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阮 靜:《財政監督》雜志編輯
話題嘉賓

蔡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稅收籌劃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數據協會財稅大數據專委會會長,海淀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稅收理論與政策、稅務管理與稅收籌劃、數字經濟稅收治理與產權稅收學等。

翟繼光: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入選財政部法律人才庫。

王樺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財稅法、財稅政策與公共治理。

李淼焱:就職于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稅收、數字經濟。
背景材料:
2022年伊始,稅務部門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進一步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繼續保持對各類稅收違法行為“零容忍”的高壓態勢。1月26日,廣西河池、新疆烏魯木齊、陜西延安、深圳、江西九江稅務部門曝光5起涉稅違法案件,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進一步規范稅收秩序,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稅案通報,5起涉稅違法案件案情如下: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稅警在聯合查處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團伙時發現,廣西南丹縣柳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南城縣明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兩家中介機構及南丹縣代理記賬人員張利君,為犯罪團伙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幫助,牟取非法利益。經查,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兩家中介機構及張利君在所代理的25戶個體工商戶沒有任何實際業務發生的情況下,幫助犯罪團伙領用、虛開增值稅發票18712份,價稅合計金額18.08億元,并從中非法牟利。
陜西省延安市稅務局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成立稅警聯合專案組,經過深入調查,成功破獲跨省系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搗毀犯罪窩點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稅警聯合專案組先后赴山西、河北、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新疆等15省(區、市)90多個市縣,深入200余家公司調查取證。經查,犯罪嫌疑人利用空殼公司,制造虛假購銷合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5162份,價稅合計金額近10億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稅務部門在查處一起虛開發票案件過程中發現,烏魯木齊根多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閆慧平及數名獨立從事涉稅服務人員幫助犯罪團伙虛開增值稅發票,牟取非法利益,遂依法對其進行稅務稽查。經查,閆慧平及數名獨立從事涉稅服務人員與虛開團伙相勾結,以稅務代理為掩護,虛假注冊空殼公司,違規辦理實名認證、變更登記、領用發票、代理記賬,違法套用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并對外虛開發票,虛開發票1.7萬份,價稅合計金額15.94億元。
深圳市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部分企業出口商品存在異常情況,迅速與深圳市公安部門成立聯合專案組依法深入開展調查。2021年8月,稅警聯合專案組開展收網行動,成功打掉利用“LED燈”等商品虛開、“配單”、騙稅等犯罪團伙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經查,騙稅團伙獲取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勾結“配單”公司違規取得報關單據騙取出口退稅,涉及騙稅企業7戶,騙取出口退稅4478萬元。
江西省九江市稅務部門與公安部門聯合依法查處一起虛開騙稅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搗毀犯罪窩點16個。經查,該犯罪團伙通過注冊多家企業,購置廢舊二手設備營造虛假生產的假象,以虛開發票、低值高報、偽造合同、買賣外匯等方式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3230份,價稅合計金額51.41億元,騙取出口退稅1.31億元。
此次五地稅務部門曝光的5起涉稅違法犯罪案件既有中介機構為犯罪團伙虛開發票牟取非法利益,又有虛開騙稅等稅收違法案件,體現出稅務部門維護國家稅收安全和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對各類涉稅違法犯罪案件,一律嚴懲不貸“露頭就打”,以公正監管促公平競爭。如何解讀以上涉稅違法案件?當前稅收監管水平如何?加力稅收監管還要從哪些層面著手推進?本期監督沙龍聚焦稅收監管就相關問題展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