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用技術學科建設與發展狀況無論是社會認可、學校重視等外部環境,還是師資隊伍、教學資源等內部環境,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其學科基地建設也是任重道遠。通用技術教學研究基地是學科研究人員和學科骨干教師共同開展教學實踐研討、交流的研究場所。由于課程開設時間較短、學校普遍重視程度不夠、學科的師資隊伍和優質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等因素,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基地有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學科基地的建設模式、人員建制、運行方式等均要求體現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 通用技術;基地建設;學科教研
一、通用技術學科建設與發展亟須教學研究基地
(一)學科發展需要教學研究基地
學科教研基地以加強學科建設為目標,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平臺,可以為學科建設與教師發展提供良好的實踐與研究環境和條件。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相對較新的課程,在課改中生存、建設與發展,調動與整合有限的教學與研究力量,形成群體優勢、規模優勢,提升學科的整體競爭能力,確保學科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建立學科教學研究基地顯得尤為必要。
(二)教學現實需要教學研究基地
1.學科教師需要“抱團取暖”。首先,這符合學科特點的要求。通用技術學科是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一門課程,學科內容具有創造性、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學科教學對任課教師的科學與人文知識底蘊和動手制作能力均有較高的要求。其次,這符合師資配置的要求。全市通用技術教師目前還沒有“科班生”,學科教師均由其他學科教師轉任。
2.教學資源需要共建共享。就通用技術學科而言,筆者認為最佳備課方式是“集體大備課”。這是因為:第一,通用技術學科開課歷史相對較短,教學資源相對較少,優質資源更少,需要組織全市教師共建共享;第二,稍大一些項目活動的教學內容設計需要群體合作,共同策劃、共同設計、共同實踐。
3.骨干教師需要更高層次的平臺和展示場所。通用技術學科教師的流失與轉崗較多,原因之一是年輕教師和優秀教師常常沒有歸屬感。在省、市教研員的組織與帶領下,南昌市已逐步形成了一支通用技術學科教研核心團隊。核心團隊在學科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并取得了優異成績,他們需要更多的提升空間和展示舞臺,更需要一個“孵化”基地,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二、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的建設
高中通用技術學科尚處在一個初級發展階段,除受外部環境影響外,內部環境中還存在兩個至關重要的制約因素,即師資隊伍與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因此,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建設不能照搬其他學科的模式,應有自己的特色,須走“特區發展的道路”,探索“以點連線帶面”的基地建設模式,即以學科建設為支撐點,以市學科教研室和基地校為連線,打破校際界限,帶動全市學科教師共建、共享學科基地,把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建設成開放性基地。
(一)建立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的運行機制
1.擴大基地隊伍與健全組織管理。在南昌市教研員的指導下,學校由學科基地首席教師牽頭,與南昌市學科中心組融合,組建校內外教師共同參與的基地隊伍。共同制定基地建設制度、制訂中長期規劃與近期工作計劃,強化基地人員的職責,保障基地工作有序開展。
2.建立校際共同研究、共同開發、共同分享資源的機制。有效組織校內外學科教師研討交流,協調解決好基地建設中所出現的校內外教研問題,推進學科教研成果的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建立學科教學研究基地自評機制,做好各項活動的記錄和相關評價,及時收集、整理活動資料,總結與提煉階段性成果,為下一階段工作奠定基礎。
(二)發揮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的引領作用
1.抓好基地校的學科建設,抓實校本研修。基地不斷積累教育教學、教研教改、課程融合、課題研究、教師研訓、優秀拔尖人才成長的實踐性案例,為其他學校開展校本研修、校際教育交流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基地校每學年總結一定的研究成果或典型經驗,學科教研基地組成員每學期要準備兩個教學案例或課例供專題教研使用。
2.以學科教研基地校為聚合點,開展聯校教研。南昌市通用技術學科同校教師人數很少,且任課教師流失與崗位變動較大,有的學校甚至沒有該學科的專任教師,教師教研、備課壓力較大。學科基地以跨校集體大備課作為促進聯校教研的抓手,采用“一校為主,多校參與,共同研討”的跨校大備課形式,可以實現分工合作、集思廣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章或單元為單位,每所學校主備1~2節的教材內容,通過會議或網上交流等形式共同研討,形成共同的教案設計框架,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情做適當修改,形成個性化教案。
3.發揮學科教研基地校的輻射功能,助力學科教師成長。一是借助全市學科教研活動平臺,對全市通用技術學科教師系統地開展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學習培訓活動;二是組織學科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案例設計主題研討,開展日常聽課、說課、評課及優質課展示活動;三是發揮“基地孵化”功效,通過名師幫帶骨干教師、骨干教師幫帶學科教師,與薄弱學校進行結對交流,送課下鄉,以“傳幫帶”的形式實現學科教師的梯度發展,提升全市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開辦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的培訓場所
1.組織開展多種方式的教師培訓。教師培訓應力求做到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倡導創新和實效。通過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以“問題的解決”模式為抓手。努力構建“研培一體化”模式,既要側重基于研究課程新理念、教材新特點、教學新方法,如開展給定主題的專項學習、聘請學科教學指導專家講座等培訓方式的教學理論培訓,又要加強基于問題解決,如開展骨干教師引領式、優秀案例展示式、幫扶研討課現場診斷式等培訓方式的教學實踐培訓,努力使通用技術學科教師培訓再上一個新臺階。
2. 組織開展通用技術教師的技能實訓。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強調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知行合一的課程,注重對學生基于“做中學、學中做”理念的設計學習和操作學習等實踐學習方式的培養。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對任課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對于絕大多數非工科專業轉任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師來說,有著較為迫切的需求。
(1)組織基地成員積極參加每年都會舉辦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學生通用技術設計成果展示活動和市級預賽,并指派學科中心組動手能力較強的教師進行幫扶,以賽促教、以賽促訓。
(2)基地校多方面籌措資金,加大經費投入。基地校要盡量按照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要求,添加通用技術功能教室實訓設備,加強對基地成員的金工、木工、電子電工的操作和3D打印與激光切割機的使用等技能進行日常訓練。
(3)積極獲取上級教育部門的支持,獲取職業院校的幫助,對基地成員與全市通用技術教師集中開展專項技能培訓。
(四)做好學科教學研究基地的課題研究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苯處熯M行課題研究既能更好地服務教學,又能提升自己的學科內涵,更能促進自我專業成長。學科基地成員應緊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聚焦學科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開展課題研究,探求解決辦法。除鼓勵基地成員開展個人課題研究外,還要組織骨干成員進行學科攻關課題的研究。
三、結語
學科基地是推進課程改革、開展教學研究、打造學科特色的重要陣地,是先進教學經驗與成果的生產地和推廣地,是凝聚群體教學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活動場所。對于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建設,我們尚處于嘗試與探索階段,努力實現教師資源和教學資源共培、共建、共享、共用的基地建設新模式,為通用技術學科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辜建平(1964—? ?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市第十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通用技術教學與命題研究。
397350033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