術化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與學生的有效互動,使得課堂教學模式依舊處于“換湯不換藥”,單一灌輸式教學并不能活躍課堂氛圍,教師也沒有將互動作為優化課堂教學的環節,使信息化課堂與傳統化課堂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比如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運用多媒體代替板書,依舊是以自己為主體,學生依舊是機械式做筆記,使學生并不了解每節物理課的教學目的,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1.2避免過度依賴問題
大部分中學的教育資源都比較充足,以馬山縣民族中學學科為例,校園配置完整的物理實驗設備和實驗室,學校信息化設備迭代非???,除了多媒體設備之外還有希沃白板、虛擬教室等等,但是在更新某一個設備之后,教師會出現很強的依賴問題,長期使用同一種現代化設備展開教學,直接用信息設備替代傳統板書、大綱教學,教師在設計課件之后經常會出現重復使用的情況。部分教師享受到課件的便利性之后,每節課都在使用PPT,很多時候學生還沒有做好筆記,教師已經切換下一頁,所以教師需要將傳統板書與信息化教學相互結合起來,互相彌補。
1.3教師信息素養有限
當前,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或多或少掌握了信息技術相關操作技巧,但是自身的信息素養還不夠深入,停留在簡單的PPT制作環節,一些復雜的微課設計、短視頻錄制、在線平臺應用以及虛擬實驗演示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不斷查資料,這就需要學校定期培訓物理教師信息素養。此外,一些老教師對信息技術持有不認同觀點,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傳統教學中,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加,教師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速度變慢,針對這部分教師,學校也應該采取相應措施。
2.信息技術環境下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2.1借助信息技術,有效導入新課
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直接影響到了一節課的教學效果,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設置多樣化情境,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教學情境,進一步加深對新知識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在學習“汽化”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生活中的汽化視頻,創設信息化情境,調動學生聽課熱情,比如將起霧、水燒開、掛燙機熨衣服等視頻,視頻結束之后提問學生“這三個視頻有什么共同點?”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調節學生思維情緒,在學生思考過程中講授“汽化”概念,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2.2革新教學理念,加大培訓力度
初中物理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了物理課堂的優化設計,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師信息素養參差不齊的前提下,學校應該及時革新教師教學理念,積極引進先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包容性和接納性,加大信息技術培訓力度。一方面,學校要重視“引入”,即邀請專業教師到校進行培訓,制定學期培訓計劃,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納入績效考核,引起教師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學校要重視內部交流,本校不乏一些信息技術佼佼者,在培訓結束之后,應該加大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通過分享交流教學經驗,實現整體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
2.3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
目前,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大多都是以教材為參考,無法獲取更多的拓展性知識,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充分豐富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將教材內容進行延伸,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和焦耳定律時,對原理的研發背景進行介紹,豐富學生對物理發展的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設計優化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手段,在課前課后學習中,借助微課資源強化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某一個知識點錄制成短視頻,以供學生觀看學習,在實驗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微觀實驗,將肉眼不可見的現象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在多元化教學手段中,可以確保學生對物理課堂一直保持新奇,充分挖掘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2.4建立物理資源網,促進信息交流
互聯網中關于初中物理的內容有許多,但是這些內容比較雜亂,新舊摻雜,教師和學生在搜索過程中很難快速尋找到自己的需要的內容,所以,學校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建立物力資源局域網,將互聯網中的優質資源羅列出來,還可以將本校的優秀資料上傳,并全天開放,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物理資料。此外,學校還可以在資源網中建立交流版塊,學生可以將自己不懂的題目上傳與他人討論,實現信息有效交流,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設計隨堂檢測、模擬考試、知識點針對訓練,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性考試檢測自己,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查漏補缺,提高自身學習素養。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想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首先需要認識到當前信息技術應用的不足和問題,采取積極解決措施,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建立局域網資料網,拓展學生物理知識面,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丁玉平.信息技術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J]. 2022(20).
[2]蔣荷花.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思考[J]. 2022(4).
342250033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