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列寧帝國主義論的辯證法意蘊

2022-03-15 00:46:25周龍輝
關鍵詞:辯證法列寧

周龍輝

列寧的帝國主義研究,狹義來講是專指《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以下簡稱《帝國主義論》)一書,廣義來講是指列寧在1914年至1917年間所寫的一系列關于帝國主義問題文本群,包括《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第二國際的破產》、《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分裂》、《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著作和文章,被稱為“關于帝國主義的筆記”的20本筆記和相關札記等原始材料也是我們理解列寧帝國主義論的重要來源。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的資本主義發展新形式的分析,其中對金融資本、壟斷、危機、帝國主義的寄生性與腐朽性等論述已經成為后來的馬克思主義者評價、定位各種帝國主義論調的參照系,《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被視為馬克思之后分析資本主義新階段的政治與經濟的經典著作。政治與經濟的解讀路徑一直主導著理解列寧帝國主義論的范式,這種范式直接地揭示了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各種觀點。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缺失哲學層面的分析,這種解讀無法深入列寧思想的內在邏輯之中,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尤其是無法回答在批判考茨基、布哈林、盧森堡等人帝國主義論時,列寧為什么經常引用馬克思的辯證法這一現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第二國際內部發生分裂。大多數社會主義政黨之間紛紛倒戈相向,屈從于本國的愛國熱潮而同資產階級合作,支持各自政府的戰爭,并且把這次戰爭視為“保衛祖國”的人民戰爭,連當時最大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也不例外。列寧一開始就反對戰爭以及第二國際領導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叛變,出于對時局的考慮,他從奧地利統治下的波蘭轉移到瑞士的伯爾尼。正是在這里,他與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社會沙文主義進行理論的斗爭,揭示了這次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和第二國際領導人的叛變,預測了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到來。但令人驚訝的是,在對列強的戰爭與第二國際領導人叛變的斗爭時期,即在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與組織危機之際,列寧竟然花了大量時間在圖書館研究黑格爾哲學,并且寫了近200頁的筆記!1914-1917年間,列寧的文稿一部分是關于帝國主義的文章和筆記,另一部分就是哲學筆記,尤其是對黑格爾《邏輯學》一書的摘錄。盡管研究者都肯定列寧帝國主義論的深刻性,但是他們僅僅把這歸結為列寧的良好的政治判斷和經濟分析能力,似乎與列寧對黑格爾辯證法研究無關。不過,這一現象正在改變,近年來學界已經開始注意到列寧帝國主義論與黑格爾哲學之間的關聯(1)戶曉坤《“帝國主義”理論與革命的辯證法——列寧哲學方法論中的黑格爾環節》,《哲學動態》2017年第3期,第22-29頁。。筆者將要指出的是,正是列寧對黑格爾哲學,尤其是邏輯學的研究,奠定了其帝國主義論的哲學根基。如列寧所說,如果不研究黑格爾的《邏輯學》,就不懂馬克思的《資本論》。我們同樣也可以說,如果不研究黑格爾的《邏輯學》,就讀不懂列寧的帝國主義論。

一 戰爭的階級性質與辯證法的自在之物的觀點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首當其沖的是1914-1917年戰爭的性質問題,這是列寧面對當時歐洲政治時局與工人運動危機時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列寧帝國主義理論大廈的基石。從列寧的著述來看,這個看似極其簡單的問題——一場戰爭的性質——卻充滿了辯證法意蘊。對戰爭性質的分析決定著不同的政治觀點,但對戰爭性質的分析的不同并不是偶然的,也不能簡單歸結為思考者的敏銳與機智,而是源于哲學思維的不同。列寧對當時歐洲戰爭的分析與其對辯證法的研究,是相互交錯、相得益彰的。

列寧在《帝國主義論》的德文版和法文版序言中寫道:“要知道,能夠證明戰爭的真實社會性質,確切些說,證明戰爭的真實階級性質的,自然不是戰爭的外交史,而是對所有交戰大國統治階級的客觀情況的分析。為了說明這種客觀情況,應當利用的,不是一些例子和個別的材料(社會生活現象極其復雜,隨時都可以找到任何數量的例子或個別的材料來證實任何一個論點),而必須是關于所有交戰大國和全世界的經濟生活基礎的材料的總和。”(2)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年1-6月),《列寧選集》第2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577-578頁。這段話列寧交代了他寫作《帝國主義論》的方法,話中雖然沒有提及黑格爾哲學或辯證法等詞句,但是卻以顯白的方式表達了辯證法的兩條重要原則。這兩條原則不妨以列寧在1914年9月研究黑格爾哲學后寫下的“辯證法要素”來表達:(1)考察的客觀性(不是實例,不是枝節之論,而是自在之物本身);(2)這個事物對其他事物的多種多樣的關系的全部總和。辯證唯物主義是對自在之物本身的考察,對客觀性的考察,在社會科學領域,自在之物就是階級及其自身的運動,戰爭是階級運動的結果。這是列寧從階級分析戰爭的根源所在。而辯證法是與其他事物關系的總和中去理解任何事物的,規定著列寧離開單一的、孤立的戰爭本身去理解他眼前的這場戰爭,而從所有交戰大國甚至是全世界經濟基礎的總和來認識戰爭。

《帝國主義論》序言中所交代的方法或許仍然過于抽象,《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一文的論述則更為具體。列寧說:“怎樣找出戰爭的‘真正實質’,怎樣確定它呢?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應當研究戰前的政治,研究正在導致和已經導致戰爭的政治。如果政治是帝國主義的政治,就是說,它保護金融資本的利益,掠奪和壓迫殖民地以及別人的國家,那么由這種政治產生的戰爭便是帝國主義戰爭……庸人們不懂得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因此他們只會說什么‘敵人侵犯’,‘敵人侵入我國’,而不去分析戰爭是因為什么、由什么階級、為了什么政治目的進行的。”(3)列寧《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1916年8-9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737-738頁。列寧的這段話是針對主張“保衛祖國”的彼·基輔斯基而說的,后者僅僅從戰爭看戰爭,只看到了一方的進犯與另一方的抵御,所以得出了在這次戰爭中與本國資產階級合作、保衛祖國的觀點,并且把保衛祖國的戰爭視為正義的、防御的民族戰爭。但是,列寧并不是從戰爭本身來孤立地考察戰爭,而是從階級和全世界經濟基礎的總和來考察戰爭,從政治規定戰爭的性質,從而得出了這次戰爭是重新瓜分殖民地和金融資本勢力范圍的帝國主義戰爭的結論。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斷中最為重要的中間環節。此觀點出自深受黑格爾教益的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在列寧看來,“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就是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在戰爭問題上的運用。具體而言,這里所指的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聯系自在之物自身的運動考察任何事物。在社會科學領域,這個自在之物就是階級,一切社會現象都應該聯系階級及其運動進行考察。列寧在《第二國際的破產》中寫道:“辯證法要求從發展中去全面研究某個社會現象,要求把外部的、表面的東西歸結于基本的動力,歸結于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斗爭。”(4)列寧《第二國際的破產》(1915年5-6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465頁。對于戰爭的階級分析是列寧帝國主義論得以成立的第一步,如果沒有辯證法的思維方式,列寧關于帝國主義的論斷是不可想象的。

二 對待戰爭的立場與辯證法的歷史的觀點

普列漢諾夫與考茨基為了論證“保衛祖國”、“防御戰爭”的正當性,援引了馬克思恩格斯對1789-1871年民族戰爭、人民戰爭支持的相關材料。列寧認為必須用辯證法的歷史的觀點分析每一次戰爭,“馬克思的辯證法要求對每一特殊的歷史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5)列寧《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1916年7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700頁。。歷史的實體與主體是階級,人類歷史是階級運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者是支持民族戰爭的,列寧在很多場合中表達了對民族自決權的支持,但并不是非歷史地肯定民族戰爭或否定民族戰爭。1789-1871年的民族戰爭、人民戰爭是反專制、反封建的戰爭,是資產階級爭取解放的戰爭,馬克思主義當然支持這種歷史進步的戰爭。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一些社會民主黨人以“民族自決權”、“保衛祖國”為由支持民族戰爭,之所以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精神的,就在于它沒有歷史地分析戰爭。列寧指出,1914-1917年的戰爭并不是如同1789-1871年的反封建、反民族壓迫的民族戰爭,而是掠奪全世界的、反動的、聯合封建主鎮壓無產階級的戰爭,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最高最后階段的帝國主義戰爭,任何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也應該拒絕為帝國主義戰爭辯護。

如果非歷史地看待馬克思關于民族戰爭、人民戰爭的觀點,那么,“這只是替戰爭辯護的一種最流行的、常用的、有時簡直是庸俗的說法。僅僅如此而已!庸人們可以替一切戰爭辯護,說什么‘我們在保衛祖國’”(6)列寧《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1916年8-9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737頁。。辯證唯物主義不同于庸俗唯物主義,其中一點即在于拒絕非歷史地將某一結論施加到任何事件中去,歷史地分析每一次戰爭的內容和意義。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保衛祖國”的口號就是對一切戰爭的不自覺的辯護了。

列寧在《社會主義與戰爭》一書中提出,“我們馬克思主義者既不同于和平主義者也不同于無政府主義者的是,我們認為必須歷史地(從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別地研究每次戰爭”(7)列寧《社會主義與戰爭》(1915年7-8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510頁。。戰爭問題構成列寧帝國主義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既包括民族解放戰爭,還包括帝國主義國家間的戰爭。辯證法從不對任何事物抱有靜止的片面的觀點,戰爭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并不抽象地否定或者肯定戰爭,而是用歷史的觀點分析每一次戰爭。列寧在該書中支持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戰爭——雖然帶來暴行、慘禍和痛苦,但是卻廢除了專制制度和農奴制的戰爭,因為這些戰爭推動歷史的發展。列寧通過對1914-1917年歐洲戰爭的歷史性分析,將其定義為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壓迫殖民地的帝國主義戰爭。

歷史地分析每一次戰爭,是馬克思主義區別于和平主義簡單地否定戰爭以及無政府主義簡單地肯定戰爭的要點。不過,對于列寧來說,歷史地分析戰爭,并非簡單地聯系歷史,而必須進一步用階級的觀點進行分析,因為歷史就是階級的矛盾運動的歷史。因此,對政治、戰爭的歷史性分析,必須落腳到階級分析,否則歷史性的觀點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在這個意義上,列寧的帝國主義論鮮活地詮釋了《共產黨宣言》“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的論斷,階級分析法本身具有辯證法意蘊,階級的觀點是對歷史性觀點的進一步發揮。

三 對民族解放運動的預測與辯證法的對立面相互轉化的觀點

列寧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指認,戳穿了第二國際“保衛祖國”的欺騙性口號,證明他們不過是打著民族戰爭的旗幟,行帝國主義掠奪之實。然而,令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列寧同時又支持民族自決權,支持各地的民族解放運動。當時的一些人提出疑問:“我們實在無法理解,怎么能同時既反對保衛祖國又主張自決,既反對祖國又保衛祖國。”(8)列寧《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1916年8-9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734頁。這個疑問指向的是列寧政治觀點的矛盾性:既主張民族自決,又反對保衛祖國;既否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民族戰爭性質,又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列寧面對的不僅僅是關于這場戰爭性質的問題,還有要不要繼續支持民族解放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如果繼續貫徹民族自決權,支持民族解放,那就應該支持各個國家的社會主義政黨放棄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選擇與資產階級站在一起保衛祖國。如果放棄民族戰爭的觀點,而主張階級斗爭的觀點,那么就沒有理由支持民族解放運動。這兩種可能都以不同的理論出現了,前者是普列漢諾夫與考茨基等人的觀點,后者是盧森堡的觀點。

對于第一種可能,即普列漢諾夫和考茨基的社會沙文主義,列寧在辯證法的“自在之物自身運動”思想的基礎上,將戰爭視為政治的繼續,從而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性質和普列漢諾夫、考茨基背叛無產階級革命的行徑。

對于第二種可能,即盧森堡將帝國主義時代的民族戰爭視為烏托邦的觀點,列寧同樣以辯證法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不過這里的辯證法不是“自在之物自身運動”的觀點(這個觀點直接導向“階級分析”,但這也是盧森堡的思想所具有的),而是“對立面的轉化”的觀點。列寧之所以說盧森堡“只是運用了馬克思辯證法的一半”(9)列寧《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1916年7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700頁。,即在于指認盧森堡的思想中缺失辯證法的“對立面的轉化”的觀點。帝國主義時代是否存在民族戰爭?盧森堡在批判考茨基等機會主義時否認了在猖狂的帝國主義時代不存在任何民族戰爭,帝國主義對那個時代的戰爭有絕對性的影響。列寧雖然肯定了盧森堡針對社會民主黨中的“民族戰爭的幽靈”批判的正確性,但認為是過頭了,盧森堡的論斷是只達到了辯證法一半,缺失了“對立面的轉化”觀點的辯證法。“對立面的轉化”意味著帝國主義戰爭會轉向它的對立面,轉向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列寧說:“不言而喻,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條件的和可變動的,沒有任何一種現象不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民族戰爭可能轉化為帝國主義戰爭,反之亦然。”(10)列寧《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1916年7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693頁。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國主義戰爭,但也引發了民族戰爭,即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

“對立面的相互轉化”的觀點被列寧看作辯證法的實質以及前面所談的“自己運動”觀點的具體化。列寧在同時期寫就的《談談辯證法》中指出:“要認識在‘自己運動’中、自生發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過程,就要把這些過程當做對立面的統一來認識。”(11)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1915年),《列寧選集》第2卷,第557頁。“對立面的相互轉化”的觀點是列寧在帝國主義具有絕對地位的時代肯定民族解放戰爭的哲學根據,凡物莫不走向其對立面,帝國主義一定會生成反抗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二者構成矛盾統一物的兩個部分。

帝國主義的擴張與反帝國主義的力量的生長是同步的,列寧之所以將帝國主義看作社會主義的前夜,正是因為帝國主義的膨脹也導致了反帝國主義力量的增長,而這一點是庸俗的唯物主義與半截子的辯證法所不具有的,只有真正的辯證法,才能認識到這一點。列寧比同時代大多數理論家預言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離不開辯證法的幫助。正如杜娜葉夫斯卡婭所說:“列寧與他們斗爭,把他們的思想稱作‘帝國主義的經濟主義’,不是因為他們不‘為’革命,而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是非辯證的,所以看不到帝國主義壓迫本身造成了一種新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這種力量將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發揮酵素的作用。”(12)〔美〕杜娜葉夫斯卡婭《哲學與革命》,傅小平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頁。列寧在1914-1915年期間對黑格爾的閱讀,加深了他對辯證法的理解,而對帝國主義的研究又引導著他探索辯證法真義。

四 帝國主義的性質與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觀點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并非抽象的理論自我建構,而是在與他者的對話中不斷生成的,考茨基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在19世紀后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了一系列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既有的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秩序面臨重新洗牌,歐洲強國憑借膨脹起來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在非洲、亞洲等地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浪潮。由于這一時期的資本主義強國推行殖民政策,相互之間以軍事強權爭奪殖民地,“帝國主義”一詞開始作為現代政治的概念被人們廣泛使用,或者指這一時期的資本主義政治政策,或者指資本主義的特殊形態。考茨基屬于前者,把帝國主義視為資本主義的特殊政策,是工業資本國家向農業地區的征服和吞并。列寧屬于后者,帝國主義之于列寧而言不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政策,而是資本主義的最后的形態階段,帝國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前夜。什么是帝國主義?這不是僅僅依靠經濟數據或者政治案例所能解決的。列寧的帝國主義論與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論”的差異,也不能簡單地以“革命的無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叛徒”的政治光譜來判定,其根源與他們對馬克思辯證法的理解不無關系。辯證法與帝國主義論的本質性關聯,列寧已經多次強調,即使考茨基自己也沒有自覺認識到其中的微妙關系,但卻無意識地發揮著作用。

考茨基認為帝國主義并不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發展階段,而只是“獲得超額利潤的方法之一”(13)王學東編《考茨基文選》,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頁。。帝國主義是資本在國家權力的支持下向農業地區的擴張,可以稱之為一種絕對的重商主義,其內涵包括保護關稅、殖民政策等,概而言之,帝國主義是有實力的資本強國的對外政策。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與其對“帝國主義”的認識一脈相承,“超帝國主義”也是一種資本強國的對外政策,其針對的是避免帝國主義所引起的軍備競賽、世界大戰等惡果,因此主張全世界資本家的聯合。無論考茨基的帝國主義“政策論”,還是他的“超帝國主義論”,不難發現,考茨基是從“純粹的經濟觀點”出發的,從孤立的資本的視角看待事物,而缺乏列寧在同時期的哲學筆記中所寫的“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14)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1915年),《列寧選集》第2卷,第556頁。。這導致他的帝國主義理論是建立在單一的資本的邏輯之上,而不是資本與勞動、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帝國主義與民族解放等兩個部分的矛盾運動之上。

與考茨基的帝國主義“政策論”相比較,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充滿了辯證法。列寧不僅分析資本主義中的資本,而且認識到勞動、民族,并且將這兩者的矛盾運動視為歷史發展的動力。從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到壟斷的帝國主義,從無產階級到“工人貴族”,從政治自由到專制統治,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都走向了它的對立面和對自身的否定。面對這種歷史現象,列寧的分析極具辯證法色彩,他將這種對立面的統一視為事物發展的動力源。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的核心論斷——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社會主義的前夜——是建立在“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等辯證法的觀點基礎上的。帝國主義的壟斷是自由競爭發展的必然結果,自由競爭走向了對自己的否定和對立面,但是壟斷所造成的托拉斯、卡特爾恰恰為社會主義準備了經濟基礎,壟斷是資本主義向更高社會形態的過渡;由于部分工人分得了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從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中榨取的剩余價值,而走向了無產階級的對立面,變成“資產階級化的工人”,但是這種否定并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造成了新的主體的產生,即反殖民壓迫的無產階級。

列寧批判考茨基“回避存在的矛盾”(15)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年1-6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655頁。。在列寧看來,考茨基對帝國主義非歷史的、共時性的分析,必然忽略了資本主義運動及其歷史過程等核心問題。而列寧帝國主義論是歷史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首先具有歷史的觀點,是在資本主義運動歷史中規定帝國主義。與考茨基將帝國主義看作工業資本征服和吞并農業地區的政策不同,列寧將帝國主義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考茨基沒有將歷史分析引入對帝國主義的分析,他的帝國主義論是共時性分析的結果;而列寧把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在歷史中自身生長出來的對立物,“只有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階段”,資本主義才變成資本帝國主義。以歷史的尺度規定帝國主義的性質,這就決定了列寧在歷史秩序、發展意義上規定帝國主義的地位和性質,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

五 帝國主義論與辯證法的新開展

列寧并非在1914年閱讀黑格爾哲學之后才提到和重視辯證法。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是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部分,這一點列寧早已知曉。但是,什么是辯證法?黑格爾之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究竟意味著什么?列寧的看法在1914-1915年期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至于他撰寫完“馬克思的學說”詞條后,1915年寫信給出版社要求重寫辯證法部分的內容,其中的原因在于他對黑格爾《邏輯學》等書的研究塑造了他對辯證法的新認識。在1914年對黑格爾的研究以及帝國主義論的形成過程中,列寧對辯證法的理解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在1914年之前,列寧對辯證法的敘述集中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黨人》(1894年)、《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1908年)、《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1912年)等著作中。在這些著作中,辯證法意味著“發展的觀點”或“有機體”的觀點。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黨人》一文中,針對米海洛夫斯基批評馬克思主義者用辯證法的“三段論”論證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然性,列寧指出,馬克思確實運用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但并不是用三段式對復雜的社會現象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而是采取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去認識社會與歷史,這個方法就是把社會看作處在不斷發展中的活的有機體,而要研究這個有機體,就要客觀分析組成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前者是辯證法,后者是唯物主義,辯證法是把社會當成不斷發展的活的有機體,唯物主義是要分析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而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之中,列寧突出唯物主義甚于辯證法,甚至將馬克思主義等于唯物主義。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就是唯物主義。在歐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別是18世紀末葉,在同一切中世紀廢物,同農奴制和農奴制思想展開決戰的法國,唯物主義成了唯一徹底的哲學,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學學說,仇視迷信、偽善行為及其他等等。”(16)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1913年3月),《列寧選集》第2卷,第310頁。列寧站在民主主義的立場肯定唯物主義,而對于辯證法,列寧認為它的功能在于推進了唯物主義,表達了一種最全面的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即是發展的觀點和知識相對性的觀點,辯證法認為自然界、人類社會與人的認識不斷向前發展,同時從中也可以得出辯證法認為反映物質永恒發展的知識是相對的。

但是,列寧在1914年研究黑格爾之后,對于辯證法的認識已經開始擺脫“發展的觀點”了。列寧為俄國的百科全書撰寫“馬克思”詞條,因此有《馬克思的學說》一文。在其中,列寧區分了辯證法與進化論、發展的觀點,開始強調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漸進過程的中斷”、“矛盾的統一”等觀點。但這依然是不夠的,甚至列寧自己都不滿意,于是在1915年1月向出版社提出了對辯證法一節修改的想法(17)〔美〕凱文·安德森《列寧、黑格爾和西方馬克思主義:一種批判性研究》,張傳平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頁。。

在帝國主義論中,辯證法已經不是單純的“物質發展的觀點”了,這一點已成為國外列寧研究者的共識,但是不少國外研究者傾向于認為列寧經過黑格爾環節的結果是以“革命的辯證法”、“自由的辯證法”代替“發展的辯證法”。這是失之偏頗的,并且造成了列寧思想斷裂的錯覺。實際上,列寧雖然突破了辯證法的“物質發展的觀點”,但并沒有走向其對立面,而是進一步深化了對發展的認識,即辯證法不再意味著抽象的發展的觀點,而是對立面統一的觀點、“自己運動”(實體即主體)的觀點、歷史的觀點等。以對立面統一的觀點為例,對于1914年之后的列寧來說,辯證法在一般意義上確實意味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但更具體地說,這種發展是通過向對立面的轉化來實現的。而這一點,是早年深受普列漢諾夫影響的青年列寧所不具備的,在此時的列寧看來,“對于辯證法的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漢諾夫那里)沒有予以足夠的注意”(18)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1915年),《列寧選集》第2卷,第556頁。。發展是對立面的斗爭,這一點為事物自身運動、發展提供動力。自由資本主義走向其對立面——帝國主義——為社會主義的到來提供了基礎;部分工人變成工人貴族,造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的歷史主體——反殖民壓迫的無產階級——的產生。可以說,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對黑格爾、馬克思辯證法的一次鮮活運用。

凱文·安德森認為,“列寧是繼馬克思之后第一個對黑格爾進行認真研究的馬克思主義領導者、理論家”(19)〔美〕凱文·安德森《列寧、黑格爾和西方馬克思主義:一種批判性研究》,第6頁。。1914-1915年對黑格爾的研究為列寧寫作《帝國主義論》奠定了哲學基礎,相應地,列寧一系列的帝國主義研究著作又為我們理解黑格爾哲學的辯證法提供了生動的示范。換句話說,辯證法并非抽象的公式,必須有一定的載體,在列寧的政治著作中見證了辯證法的開展。當然,列寧的做法并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如此生動演繹辯證法的活的靈魂,在列寧之前是馬克思,在列寧之后是毛澤東,前者在《資本論》中,后者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持久戰》等文章中將辯證法的真精神融于現實的批判性分析之中。

猜你喜歡
辯證法列寧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列寧晚年意識形態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融媒時代,新聞報道要用好辯證法
傳媒評論(2018年11期)2018-02-16 07:31:40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轉診率下降背后的“辯證法”
中國衛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10:00
深刻把握新常態的辯證法
學習月刊(2015年15期)2015-07-09 05:38:34
民意調查:列寧和斯大林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列寧的贈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久青草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毛片网站观看| 激情在线网|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欧美a网站|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欧美性天天|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高清毛片|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欧美亚洲第一页|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免|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啪啪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干中文字幕|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一级全黄毛片|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久久黄色毛片|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 99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波多野结衣二区|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成人午夜天|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在线网址|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专区|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色综合国产| 九色最新网址|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