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萍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在黨與政府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以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為核心,推動閱讀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而閱讀推廣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內容,對全國各地都有積極的影響。只是當前全民閱讀并沒有實現全面積覆蓋,只是依靠某類型的圖書館,該形式無法實現閱讀推廣工作的全面覆蓋,更無法滿足每個社會人的閱讀需求,因此需要注重協同創新,創建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開展閱讀推廣服務。
所謂的文化自信可以從宏觀、微觀兩個方面講,站在宏觀的角度看文化自信就是國家和民族、政黨群體、社會組織高度認可自身區域的文化價值以及文化生命力。而從微觀的角度講,這是社會中的個體對所屬文化共同體的心理認可,我國文化自信主要來源于:我國悠久的歷史、紅色革命文化、現代化社會主義文化。由此可見所謂的文化自信就是對價值觀的認可,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本身就是無形狀的,其對群體以及民眾個體的影響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都是基于文化層面,使更多群體、公民高度認同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悠久的歷史結晶等,在接受文化中提升自豪感,提升群體以及不同個體的文化自信,以此為我國和諧穩定、繁榮發展形成文化層面的基石[1]。
群眾文化自豪感的形成可以從落實文化認同感的基礎上看出,基于文化自信的視域下圖書館積極開展閱讀推廣協同創新可以經過文化創新的積極探索,將閱讀推廣作為介質增強群眾的文化自豪感,為文化自信在公民群體中的貫徹落實奠定基礎[2]。圖書館經過閱讀推廣工作,可以使群眾更加關注閱讀推廣的價值,以此使群眾在了解文化自信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豪感,保證群眾和文化自信、自我閱讀、文化創新能力相吻合,不斷強化群眾文化傳承素養,加深文化自信認知程度。
所謂的文化傳承就是呈現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文化自信內涵中的優秀文化以及現代化社會主義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先進文化實現代代的良性傳承,使中華民族文明永續,保證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而圖書館依托文化傳承,加強閱讀推廣效果,以此在展現文化自信期間,拓展為提升群眾文化認同感的有效渠道。由于群眾的知識基礎、學歷各不相同,因此群眾就成為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群體,正因如此圖書館需要積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將大學生閱讀意識培養、文化自信灌輸、閱讀習慣相聯系。
在不同文化環境中,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科技發展速度不同、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語言文化等等,這些不同的因素都會影響群眾。尤其是對于閱讀偏好的選擇,使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時精準定位推送內容,如:廣東省的群眾喜歡養生文化以及煲湯知識,這樣的文化和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系。當地根據該特點,邀請專家人士到圖書館為群眾講解修身養性的知識,普及正確的養生知識,這樣的針對性普及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3]。可想而知我國各個區域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精髓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化,因此為了實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需要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相結合,應用于閱讀活動中。
當前群眾的生活質量較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群眾從追求物質文化方面轉向追求精神方面。就是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為群眾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帶來支撐。基于此,群眾的閱讀方式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大眾對閱讀的需求會輻射到各個行業或者各個領域中[4]。因為在滿足群眾經濟需求之后,很自然地就會轉變帶精神方面。推動退書館的工作經費支持,可以使當地群眾獲得更多精神方面的滿足,實現區域的長足穩定發展。利用24小時不打烊的自助式圖書館,利用當地的官方新浪賬號、微信公眾號、抖音平臺完成推廣活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為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將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轉移到如何提升服務以及設備方面。
當前紙質圖書的閱讀量依然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新媒體與互聯網帶動下出現的電子書籍,收獲了大批量的粉絲群體。上到幾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幼兒,因此電子書記的閱讀比例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讀者們針對獲取信息媒介的方式也不再拘泥于某種途徑或者渠道,基本上都是網絡共享的,因此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5]。圖書館需要立足自身情況,確定自身優勢,充分發揚優勢,彌補存在的不足之處,避免一股腦盲目模仿別人做法,忽視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失去群眾的信任感。
隨著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已經從傳統的發展思維向現代化思維發展,此時需要正確利用這把雙刃劍,圖書館的相關負責人可以結合當前群眾的生活方式、考慮大眾的生活壓力,利用碎片化時間吸引大眾注重閱讀,或者針對性在人們碎片化時間較為集中的時候,推出短小精悍的文章,培養群眾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實現宣傳圖書館特色定制文化服務的特色。
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的需求也隨之改變,體驗式閱讀推廣中的相關體驗元素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經過豐富的體驗元素吸引更多讀者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火遍一時的《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在用趣味娛樂方式豐富群眾生活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將優秀的文化傳遞給觀眾,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參與者,最后承擔文化傳播的角色[6]。從側面表明閱讀推廣活動需要有趣味性、引發活動、參與者之間形成共鳴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成績。而圖書館可以參考該形式實現自我的創新發展,基于體驗式推廣活動方面將時代特征體現出來,深入挖掘有內涵、受大眾喜愛的影視作品。開展影視劇欣賞活動,通過VR技術展現優秀的文化作品,使觀眾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將 AR技術也應用于體驗式閱讀推廣協同創新中,創新傳統閱讀推廣方式,利用新興科技力量豐富閱讀推廣活動的體驗形式,從平面變為立體,使讀者更加深刻的感知到文化的精彩以及博大精深。
國家領導一再強調構建多元主體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社會多方力量的協同合作,當然圖書館也需要協同創新,構建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推廣制度,將社會多元化力量聯合起來,創建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網絡,從共同利益開發互動交流平臺著手,完成資源共享,獲取互補互贏穩定可發展局面[7]。只是圖書館推廣協同創新工作能否成功與資金是否充足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閱讀推廣屬于公共文化事業的范疇,因此當地政府就成為活動資金的主要來源。站在國家發展方面講,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保證圖書館推廣協同創新工作有法可依,利用文化教育提升國民素養。國家需要加大對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以此設置專門經費為城市圖書館或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在必要時采用專刊專用制度,用國家的力量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而相關管理者需要明確我國文化事業中存在的發展不平衡點,走進群眾傾聽民聲,樹立正確且科學的管理觀念。政府也需要關注區域內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出臺區域政策文化保障區域內閱讀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還有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事業發展情況,以自身為核心連接社會其他力量共同發展圖書館閱讀推廣事業。拓展經費的有效途徑包含:設立公益基金、慈善基金等。
文化自信就是圖書館資源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與思想引領,資源建設針對強化文化建設以及加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圖書館館藏海量,要想提升閱讀品質,需要做好文化自信視域下優質閱讀資源建設工作,利用注釋準確的經典版本,和讀者共同選擇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紅色文化,正確引導群眾與自身生活經驗相結合,組織與經典文本、作者、著作時代的對話,構建群眾對經典的正確認知體系,保證讀者和資源的吻合性。至于資源類型,在包含各類實體閱讀資源的同時,利用在線數據庫以及聯機檢索系統獲得虛擬網絡資源。還有資源載體方面,使閱讀成為以文字為基礎、多樣化閱讀方式相結合,利用音頻以及視頻的方式豐富閱讀體驗,更好地滿足讀者對不同載體閱讀內容的需求,防止群眾在閱讀興趣方面有較大的分流,創建資源建設、自主創造、閱讀引導的生態圈合力。
深化閱讀者閱讀動力成為提升圖書館文化推廣協同創新發展的核心,以此提升全民自信既是圖書館服務永恒的主體,更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職責。為了更好地開展文化推廣活動,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有深度的調查以及明確讀者的需求,選用定期問卷調查的方式或者記錄讀者閱讀傾向的方式,向其針對性推廣書籍。至于閱讀者興趣不高的現象,圖書館需要利用多種方式正確引導,改善讀者對閱讀的理解。在圖書館的APP、公眾號上加強推廣有代表性的作品,用視頻、音頻、文字、圖片不同的方式或者相結合的方式為讀者呈現更豐富的內容。經過舉辦網上云讀書的科普活動,提升讀者對傳統知識和新興科技的關注,促使讀者加深對學科領域和文化知識的了解。
為了使讀者在參與體驗式閱讀推廣活動時有沉浸式舒適的感受,可以布設不同的主題創造出不同的閱讀氛圍,需要特別注意在創設空間氛圍期間需要將活動的專業性凸顯出來。圖書館需要嚴格遵循因地制宜且綜合運用的原則,結合自身的館藏數量以及圖書館可利用空間創設不同閱讀氛圍。將圖書館分成不同的部分,如:專門欣賞藝術、學習閱讀的空間;打造手工體驗閱讀空間;打造表演互動主題空間;科技體驗閱讀空間;設置虛擬閱讀空間。先從專門欣賞藝術空間,其安排一塊空間放置藝術品,通過不同的體驗使讀者感受二維平面視覺感受閱讀內容,在三維立體空間內感受其中的真諦。還有手工體驗空間,根據不同活動類型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在藝術活動類型空間中放置足夠的藝術書籍,便于讀者根據自己需求快速找到書籍[8]。還有創造表演互動類空間,因為該主題空間需要讀者和圖書館之間密切互動,因此需要預留出足夠的自有活動區域,使讀者可以在自由活動區域中開展相關閱讀推廣活動,或者放置一些戲劇影視類型的文學作品,將讀者的表演欲望激發出來。
成立一支專門負責閱讀推廣工作的小組,成員中包含著:專家人士、閱讀群體、工作人員,相關領導承擔管理者的角色,將領導作為領頭羊,高度重視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樹立良好且正確的服務意識。此時專家人士將自身的專業性發揮出來,為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意見。讀者群體結合不同工作類型,將其細分為策劃組以及評價組,將讀者從體驗者變為活動的參與策劃者,在相互之間的分工合作中推動閱讀推廣事業的穩定發展。設置讀書俱樂部,用社會組織的構建輔助前期宣傳推廣活動的開展,由閱讀協會專門負責組織活動信息內容。
圖書館的職能就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培養讀者的興趣愛好,使讀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身內涵以及自身修養。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要承擔責任,注重閱讀推廣協同的創新。此時圖書館可以構建專門承辦閱讀推廣活動的部門或者機構,在保證組織機構建設的基礎上,使相關管理者更好地組織管理活動,切實做好活動的全程管理工作,掌握讀者的需求,針對其需求作出針對性改變。閱讀推廣活動交由專職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避免存在失責或者亂責的情況。還可以聚集專業的工作人員,研究活動內容以及活動形式,推行更加具有專業性以及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對圖書館之間開展交流活動也有一定的便捷之處,構建有效的互動聯系,完善內外部力量。
綜上所述,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就是傳承以及保護人類的知識文化結晶,將文化資源免費提供給閱讀者,以此為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以及推廣提供更廣泛的平臺,提升群眾文明素質水準。將自身在文化資源儲藏以及傳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此提升民眾對優秀文化閱讀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真正實現傳承優秀文化以及增強文化自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