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杰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教育部對教師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升教師能力素養,逐漸成為各高校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在實踐過程中,校領導往往采用教育技術培訓的方式,幫助教師擴充知識儲備量,進而提高教學水平。不過,培訓標準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培訓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將選取教育技術培訓為切入點,詳細分析了培訓機制的現狀及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我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有效對策,旨在推動我國高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教師教育技術;教育培訓;培訓
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迅速開展教育技術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努力學習新知識與新理念,并將其運用到課堂中,使課堂質量大幅度上升[1]。不過,部分高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效果欠佳。究其原因,部分校領導并未意識到優化培訓模式的重要性,導致培訓內容枯燥,培訓理念落后,教師參與意愿極低。由此可見,只有豐富培訓形式,淘汰落后理念,才能提高教師的參與意愿,進而提升培訓效果。
1 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現狀與問題分析
1.1培訓標準不統一,培訓管理過于片面
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能否提升教學水平與參加培訓的次數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教育技術培訓機制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構成顯著影響。不過,培訓標準的影響因素較多,具體包括教育技術標準、教學工作重心、培訓最終目標以及高校辦學規模等等。由于培訓標準的統一難度非常大,教育部并未給出指導性文件。在這種情況下,各高校退而求其次,以教師特點為基礎,自行組織各類培訓活動。另外,培訓標準的天差地別,也影響了教師自我評價的準確性。培訓標準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培訓效果。
1.2培訓方式較為單一,對教育技術的引導力不足
部分高校組織的培訓活動理念落后,內容枯燥,形式單一,不僅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還對學校的正常發展構成了負面影響。具體而言,部分高校為節約培訓成本,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縮短了培訓周期,導致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效果也不理想[2]。高校教師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較為匱乏,部分機構不了解該群體的特點,準備的培訓課程實用性不高,久而久之,教師的參與意愿越來越低,培訓效果也越來越差。
1.3培訓考核評價不及時,難以檢驗培訓的成果
在實踐過程中,培訓考核評價是培訓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效果與培訓考核評價密切相關,培訓考核評價不及時,便難以檢驗培訓所帶來的成果。與此同時,高校要以評價內容為基礎,不斷改進培訓模式,逐步提高培訓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培訓考核評價涉及內容較多,包括數據整合、數據采集、考核方式以及評價標準等等。總而言之,各個培訓機構采用的評價考核方式截然不同,評價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也仍有待商榷。
2 我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對策研究
2.1加強教師教育技術培訓認知,明確教育技術培訓目標
對高校來說,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是提升該群體教學水平的基礎,也是推動自身發展的必要手段。高校教師屬于內部人才,而人才質量會對辦學水平構成顯著影響[3]。基于這一點,校領導必須充分認識到此類培訓的重要性,并給予此類活動更多支持。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提升人才質量,又能豐富人才類型,繼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另外,校領導也要明確教育技術培訓目標,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培訓計劃,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2.2創新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方式方法,豐富教育技術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培訓周期的合理性以及培訓形式的多樣性都會對培訓機制的完善性構成顯著影響。組織培訓活動之前,高校要以培訓目標為基礎,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調整培訓形式與培訓周期,增強培訓課程的實用性、綜合性以及有效性[4]。簡單來說,高校必須優化培訓模式,提升培訓效果,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提升教師的參與意愿,還可以提高該群體的教學水平。
2.3改進教師教育技術培訓評價方法,設立配套的激勵機制
如上所述,培訓評價是培訓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訓評價的合理性極為關鍵。于高校而言,只有完善培訓評價,才能掌握真實的培訓結果。為了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高校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培訓過程進行總結。多種評價方式的應用,可以消除評價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完成培訓評價之后,校領導要以評價內容為基礎,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5]。此外,校方還要結合教師意愿、培訓周期、培訓計劃以及培訓內容等因素,對培訓機制進行完善。除此之外,校方也要完善激勵機制,在激勵機制的影響下,教師的培訓效果會直線上升,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高校教師整體教育技術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與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密切相關。對教師來說,要想提升教學水平,必須參加高校組織的培訓活動。由于區域特點、辦學規模以及人才質量的差異,導致培訓標準尚未統一。在此基礎上,高校往往自行制定培訓標準,致使培訓效果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校方可以采用“外部培訓”的方式,聘請專業的培訓機構。與此同時,培訓機構必須以學員特點為基礎,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再結合培訓內容,幫助教師掌握所需知識,進而提高授課水平。
參考文獻:
[1]杜忠凱.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7):175.
[2]張衛紅.高校英語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現狀與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8,39(10):134-138.
[3]程偉華.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與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6(15):154.
[4]許坦,石長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32):82-83.
[5]翟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4(05):208.
214950170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