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指引我國教育發展的方向。學校應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當前教育教學情況,不斷優化育人目標、調整育人方向、促進教學革新、設計育人活動、提升教師素養。
【關鍵詞】立德樹人;教學改革;培養體系;優質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02-0071-02
【作者簡介】韓文峰,江蘇省泗洪育才啟明學校(江蘇泗洪,223999)校長,高級教師。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思想引領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和完善,展現出了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既明確了未來我國建設發展中教育的任務,又為培養人才提出了明確目標。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應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統領,不斷優化育人目標、調整育人方向、促進教學革新、設計育人活動、提升教師素養。
一、基于立德樹人優化育人目標
學校在思考如何培養人才和培養怎樣的人才時,必須研究現有教育的目標,以及所選的教育教學方法。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確定了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法。優化育人目標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注重樹立具有代表性的榜樣形象,以此激勵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第二,積極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的教育教學活動,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知識,促使他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真實體會和感受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性,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第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發掘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具有代表性的實例,促使他們在感受生活樂趣的同時,學習更多知識。
二、基于立德樹人調整育人方向
立德樹人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任務,引領著基礎教育工作向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發展道路前進。學校一方面要在正確認識并借鑒世界先進教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基礎教育工作實踐經驗,分析未來探索革新方向,并嚴格遵守教學規律,以此在提出更為優質的教學對策,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我國不同時期的教育發展特征,探索出與自身發展相適宜的教學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論是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是在實踐活動中,都要做到深入領悟,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和特征,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的培養,確保他們可以在吸收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積極創新和不斷進步的學習動力。
三、基于立德樹人促進教學革新
學校要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入手,構建具有系統性的教學體系,完善管理制度,持續優化教學環境。學校要將這一思想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如思想教育、知識傳遞或社會實踐等,并從課程、教學以及教材等多方面入手進行優化設計,使師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教學革新的工作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教學環節。學校教育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學校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入手,引入立德樹人的思想觀念。第二,教學過程。基礎教育屬于學校教學的重要環節,且直接影響著學生后續學習質量,所以為了充分實現立德樹人的應用價值,學校應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融通教學,并由此提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解析探討。第三,教育合力。要想做好基礎教育工作,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學校還必須整合社會、家庭等多方力量。
四、基于立德樹人設計育人活動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水平,并在公民道德素質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教育教學工作整合到一起,有利于為社會發展提供具備綜合素養的優質人才,也可以全面提升社會發展的道德水平。例如,部分學校在落實公民道德培養工作時,結合時代特征和校內學生特點構建了多主題文化活動,并堅持由此促進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同時,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慢慢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品質。例如,以“學習雷鋒”為主題的社區服務活動、以“希望”為主題的公益活動、以“文明”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等,都可以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互動中,更好地理解自身發展所需的能力和素質,促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合作精神和責任意識。
五、基于立德樹人提升教師素養
將立德樹人融入課堂教學工作,需要提升教師素養水平。第一,學校應引導教師學習相關政策理論知識,注重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深入理解、分析并運用到現實工作中,確定自身的工作方向;第二,學校應引導教師積極學習黨的教育方針,了解學校提出的各項規章制度,從而保障課堂教學指導和課后訓練內容都符合要求;第三,學校應引導教師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多與同行溝通交流,認真傾聽和關心學生的想法,以此構建更為完善的教育體系。
1737501186308