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教學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初中語文閱讀活動雖然也依然十分關注學生是否可以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但是卻并不僅限于此,反而更為看重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認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況應該是以個人思考、表達為基礎的,應該切實關注的是學生的思維成果,而非通過教師講解直接將閱讀結論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之中。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活動應該切實關注的是學生的思維成果,而非通過教師講解直接將閱讀結論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之中。下面,筆者將從創設閱讀情境,培養學生語感;組織問題探究,發展閱讀能力;完善拓展閱讀,挖掘閱讀潛能等方面出發,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性的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索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作為其中重要的板塊,是不能缺少的部分。但是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解決。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才能具體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推動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去注意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促進自主閱讀等,同時根據具體的教學方式去提高相對應的學生能力,達到閱讀教學的培養目的。
1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閱讀教育理念落實不到位
在教學活動中,不少教師開始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新的教學活動,想要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但在這些創新教學活動中,還是有不少創新活動背離了閱讀教育的初衷,不了解閱讀教育的真正內涵,不會深入挖掘閱讀材料的內在要求,對學生閱讀教學理念落實不到位,所有的改變只在于教師自身,并不能改變學生的閱讀思想,不能把新課標的要求下沉到學生身上,任務式教學創新,并不能落實好新課標下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質要求。許多輔助工具已然應用到了教學活動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表面形式,課程材料過分依賴于線上資源,不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吻合,導致缺乏對學生的情感分析,學生不能理解教育初衷和根本目標,難以發揮教學價值。
1.2閱讀教學手段單一化
語文核心素養下,要求學生既要具備考高分的能力,也要掌握課程要求具備的語文綜合能力以及素養。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應當轉變千篇一律的教法,立足于不同的閱讀內容,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深入的解讀,以實現層次化的閱讀教學。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忽視學生訴求,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采取程式化的閱讀教學模式。毫無疑問,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化最終導致初中學生失去興趣,難以真正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2.1以興趣為根,組織個性拓展閱讀
興趣是人們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和從事活動的心理因素,對尚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相比較課內閱讀,課外閱讀的時間、閱讀內容都是自由的,初中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去選擇拓展閱讀對象,依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課外閱讀任務。這就更易于保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真正實現個性化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個體需求,了解學生的差異性閱讀喜好,據此組織個性化的拓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拓展閱讀任務,以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2.2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應該根據閱讀類型去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去創設閱讀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性。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感官刺激,讓學生較快地集中注意力,達到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并且多媒體的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可以加速學生的理解,豐富教學形式,達到多方面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發展的目的。
2.3以問促思,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致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閱讀的機會。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取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以問促思,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成為問題探究的主體,而教師則是發揮指引方向的作用。提問和回答兩個環節能夠讓學生與教師形成有效互動,推進閱讀指導過程,進而順利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注重問題的交互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討論空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學習意識。
2.4加強課堂評價
評價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學生肯定的過程,科學預測學生的學習難點、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這三者有機結合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不足,及時引導并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再根據教學結果合理地做出調整,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教學評一體化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做好課前評價,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達到預測的目的;課中需要評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掌握學生在預習后對閱讀材料的了解,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探討發表個人見解,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做出綜合評估,以學習行為和表現為標準,再結合學習成果做出中肯評價,打破以成績論的評價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實質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項內容,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緊跟時代發展形勢,創新自身教學理念,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需要注意,閱讀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考慮到教學內容,而且閱讀包括課內閱讀、課外閱讀兩種方式,教師需要將兩者的關系調整好。
參考文獻:
[1]石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1).
[2]陸佳麗.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19(31).
[3]李蘭華.淺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9(82).
[4]曹慶奎.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高考,2018(33).
[5]樊紅.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597-598.
11885017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