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太平初級中學 梁鳳娟
教育戲劇是將戲劇方法、技巧和形式運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通過戲劇游戲、角色扮演、劇場/戲劇訓練等戲劇實踐,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它的特點是教師的平等、開放、對話和系統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互動和合作的關系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和表達思想,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并通過表演的各種元素,如即興創作、角色扮演、戲劇游戲、情景對話、文本測試、基于角色的文本閱讀、模仿等進行更加高效率的學習。“教育戲劇在行為習慣形成中的應用”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對話、戲劇游戲、文字游戲測試等形式進行戲劇教學的方法。在中學的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而熱鬧的學習環境,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品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
行為規范的有效教育必須是對人的行為價值的有意識的認識和積極的發展,同時,也必須以培養人意識的動力和自主成熟為目標。教育戲劇有多種形式,可根據歷史運用的特殊性進行改編,使學生了解更真實的條件;它還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環境,使他們能夠重新思考,將教學轉化為實踐經驗,將抽象的思想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行為,引導他們分析、思考和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內驅力、自我表達能力、想象力和交際自我表達能力。我們試圖把教育戲劇和行為規范的培養結合起來。教育是一種經驗教育,在特定的教育學科中,為學生提供關于行為的標準和認知課程,如戲劇創作,通過個人參與和體驗,學生認識到行為準則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創設有趣的戲劇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課前的雕塑游戲“保護環境,談論健康”更詳細地向學生們介紹;課前“走與變”和“課堂文明”強化了學生的秩序感,豐富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前的“擊劍游戲”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接受度。借助學生喜愛的熱身游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協調師生關系,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新知識,享受學習。這種類型的演示非常生動,可以激發學生的直接感知,讓他們積極思考、理解和學習新知識。
老師們利用教學表演,從學生的情緒訓練和注意力入手,讓學生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和心都能得到充分的觸動。
2.教育主題激發表演欲望,創造思考平臺
主題教育是指有意識地、系統地將表演的教學風格與行為規范的內容相結合,將知識教學、專業訓練和行為訓練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將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相結合,通過戲劇教育進行教師互動和小組討論,將戲劇元素教學與課堂教學要素相結合,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使學生能夠認識和理解自己的經歷,將行為規范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通過不被察覺的成長促進學生知識的自覺內化。在行為守則教育課上,我們采用了形象展示的方法。通過觀看圖片,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戲劇的時間、地點、人物、情境、對話等元素。這是一本很好的教學和戲劇教材。在培育行為守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保留守則和內容的同時,稍微改編故事,使故事更切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更具戲劇性。在進行主題教育活動時,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如何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行為習慣,創設學生思考的平臺。
許多真實的事情經常出現在課堂生活中,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模仿、學習和創編,讓學生理解這些事件背后的意義并且指導他們的行動。例如:一個學生可以講他的故事。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故事,然后讓他們以教育劇的形式演釋這些故事。可采用靜態雕塑、場景再現、角色扮演等教育性戲劇媒體,這種學習需要智慧和靈活性。適應事件可以喚起學生的反應,教師要進行有趣的行為規范教學,教學生思考,并逐步將其引入行為習慣。
1.以主題教育戲劇為重點
初中生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主題戲劇教育應成為重點,同時也是基于行為規范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分析背景,了解真相,并提前形成對道德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在傳授學生文明理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操。例如,讓學生有機會解讀文本情境,還原生活場景,合理利用課堂進行戲劇教育,讓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2.注重教育戲劇活動的創造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育中引入戲劇表演,灌輸行為規范,最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知識、行為和感情的統一和諧發展,運用戲劇精神培育行為準則,不能簡單地歸為使用角色扮演模式,因為它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角色扮演,但也要能充分利用實踐鍛煉和情感發展。創作表演中的教育題材也是以行為規范為基礎形成的,但與主題劇場的教育活動相比,并不是直接進入戲劇環境,而是從身邊具體的小事開始切入情景,再利用戲劇手段進行教育。教師應該運用戲劇教育的元素,不是從屬于戲劇教育,而是把它作為“形式”手段,把“興趣”作為“環境世界”中智慧的情感源泉,從而強化行為規范,提高教育效果。學生的參與、學習和實踐經驗,透過多學科活動的發展和推行,以及課室、學校和校外的積極轉變,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同時,以課堂與活動的融合為研究方向,以“靈活恰當地運用教學”為原則,以學生規范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為依托,突出戲劇教育要素和方法的滲透性,找到合適的聯系點,自覺將戲劇教育和戲劇教育的元素滲透到日常活動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行為規范和習慣。
教育戲劇主要采用創設情景、探討、創作、改編、表演等手段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期間,教師要充分運用教育戲劇的優勢,整合課堂資源和教育資源,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遵循初中階段學生的發展規律,有意識的在教育戲劇當中培養初中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